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4條詞條名為九峰鎮的結果 展開

九峰鎮

廣東省韶關市樂昌市轄鎮

樂昌市九峰鎮總面積199.31平方千米(2017年),轄13個村(居)委會。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九峰鎮常住人口為10242人。盛產水果、蔬菜,是一個名副其實瓜果之鄉,每年三月桃、李、油菜花爭相開放,一派欣欣向榮,加上其氣候宜人,被譽粵北“世外桃源”。

2007年6月18日,九峰山歌被廣東省人民政府列入廣東省第二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2010年,九峰鎮實現國內生產總值21315萬元,其中一、二、三產業產值分別為15244萬元、4035萬元、2036萬元,城鄉居民儲蓄達到1.2億元;完成財政收入328萬元;完成招商引資30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4500元。

2019年09月24日,九峰鎮(黃金宗李)入選第九批全國“一村一品”示範村鎮名單。

2020年05月26日,九峰鎮入選2020年農業產業強鎮建設名單。

2019年12月30日,九峰鎮入選首批“廣東省旅遊風情小鎮”名單。

概況


樂昌市轄鎮。位於市境東北部。2011年末,面積186.39平方千米,戶籍總人口21462人,其中農業人口20468人。轄九峰街1個社區和聯安、漿源、文洞、茶料、坪石、三聯、橫坑、上廊、小廊、大廊、遑洞、溪下12個行政村。鎮政府駐九峰圩,距城區公路里程31千米。
地處蔚嶺山地中部、武江支流九峰河中游,鎮境北部風門坳是抵禦冬季風的主要通道。樂重點點點林區之一。民間文化藝術有布龍、香火龍、山歌等,其中九峰山歌是樂昌客家傳統文化之一。景點有楊東山十二渡水和桃花園旅遊區等。

歷史沿革


明、清代屬郭下鄉郭西都。
民國時屬第五區。
1950年,成立第四區
1955年8月,改為區。
1957年,改為鄉。
1958年8月,成立紅旗人民公社。
1960年冬,從紅旗公社分出,成立九峰人民公社。
1983年11月,改為區。
1987年1月,撤銷九峰區公所,設九峰鎮。
境內群峰疊嶂,有五指峰、向日峰、青雲峰、紫微峰、雲祖峰、太乙峰、羊角峰、三星峰、馬蹄峰九個山峰。鎮由此而得名。駐地古稱聯安村,明宣德三年(1428年)成圩。元、明設九峰巡檢司,清初屬郭下鄉郭西、郭東都,同治後設九峰鄉,民國前期為第六區,民國後期為九峰鄉。1955年改設九峰區,1957年設鄉,1958年屬紅旗公社,1960年析置九峰公社,1983年改區,1987年建鎮。1996年,面積153.3平方千米。人口1.9萬人,轄聯安、坪石、三聯、茶料、文洞、漿源、橫坑、上廊、小廊、大廊、溪下、皇洞等12個行政村和九峰墟坪1個居委會。
【2011年代碼及城鄉分類】440281103:~001121九峰街社區~201122漿源村~202122文洞村~203220茶料村~204122聯安村~205220坪石村~206122三聯村~207122橫坑村~208122上廊村~209122小廊村~210122大廊村~211122遑洞村~212122溪下村

