遺誤

遺誤

遺誤,漢字詞語,拼音為 yí wù。亦作"遺悞",指貽誤、耽誤,或指遺漏和過失。《後漢書·列女傳·蔡琰》中有相關記載。

詞語解釋


1、遺漏和錯誤;過失。
2、貽誤;耽誤。

詞語出處


《後漢書·列女傳·蔡琰》:“於是繕書送之,文無遺誤。”
《北史·楊汪傳》:“時繫囚二百餘人,汪 通宵究審,詰朝而奏,曲盡事情,一無遺誤,帝甚嘉之。”
宋·梅堯臣 《王侍講原叔輓詞》之一:“博古無遺悞,遭時有重名。”
明·余繼登 《典故紀聞》卷十六:“近日講官小有遺誤,遽遭糾劾,荷蒙聖恩,時置不問。”
丁玲 《太陽照在桑乾河上》二六:“只要調查周到,沒有遺誤就行。”
清·吳儀 《<長生殿>序》:“然則成(高明)以不尋宮數調’自解,韻每混通,遺悞來學。”
《兒女英雄傳》第十八回:“他老羞變怒,便借樁公事,參了這位爺一本,道他‘剛愎任性,遺誤軍情’。”
《清史稿·食貨志三》:“且慮運軍裁革,遺誤漕運。”
郭沫若 《黑貓》七:“我只以為這是我們大哥耽溺於腐化的生活而遺誤了國家的大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