銀髮經濟

銀髮經濟

銀髮徠經濟是專門為老年人消費服務的。“銀髮產業”又稱老年產業、老齡產業。其範圍十分廣泛,包括衛生健康服務、家政服務、日常生活用品、保險業、金融理財、旅遊娛樂、房地產、教育、諮詢服務等各個領域。

背景


隨著中國社會老齡化步伐加快,被稱為“銀髮經濟”的老年產業呈現蓬勃發展之勢。因為擁有數以億計的消費群體,老年產業也多被商家稱為“朝陽產業”。有投資者說:“人類在18世紀發現了兒童,19世紀發現了婦女,20世紀發現了老年人。”依照這個說法,商家應該很熱衷於“銀髮經濟”才對。但在重陽節走訪市場發現,百貨商場、超市、家電賣場等平時酷愛“炒節”的商家,居然對這個節日無動於衷。業內人士分析說,這是因為當前我國老年產業市場面臨著市場匱乏與老年人消費需求脫節的窘境所引起的。老年用品市場的需求巨大,老年人對特殊生活用品及護理商品、輔助商品等老年人用品,除了衣服和保健品外,還有保健首飾、假髮、假牙沖洗器、按摩器、保健腰帶、足底按摩鞋、老人床墊、輪椅、坐便具、拐杖、放大鏡、老花鏡、助聽器、睡眠儀、舞蹈道具甚至穿針器等,多達幾百種,需求也較大。而國內目前開發老年用品的生產廠家很少,老年人用品市場除了保健品“一枝獨秀”外,其他產品相對匱乏。

產業


保健品
在保健品市場,老年用戶一直以來都是消費的主流之一,近年來,為爭取市場,不少保健品生產廠家和銷售商家開展一些諸如健康諮詢、專家講座、義診、保健品贈送等活動。此外,如老年食品類的天然食品、功能性食品、保健類食品、滋補營養品,老年衛生、保健、醫藥類,中老年專用醫療器械、康復護理設備、治療儀以及貴重中藥材、葯膳滋補品、中老年性保健藥品、中老年常發病、多發病的預防、治療藥品、特殊醫藥用品等消費市場潛力較大。
餐飲市場
近幾年壽宴預訂十分火爆,壽桃、壽麵成了餐桌上的香餑餑。據介紹,近兩年的重陽節,家宴預訂都是爆滿,店裡準備的節日禮盒包括9根長壽麵、9個壽桃和9個壽餅,退休老人用餐8折優惠,68歲以上老人送一份禮品等宣傳活動很受歡迎;壽宴比往年訂單多,加上特別為老年人口味增加的豆沙、五仁以及無糖豆沙包等商品賣得好,預示著老年人的生意開始熱火了。
旅遊市場
近年來,多家旅行社推出的“夕陽紅旅遊團”、“快樂老人專線”、“爸媽開心下江南”等線路,老年人報名出遊人數逐年增長。據一家旅行社負責人透露,除了在節假日為老人特別開通旅遊專線外,平時旅行社接待的客人里,50歲以上的老年人越來越多,老人消費喜歡結伴行動,多“扎堆”消費,其實“銀髮經濟”蘊藏著很大的商機,只要給“銀髮經濟”扇把風,遲早會火起來。