行政區劃


共轄13個村(居)委會,分別為:九峰街居委會、聯安村、橫坑村、上廊村、小廊村、大廊村、遑洞村、溪下村、坪石村、三聯村、茶料村、文洞村和漿源村。
九峰鎮171個自然村已全部通公路,有四個行政村的公路已全部硬化,省建S248線貫穿全鎮,政府所在地距京珠高速公路45公里,距樂昌市區31公里,距鐵路運輸31公里。
截至2020年6月,九峰鎮轄1個社區、12個行政村。
九峰街社區漿源村文洞村茶料村聯安村
三聯村橫坑村上廊村小廊村大廊村
溪下村坪石村遑洞村//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九峰鎮,位於樂昌市東北部,東鄰五山鎮,南與大源、北鄉兩鎮接壤,西與兩江鎮相連,北與湖南省汝城縣交界。行政區域面積192.58平方千米,面積153.3平方公里,轄13個村(居)委會,總人口2.1萬人,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區,受地形影響,具有明顯的山地氣候特徵,夏、秋兩季晝夜溫差大,年平均氣溫18.6℃,森林覆蓋率達63.8%。
九峰鎮東與五山鎮毗鄰,南與大源、北鄉接壤,西與兩江相連,北和湖南省汝城縣文明、盈洞、延壽三鄉鎮交界,距樂昌市區31公里。九峰鎮山清水秀,人傑地靈,境內群峰疊嶂,九峰有九個峰、九個仙:五指峰(雨水仙)、向日峰(靈昆仙)、青雲峰(青雲仙)、紫微峰(五雲仙)、羊角白鶴峰峰白鶴峰白鶴峰白鶴峰白鶴峰白鶴峰白鶴峰白鶴峰白鶴峰白鶴峰白鶴峰(白鶴仙)、馬蹄峰(飛來仙)、雲祖仙(銀子仙)、太乙峰(太平仙)、三星峰(石龍仙),因此得名,明洪武二十一年(一三八三年),時任九峰司巡檢潘志描繪九峰的詩句云:三星圖就繪群峰,五指揮和向日中。羊角迴旋風乍起,馬蹄馳逐雪初融。紫微即步青雲路,太乙人歸白石宮。勝景何需銀子買,巧將筆墨奪天工。

地形地貌

九峰鎮屬中低山地貌,群峰疊嶂。海拔最高1726.6米,平均海拔421米。

自然資源


九峰鎮境內森林資源豐富,有林面積10960公頃,森林覆蓋率71.5%。是樂昌四大林區之一。
九峰鎮境內礦藏有螢石,高嶺土、鎢,稀土、花崗岩等,其中螢石礦年產5000噸。主要水資源為九峰水(自東北向西南經兩江流入武江)。

豐富能源

該鎮水電資源豐富,能源充足,現有小水電站17座,總裝機容量8900千瓦,現有變電站一座,廣東立項的110千伏變電站正在建設中。
有花崗岩、石英石、英石、鉍、銅、鎢、鉛、甲長石、高嶺土等14種,儲藏量大。
九峰鎮
九峰鎮

氣候

九峰鎮年均氣溫18.6℃,無霜期260天,年降水量1500毫米。

人口民族


截至2018年末,九峰鎮戶籍人口22361人。
2021年5月31日,樂昌市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公報: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九峰鎮常住人口為10242人。

經濟


農戶以林為主、多種經營。2000年,全鎮種植柰李、柑橘、油桃、臍橙、黃皮梨等水果1840公頃,茶葉314公頃,西瓜334公頃,辣椒、苦瓜等蔬菜1000公頃。平均每戶種植水果面積0.5公頃,種植蔬菜0.3公頃,年產商品果菜7萬噸,成為“山上種樹,山腰種果、山下種菜”的“果菜之鄉”。
1992年,九峰鎮工農業總產值5172.3萬元。其中工業產值1526萬元,佔總產值的29.5%;農業產值3646.3萬元,佔總產值的70.5%。全鎮有工業企業27家,其中集體13家、個體14家。主要有木材加工、傢具、水力發電、供電、礦石開採、瓷器、食品加工、建築、爆竹等行業。農林生產發展較快,1992年造林44.3萬畝,木材積蓄量51萬立方米。經濟作物有西瓜、柑桔、茶葉、藥材、柰梨、葡萄、水蜜桃、奇異果以及反季節蔬菜等,形成了高山造林、山腰種果茶、山下種瓜菜的農業結構,商品生產初具規模。在1992年農業總產值中,種植業佔59.7%,林業佔8.5%,畜牧業佔14.4%,副業佔16.9%,漁業佔0.04%
九峰鎮屬企業建有水電站10座,裝機容量3200千瓦。其他企業有鑄鋼廠、農具廠、傢具廠,爆竹廠、花崗岩石材廠、木材加工廠,陶瓷廠等,陶瓷製造業歷史悠久。
九峰圩是樂昌較大的圩市之一(始建於明宣德三年),以山貨、農副產品為主要商品。1988~2000年,為了把村民種植的瓜果蔬菜及時銷往外地,潘國平、丘雲來等自發組織果菜流通隊,將瓜果蔬菜運銷深圳、珠海等地。
2010年,九峰鎮實現國內生產總值21315萬元,其中一、二、三產業產值分別為15244萬元、4035萬元、2036萬元,城鄉居民儲蓄達到1.2億元;完成財政收入328萬元;完成招商引資30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4500元。

