鷂雀賦

鷂雀賦

鷂雀賦,三國時期曹植所作,主要描寫“鷂欲取雀”,雀與之進行生死搏鬥的故事。賦主要採用擬人化和象徵的手法,通過對話和敘述相結合的行文方式,形象地展示了雀與鷂抗爭的場面。

基本檔案


【名稱】《鷂雀賦》
【年代】漢末三國
【作者】曹植
【體裁】賦

作品原文


鷂欲取。雀自言:雀微賤,身體些小,肌肉瘠瘦,所得蓋少。君欲相啖,實不足飽。鷂得雀,初不敢語。頃來轗軻,資糧乏旅。三日不食,略思死鼠。今日相得,寧復置汝"!雀得鷂言,意甚怔:性命至重,雀鼠貪生;君得一食,我命是傾。皇天降鑒,賢者是聽。鷂得雀言,意甚怛惋。當死斃雀,頭如果蒜。不早首服,烈頸大喚。行人聞之,莫不往觀。雀得鷂言,意甚不移。依一棗樹,藂莀多。目如擘椒,跳蕭二翅。我當死矣,略無可避。鷂乃置雀,良久方去。二雀相逢,似是公嫗,相將入草,共上一樹。仍敘本末,辛苦相語。向者近出,為鷂所捕。賴我翻捷,體素便附。說我辨語,千條萬句。欺恐舍長,令兒大怖。我之得免,復勝於免。自今徙意,莫復相妒。

內容註釋


鷂:一種兇猛的鳥,樣子像鷹,比鷹小,捕食小鳥,通常稱"鷂鷹"、"鷂子"。
瘠(jí)瘦:瘦削,不肥胖。
轗(kǎn)軻(kē):困頓,不得志。
藂(cóng)古同"叢"。莀(chén):草多的樣子。
擘:大拇指。
跳蕭(xiāo):撲騰,跳動。
徙意:謂改變意念。

作品簡析


曹植是魏晉時期開風氣之先的重要詩人,有“建安之傑”之稱。如果從曹植現存詩文的總的創作傾向來看,他是一個深刻的現實主義詩人,但若細審他的創作,其中又透發著一股濃郁浪漫主義氣息。在這方面值得注意的是他的《鷂雀賦》。這是一篇既具有濃郁的浪漫主義色彩又具有寓言特點的賦。《鷂雀賦》主要描寫“鷂欲取雀”,雀與之進行生死搏鬥的故事。賦主要採用擬人化和象徵的手法,通過對話和敘述相結合的行文方式,形象地展示了雀與鷂抗爭的場面。這是曹植的自況自擬之作,表現了他被迫害被壓抑,生命維艱的困苦境地。這篇賦無論是總體構架或是那諧謔成趣的表現風格,都明顯地受到了《莊子》文風的影響。

體裁介紹


賦是我國古代的一種文體,它講求文采、韻律,兼具詩歌和散文的性質。其特點是“鋪采文,體物寫志”,側重於寫景,借景抒情。最早出現於諸子散文中,叫“短賦”;以屈原為代表的“騷體”是詩向賦的過渡,叫“騷賦”;漢代正式確立了賦的體例,稱為“辭賦”;魏晉以後,日益向駢文方向發展,叫做“駢賦”;唐代又由駢體轉入律體叫“律賦”;宋代以散文形式寫賦,稱為“文賦”。著名的賦有:杜牧的《阿房宮賦》、歐陽修的《秋聲賦》、蘇軾的《前赤壁賦》等。

作者簡介


曹植(192—233)三國魏傑出詩人。字子建。沛國譙(今安徽亳縣)人。曹操第三子,封陳思王。因富才學,早年曾被曹操寵愛,一度欲立為太子,后失寵。公元211年(建安十六年)年封平原侯,公元214年(建安十九年)改為臨淄侯。公元221年(魏文帝黃初二年)改封鄄城王。曹丕稱帝后,他受曹丕的猜忌和迫害,屢遭貶爵和改換封地。曹叡即位,曹植曾幾次上書,希望能夠得到任用,但都未能如願,最後憂鬱而死。曹植的生活和創作,以曹丕即帝位為界,分為前後兩期。前期有少數作品出社會動亂和自己的抱負,詩的基調開朗、豪邁;後期作品則反映其所受壓迫的苦悶的心情,部分詩篇有較濃厚的消極思想。其詩善用比興手法,語言精鍊而詞采華茂,比較全面地代表了建安詩歌的成就,對五言詩的發展頗有影響。也善辭賦、散文。作品今存南宋嘉定刻本《曹子建集》10卷,輯錄詩、賦、文共 206篇。

曹植與詩歌


詩歌是曹植文學活動的主要領域。前期與後期內容上有很大的差異。前期詩歌可分為兩大類:一類 一將成名·曹植
表現他貴族王子的優遊生活,一類則反映他“生乎亂、長乎軍”的時代感受。後期詩歌,主要抒發他在壓制之下時而憤慨時而哀怨的心情,表現他不甘被棄置,希冀用世立功的願望。今存曹植比較完整的詩歌有80餘首。曹植在詩歌藝術上有很多創新發展。特別是在五言詩的創作上貢獻尤大。首先,漢樂府古辭多以敘事為主,至《古詩十九首》,抒情成分才在作品中占重要地位。曹植髮展了這種趨向,把抒情和敘事有機地結合起來,使五言詩既能描寫複雜的事態變化,又能表達曲折的心理感受,大大豐富了它的藝術功能。曹植還是建安文學之集大成者,對於後世的影響很大。在兩晉南北朝時期,他被推尊到文章典範的地位。南朝大詩人謝靈運更是讚許有佳:“天下才共一石(dàn),子建獨得八斗,我得一斗,天下共分一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