現況


有資料顯示,2006年,中國老年用品消費能力達到6000億元。但市場上僅能提供1000億元的商品。如果這些測算數字基本準確,中國“銀髮經濟”的市場供應與市場需求之間的差額的確令人驚詫,其間蘊藏的商機也格外驚人。
目前,全國60歲以上的老人已經達到了1.43億,超過了總人口的11%。根據預測,到2030年我國的老年人口要達到2.48億,平均每年要增長596萬。到2050年老年人口將達到4.37億,平均每年要增長620萬,那時老年人口的比重將佔到總人口的31.2%。也就是說,幾十年後,老年人將成為中國最為龐大的消費群體。老齡人口的增加為老齡產品生產企業創造了無限商機,為銀髮經濟創造了無限商機。
老年人特殊的生理和心理特點,決定了與老年人相關產業的廣闊性。實際上,老齡群體是個消費需求多樣化、多層次的異質消費群,它涵蓋了很多領域,有服務性的家政服務、社會養老;有醫藥類的保健養生、健身器材;有生活用品的服飾、日用品;有教育、旅遊、玩具、食品等。而不同年齡段、不同收入的老年人口,在老齡產品的需求和消費能力上差異很大。現在處於老齡階段的老年人與將來進入老齡階段的老年人,在消費理念、消費習慣上也存在差異。
2006年5月上旬,2006中國(哈爾濱)國際老年人用品博覽會在哈爾濱舉行。“這次展覽僅僅是老年消費市場潛力的一個小小的展示而已,從中能夠看出中國的老年消費市場蓬勃待興之勢!”本次博覽會負責人、老年消費市場分析人士焦德雲說。經過系統的市場調研,確認以下商品是當前和今後老年市場比較走俏的商品:保健食品、飲品類;中老年醫藥、醫療保健器械類;老年文化、體育、娛樂用品類;老年服裝服飾;旅遊等綜合服務類。
徠一些社會老齡化研究人士認為,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老年人的消費觀念正在改變當中,不少70歲以下的老人時尚感增強。他們在服裝上不僅注重舒適,還要考慮面料、做工款式、顏色等。以前不被老年人重視的化妝品,也開始受到老年人的關注。作為一個特殊的社會群體,老年人特殊的生理、心理和行為特徵,決定了其消費觀念、消費習慣、消費偏好、消費能力、消費方式等方面的特殊性,由此形成了現實消費需求和潛在消費市場。
近5年來,隨著我國居民收入水平增加,老年人的消費觀念也有了很大改變,由過去的捨不得消費到現在的花錢買健康、花錢買快樂,消費觀念的改變也對老年產業的蓬勃發展有利。此外,全社會還千方百計地增加老年人的收入,鼓勵他們在經濟承受限度內,科學健康地消費,並為他們營造良好的消費環境。同時,進一步更新老年人觀念,支持鼓勵老年人健康消費。

面臨問題


中老年主題商場總體稀缺
公開資料顯示,近十年來,國內老齡化程度進一步加重,老齡人口數量更是增加了近一倍。對於這個特殊群體,衣、食、住、行、保健、娛樂、休閑各個領域,全都蘊含著巨大的消費潛力。
然而,從目前市場情況看,針對老年人的商品卻十分匱乏,遠遠滿足不了市場的需求。以中老年服裝為例,目前市場中的商品呈兩極分化之勢:國外品牌覆蓋了購買力強的高端客群;其他多為廉價“地攤貨”,質量差、檔次低。兼具品牌和高質量的大眾中老年服裝成為稀缺資源。
中老年商場配套設施有待改進
近來,雖然針對老年產業的重視程度不斷提高,商家逐步涉足該產業。但這些主打中老年消費的商場儘管人氣火爆,但與其他時尚類商場相比,其硬體環境已經明顯落後。北京青年報報道,在北京復興商業城,為了引進更多品牌,可供顧客走動的通道極為狹窄;由於面積有限,一些品牌的櫃檯沒有設置試衣間。為了便於老年消費者購物之餘能稍做休息,復興商業城在樓梯處擺放了幾把椅子,但類似於時尚類商場內設置的舒適服務環節,則很難見到。
實際上,相對於年輕消費者,中老年顧客更需要在購物過程中享受到體貼的服務。在零售行業相對發達的其他國家,商場往往會絞盡腦汁地生產服務於老年消費者的各種產品。從藥品、寵物食品、家居安全防盜系統、自動配藥服藥定時器等商品,衣、食、住、行無所不包。