農業概況

農戶以林為主、多種經營。2000年,全鎮種植柰李、柑橘、油桃、臍橙、黃皮梨等水果1840公頃,茶葉314公頃,西瓜334公頃,辣椒、苦瓜等蔬菜1000公頃。平均每戶種植水果面積0.5公頃,種植蔬菜0.3公頃,年產商品果菜7萬噸,成為“山上種樹,山腰種果、山下種菜”的“果菜之鄉”。
九峰鎮農業資源豐富,具備種植亞熱帶作物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素有水果、蔬菜基地的美稱。大力發展“名、優、特、稀”商品,農產品結構不斷得到優化。農業生產正逐步向基地化、特色化、產業化方向發展。2001年農業總產值6350萬元。較好經濟效益的特色農業示範基地。在鎮委、政府審時度勢、高瞻遠矚的正確領導與指引下,正準備用五年時間建成萬畝黑布朗生產基地。九峰鎮土特產豐富,如:九峰柰李、油桃、黑布朗、茶葉、九峰西瓜、反季節蔬菜等。九峰鎮具有良好的自然環境和投資環境,具有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和豐富的水果、蔬菜加工資源。
2020年5月26日,經農業農村部和財政部審核,入選“2020年農業產業強鎮建設名單”。

工業概況

九峰鎮一有企業300多個(含個體企業298個),鄉鎮企業從業人員688人。企業總收入5168萬元,利潤189萬元。具有豐富的礦產資源,主要有花崗岩、石英、繭石、秘、銅、鎢、甲長石、高嶺土等114種,擁有8座裝機容量為3710千瓦的電站。

