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國興

人類學教授

周國興,江蘇南通人。人類學教授。自1987年起任中國自然科學博物館協會副理事長,北京博物館學會、中國旅遊地學研究會等學會的常務理事與理事。

正文


江蘇南通人。人類學教授。1962年畢業於復旦大學生物系人類學專業。1962~1979年在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從事古人類學與史前考古學研究工作。1979年秋轉至北京自然物館從事人類學與博物學的研究與實踐工作。1985年起任該館副館長。自1987年起任中國自然科學博物館協會副理事長,北京博物館學會、中國旅遊地學研究會等學會的常務理事與理事。

成就


在古人類學,尤其在探索中國歷史的開端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通過對元謀人化石的詳盡研究,將中國歷史的開端堅實地推前到距今170萬年前,並首次提出和論證了“長江流域同樣是中華古文明的搖籃”。所從事的元謀人綜合研究1984年獲北京市科技成果獎。1973年起開始在《化石》雜誌上發表科普作品,1977年由雲南人民出版社出版了第一部科普讀物《人類起源的故事》。1977~1979年由中國青年出版社出版《人怎樣認識自己的起源》,累計發行20萬冊。該書曾被譯為法文在巴黎發行,還被譯為多種少數民族文字。1979年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科學知識小品集《狼孩•雪人•火的化石》,獲天津新長征優秀科普作品獎——“科普書籍獎”。1996年海燕出版社出版《人之由來》畫冊,獲全國優秀科普作品一等獎。還有不少單篇科普作品獲獎。重視博物館的科普宣傳作用,先後促成了“元謀人陳列館”、“南通紡織博物館”、“柳州白蓮洞洞穴科學博物館”、“長白山自然博物館”和“武夷山自然博物館”的建立,還積極利用展覽的形式來傳播有關人類起源與進化、保護環境等科學知識。1988年主辦的《人之由來》展覽更是獲得了國際性聲譽。1990年獲中國科普作協授予的“成績突出的科普作家”榮譽證書。1996年被授予“北京市先進科普工作者”稱號。

作品


周國興
周國興
書名:人與自然叢書(10冊)
作(譯)者:周國興 董光壁等著
出版單位:東北林業大學出版社
出版時間:1996-12(相關年度圖書列表)
內容介紹:本書內容包括:天地之初——自然的演進和生命的誕生、引言——創序的自然與文明的危機、人類在宇宙中的地位、人類的家園——地球、地球的家族——太陽系、太陽家族所屬的部落——銀河系、宇宙結構的起源、詩人的宇宙之歌、世界走向混亂還是走向秩序、宇宙始於火還是始於冰、進化發展還是循環、太陽和地球的形成、認識太陽系起源的困難、太陽系形成的過程、地球誕生之初、海陸構造的變遷、形態的經驗分析、動力的理論思考、海陸格局形成的過程、生命的誕生和進化、生命的奧秘、地球生命起源的兩難、地球生物的進化、自然地貌的演化、板塊的運動與造山、風與沙漠和黃土高原的形成、大川與峽谷和沖積平原的形成、土壤和植被的形成、地下寶藏的儲布、礦物和岩石、成礦的機制和過程、全球成礦概觀、地史重大事件之謎、大冰期之迷、生物大絕滅之謎、地磁極性倒轉之謎、三大地中之謎的相關性、結語——人類的終極悲劇和生命的意義、後記。
周國興
周國興
書名:狼孩•雪人•火的化石--科學知識小品集
作(譯)者:周國興
出版單位:天津人民出版社
出版時間:1979-10(相關年度圖書列表)
獲獎情況:天津市新長征優秀科普作品獎——科普書籍獎
內容介紹:本書收集了作者近幾年來所寫的一些科學小品,它們散見於《化石》、《科學實驗》、《自然雜誌》和《科學畫報》等刊物上,乘彙集之便對部分文章進行了改寫,另外還補充了幾篇新寫作。這些文章從各個側面,直接或間接地談到了人類的起源和進化。其中有些問題,譬如現代的猿能變成人嗎?未來的人會變成啥模樣?等等,也是平時我們所關心的。希望通過這些小品,就為讀者提供一些有關人類起源的具體知識。

參考資料


1.http://www.zgkpw.org/zuojia.asp?id=c427f6388489
2.http://app03.cast.org.cn:8028/avcenter/kepu/third_book.jsp?id=4bb5546882d7
3.http://app03.cast.org.cn:8028/avcenter/kepu/third_book.jsp?id=5e076eb882d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