發展


老齡群體經濟能力的高低差別決定了不同的需求能力,富裕的老人希望享受高端化的養老服務,而低收入的老人則只能希望滿足基本需要。同時,高端化養老建設為開發者提供了更高的利潤空間,資本總是流向利潤最高的地方,大建豪華養老機構的現象出現是必然的。
我國現階段養老建設面臨的最大壓力和最緊迫的問題是大量低收入老齡群體特別是農村老齡群體的養老,現實決定了養老建設不能大打豪華招牌,現階段只能面向大多數普通老人的需求,走大眾化路線。
“銀髮經濟”的高端化趨勢必須打住。一方面,政府不能為養老建設的高端化推波助瀾。在經濟槓桿的調節之下,一些水平高、條件好的養老機構的存在是可以允許的,但是在數量、資源佔用比例上必須有合理的控制,政府更不能助長豪華養老的擴大化。但是,現實中這些豪華養老機構總是或多或少地獲得了地方政府財政、土地上的支持,而且,有的養老機構因為曲高和寡,入住率低,甚至收不抵支,需要政府年年予以補貼,政府的這種做法是不合時宜的。另一方面,政府必須把工作重心放到低收入老齡群體特別是廣大農村老齡群體的養老建設上,加大財政支持力度,加強對社會資本的引導與調控,抓住現階段養老建設的重心,著力解決最緊迫的問題。

發展前景


中國老年用品消費能力
2006年,中國老年用品消費能力達到6000億元。但市場上僅能提供1000億元的商品。如果這些測算數字基本準確,中國“銀髮經濟”的市場供應與市場需求之間的差額的確令人驚詫,其間蘊藏的商機也格外驚人。全國60歲以上的老人已經達到了1.43億,超過了總人口的11%。根據預測,到2030年我國的老年人口要達到2.48億,平均每年要增長596萬。到2050年老年人口將達到4.37億,平均每年要增長620萬,那時老年人口的比重將佔到總人口的31.2%。也就是說,幾十年後,老年人將成為中國最為龐大的消費群體。老齡人口的增加為老齡產品生產企業創造了無限商機,為銀髮經濟創造了無限商機。
老年人特殊的生理和心理特點,決定了與老年人相關產業的廣闊性。實際上,老齡群體是個消費需求多樣化、多層次的異質消費群,它涵蓋了很多領域,有服務性的家政服務、社會養老;有醫藥類的保健養生、健身器材;有生活用品的服飾、日用品;有教育、旅遊、玩具、食品等。而不同年齡段、不同收入的老年人口,在老齡產品的需求和消費能力上差異很大。處於老齡階段的老年人與將來進入老齡階段的老年人,在消費理念、消費習慣上也存在差異。
2006年5月上旬,2006中國(哈爾濱)國際老年人用品博覽會在哈爾濱舉行。這次展覽僅僅是老年消費市場潛力的一個小小的展示而已,從中能夠看出中國的老年消費市場蓬勃待興之勢!
一些社會老齡化研究人士認為,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老年人的消費觀念正在改變當中,不少70歲以下的老人時尚感增強。他們在服裝上不僅注重舒適,還要考慮面料、做工款式、顏色等。以前不被老年人重視的化妝品,也開始受到老年人的關注。作為一個特殊的社會群體,老年人特殊的生理、心理和行為特徵,決定了其消費觀念、消費習慣、消費偏好、消費能力、消費方式等方面的特殊性,由此形成了現實消費需求和潛在消費市場。
隨著我國居民收入水平增加,老年人的消費觀念也有了很大改變,由過去的捨不得消費到花錢買健康、花錢買快樂,消費觀念的改變也對老年產業的蓬勃發展有利。此外,全社會還千方百計地增加老年人的收入,鼓勵他們在經濟承受限度內,科學健康地消費,並為他們營造良好的消費環境。同時,進一步更新老年人觀念,支持鼓勵老年人健康消費。
銀髮經濟市場商機多多
2020年11月1日,新修訂的《養老機構管理辦法》明確提出,政府投資興辦的養老機構,可以採取委託管理、租賃經營等方式,交由社會力量運營管理。據天眼查專業版數據顯示中國有超過19.6萬家企業名稱或經營範圍含“老人、老年、養老”,且狀態為在業、存續、遷入、遷出的銀髮經濟相關企業。在註冊資本方面,約36%的銀髮經濟相關企業註冊資本在1000萬以上,另有25%的相關企業註冊資本為0-100萬。此外,截至10月25日,以工商登記為準,中國2020年已新增約3.9萬家銀髮經濟相關企業,較去年同期上漲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