旅遊


景點

九峰鎮境內的景點有九峰花海、茶料花海、石壁潭花海、桃花長廊、桃花王、桃李人家、九峰銀杏樹、九峰楊東山十二度水省級自然保護區、抗日名將薛岳舊居(廣東省文化廳第六批文物保護單位)等。
九峰的旅遊資源集生態農業、自然觀光、名人故居、溫泉療養於一體。
1、2-3月的九峰,數萬畝桃花、李花競相開放。走進九峰山,就是走進了花的海洋。
在這桃花盛開的春日裡,只見小河邊、村莊旁、山丘上,到處是怒放的花兒,或一簇簇,或一片片,或連綿不斷,粲如錦繡,艷如紅霞,吸一口清新空氣,香透心脾。站在桃樹下手扶桃枝留個影,那真是“人面桃花相映紅”。
千樹萬樹競相開放的萘李花就像一層白雪覆蓋著大地,“堆雪鋪玉三千頃,飛甜流香千萬家”,朵朵李花皎潔如雪、清香四溢,遠觀如片片白雲、皚皚白雪;近看一株株粉妝玉琢的萘李渾似純潔如玉的少女。
彌望的路是花徑,河是花河,田園是花園,山是花園。花園裡,蝴蝶翩翩,蜜蜂嗡嗡,蝶舞蜂忙;桃花紅,李花白,桃紅李白相映成趣,令人陶醉。
5月中旬至7月上旬是九峰油桃上市的時光。九峰油桃果面鮮紅,外觀美麗,果肉亮黃色,有軟、硬溶質,口味清甜,耐貯運。
6月至7月是九峰西瓜上市的時節。由於山地氣候的緣故,九峰西瓜有皮薄、囊沙、肉甜特性,因而九峰西瓜特別受顧客青睞。
7月上旬至9月上旬是九峰萘李上市的時光。九峰柰李有青黑兩種,果實近圓形,果頂稍尖,果面成熟時青黃色黑色,外敷一層白色果粉,果肉亮色,軟質,口味清甜,離核,耐貯運。
九峰山蜜柑從9月份開始採摘,到“十一”黃金周,正是成熟的時期。黃橙橙油亮的蜜柑正誘惑著你,摘一個,剝去皮,一股濃濃的桔香撲鼻而來,紅里透亮的果肉,放在嘴中,清、爽、甜,蜜汁般的香甜溢滿整個心田。
2、十二渡水自然保護區:十二渡水自然保護區是省自然保護區,區內峽谷幽徑、小橋流水、蘭花異草、山頂有奇松怪石,是一個藏在深閨人未識的人間仙境。
3、抗日名將薛岳故居:距鎮政府2公里,薛岳曾任國民黨第九戰區司令長官,在抗日戰爭中取得著名的長沙三捷而享譽中外。薛岳,原名薛仰岳,字伯陵,1896年出生於廣東省樂昌市九峰鎮坪石村,畢業於保定陸軍軍官學校,后追隨孫中山參加同盟會,先後參加了東征、北伐等戰鬥,北伐時期曾先後擔任國民革命軍第一師少將副師長兼團長、中將師長、第四軍副軍長等職。1939年任第九戰區司令長官兼湖南省主席,率軍擊潰了日軍土肥原師團、岡村寧次、阿南惟磯等悍將,殲敵十五萬餘人,取得了著名的長沙三捷。1949年任廣東省政府主席。(坪石村可參觀景物:薛岳故居樓;于右任題名的薛氏家祠;有國民黨徽的薛氏家族墓。)
4、省戰備電台:建於上世紀六十年代的廣東省後備電台神坑工地:距鎮政府1公里,有巨型地下隧洞。
5、湯塘溫泉:距鎮政府12公里,海拔750米,屬罕見的高山溫泉,含多種稀有元素,對慢性病有明顯的療效。
九峰鎮
九峰鎮

交通


1.交通
九峰鎮地理位置,省道S248線貫穿南北全境,全鎮12個村委會,73.4公里長的鄉村公路形成一個便利的交通運輸網,公路網路四通八達。鎮區有通往條通通通通通通通通通通通通通往路通往通往各管理區,70%的自然村已通車。全鎮現有客、貨車輛50區,70%的自然村已通車。全鎮現有客、貨車輛50輛,每日有通往縣城的客運班車5次。
2.通訊
九峰鎮電信支局電話裝機容量1800多門,現全鎮電話用戶接近1800戶,90%以上的村民小組都通公路和電話,移動通訊覆蓋6個村委會。

政治


領導團隊

羅國華:主持黨委、人大的全面工作;
彭洪勝:主持政府全面工作,兼財經工作;
丘鑒林:負責黨群、政法、信訪、民政、殯改、紀檢工作;
歐建基:協助鎮長處理政府日常工作,負責國土、城建、
交通、環境保護、通信工作;
丘永和:負責人大日常工作和企業、勞動保障、安全生產、水利、後勤、防雷安全工作;
薛健駒:負責宣傳、文化、教育、醫療衛生工作;
楊新明:負責武裝、計生工作;
扶春蓮:負責組織、人事、工青婦、統戰、黨政辦工作;
呂曉華:農業、林業、農經、科技、農機管理、扶貧、旅遊和招商引資工作;
段定剛:暫借調到樂昌市紀律檢查委員會工作。

社會


通訊設施

現已村村通有線電話,行動電話網路覆蓋率達到86%。

教育

1992年,九峰鎮現有初級中學1所、小學11所、幼兒園11所,在校學生3292人。適齡兒童入學率98%。
2000年,九峰鎮有初級中學1所,小學11所,小學入學率達99.2%。

