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鉤

古人束帶之用的玉帶鉤中的一種

龍鉤為古人束帶之用,是玉帶鉤中的一種徠。現今有少數人用於掛在胸前或褲頭上,早期龍鉤多用白玉製作,後來也用翡翠或瑪瑙製作。1967年在湖北省隨縣擂鼓墩戰國早期的曾侯墓出土的三件玉帶鉤中,有一件是為龍首鉤,腹部隱起雲紋;另二件為鳥首鉤和獸首鉤。

現今的龍鉤一般由一個老龍頭(在一端)和一條小龍(在中間)組成,有直的和彎曲的二種,大的可作擺件,小的可作掛件。至今在中國一些個體玉雕專業戶中仍有生產製作這種龍鉤的。常利用玉料上的部分翡翠雕作老龍頭,形成受人喜愛的俏色玉雕。

簡介


龍鉤圖片集
龍鉤圖片集
歷史上玉龍鉤的流行主要在兩個時期:一是戰國至漢代;二是元明清時期。玉質多為新疆的白玉、黃玉、青玉、墨玉、碧玉和水晶、瑪瑙、翡翠等。
元明清時期玉帶鉤風靡於世,現存數量亦較大。它一端的獸首裝飾以龍首居多,有的在鉤背上再琢一小龍,謂之螭(古有龍九子螭居其一之說),昂首與大龍首相對,毛髮畢現,四足凌空,雙尾神采奕奕,故謂之雙龍鉤。

形態特徵


元代

元玉龍鉤外形較寬,像琵琶,鉤首瘦長,多淺浮雕龍紋、花卉紋,頭小而扁長,短且靠前,面額平整,眉額隆起,眉毛上揚,從側面看,龍頸稍厚,龍嘴多數閉口,少數微微張口,龍嘴口部上下較平直。鉤體常雕蟠蠕、荷蓮及其他花卉圖紋,蟠蠕緊貼腹面,雙肩上聳,前腿同時向前伸,呈爬行狀,後腿一彎一伸,矯健有力。鉤鈕琢成長方形環孔或錘形,鈕端扁圓,貼於尾部。
龍首小而扁長,龍的雙角表現不清。龍首眉毛上揚,相向彎轉呈勾雲紋;眉額隆起,有重眉壓眼之感;龍首吻部用陰刻線條表現唇和上下的排牙;龍嘴側橫鑽一對穿孔,以示空腔;龍無鬢而有發較粗,發有兩撮、三撮之分,且有長有短,長者可披肩。
龍鉤的鉤背上琢的皆系螭,有作伏地狀的浮雕,也有螭身騰起其口含靈芝,方首單尾,但尾後部左右捲曲分離。螭身細呈弧形,曲線流暢,偎依貼附在大龍身上,用深雕技法。其龍首與螭之間的間距較大。

明代

明玉龍鉤造型較元代豐富,有琵琶形、膛螂肚形、條形、圓棒形及雕成龍、蠕、鳥、獸、蟲等異形帶鉤,膛螂肚形數量最多,鉤頭多為龍首,頭短,微昂,前額稍隆起,蝦米眼,龍頸較窄,蠕身呈騰空之勢,張口露齒,與龍頭作近距離相望。
龍首昂起,較宋時寬大,龍眼顯然已從重眉中遊離出來,眼球突起;螭的耳尖由元代下聳式轉而向上方聳立;鉤的軀體造型已從琵琶形轉向螳螂形,鉤體變薄,鉤鈕亦低,有的為花瓣形鉤鈕。

清代

清玉龍鉤頭大且圓粗頸高昂著,龍眼凸現,鼻翼開闊,嘴上下略傾,龍嘴開口大而深,頭上不刻龍發,鉤身弧度變小,鉤鈕較矮,蠕虎則呈騰空之勢,或作伏地之狀,鉤面騰空的蟠蠕紋飾較圖案化。紋飾圖案為此時期之新創。
選徠料講究,玉質純凈,脂感較強,除了繼承明代的傳統以外,雕刻更細膩和豐滿,可謂毫髮不爽。唯其刀法生辣,出筋露骨,以手撫之其稜角和運刀的交接處有楞手之感。
其一,龍首額部出現塊狀起凸,龍眼更突起謂之“蝦米眼”;龍耳由貓耳形轉為棒狀形;龍腮上亦出現了表示力度的塊狀肌肉,鼻翼開闊,鼻尖突起,露出角狀鼻孔,龍嘴開口比元明大而深,龍首較短不刻龍發。
其二,螭的圓窩狀耳向上隆起,額部出須,螭體圓渾,螭首上仰,螭身抬起而與鉤背的連接點較多。龍首與螭之間的距離比之明代更窄。
龍鉤
龍鉤
其三,鉤身厚薄均勻,線條形板塊,鉤鈕薄而短。
龍鉤
龍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