文化事業

1992年,九峰鎮有文化娛樂場所18個。

醫療衛生

1992年,九峰鎮醫療保健設施有衛生院1所、衛生站12個。
2000年,九峰鎮有衛生院1所,衛生站17個,醫務人員52人,實現了農村初級衛生保健達標。

基礎設施

2000年,九峰鎮各行政村及部分自然村已有程式控制電話,行動電話覆蓋率達60%。建立電視衛星接收站13座,70%的農戶裝上了有線電視。全鎮行政村實現了村村通公路。

發展規劃


九峰鎮2009年工作要點
一、計劃生育工作
1、切實抓好“兩無”創建活動,確保無政策外生育村達到30%以上;
2、突破純二女戶結紮和政策外懷孕對象;
3、繼續加大查環查孕和孕情跟蹤工作力度;
4、重點做好由法院依法徵收“釘子戶”的社會撫養費,帶動全鎮社會撫養費的徵收;
5、認真抓好1—2個計劃生育樣板村的建設;
6、繼續開展好計劃生育集中服務月活動;
7、切實加強層級動態管理,落實計生工作重心下移。
二、農業農村和招商引資工作
(一)農業方面
1、切實抓好“廣東省技術創新專業鎮”建設,做優做強九峰水果品牌;
2、積極做好《生態修復和防止水土流失治理》項目的申報和實施工作;
3、認真抓好市下達的沼氣池建設任務;
4、繼續抓好“豬—沼—果”的循環農業發展工作,改善發展環境,提高農民收入;
5、進一步做大做強做優綠峰果菜專業合作社;
6、認真做好綠色食品認證相關工作;
7、積極做好九峰農業產業化的國家地理標誌產品保護的申報工作。
(二)林業方面
1、做好造林滅荒示範點、九峰林場的相關工作;
2、切實加大林政管理工作力度,維護好林區秩序;
3、認真搞好宣傳教育工作,切實做好森林防火;
4、加大力度,認真做好山林矛盾糾紛的調處化解工作。
(三)招商引資方面
1、繼續做好漿源度假村的招商引資項目;
九峰鎮[廣東省韶關市樂昌市九峰鎮]
九峰鎮[廣東省韶關市樂昌市九峰鎮]
2、繼續跟蹤落實九峰果菜專業批發市場建設的項目。
三、企業、水利、安全生產及武裝工作
1、在上半年著力抓好鎮首批農村飲水安全建設工作;
2、配合上級有關部門做好九峰河小流域綜合治理前期申報工作;
3、在上半年基本完成對小廊一、二級電站的接管工作;
4、加強對轄區範圍內工礦企業和鎮發電站的管理;
5、繼續抓好企業的安全生產工作;
6、認真抓好民兵營的“四個基本”建設,高質量完成冬季徵兵工作任務。
四、國土、民政、城鄉建設工作
1、繼續抓好打擊非法開採礦產資源行為,鞏固打擊效果,確保礦產資源開發利用的秩序;
2、切實加大查處和整治違法違規用地的力度,嚴格控制新增建設用地佔用耕地比例,確保耕地所有量;
3、協調市農村信用合作聯社等單位做好原鎮農具廠停產關閉后的歷史遺留問題;
4、在上半年完成鎮環城公路一期工程建設剩餘的征地拆遷、遷移桿線和建設等收尾工作,在下半年完成硬底化任務;
5、認真做好部分自然村公路硬底化項目的申報和建設工作,完善農村公路網路;
6、完善街區的路燈工作,力爭申報建設垃圾填埋場和公共廁所項目;
7、繼續做好上廊嶺頭子地質災害點的整治工作;
8、想方設法轉變幹部群眾觀念,爭取殯葬改革工作取得新的突破。
五、精神文明建設工作
1、認真抓好防流控輟工作,努力提升初中畢業升學率;
2、協助市有關部門做好薛岳故居的維修保護工作;
3、認真做好全國第三次文物普查工作;
4、認真實施文化惠民“三下鄉”工程;
5、認真組織開展九峰民間文化活動,大力弘揚九峰民間文化;
6、抓好農村合作醫療和城鎮居民醫療保險工作;
7、認真跟蹤協調九峰衛生院門診大樓落成剪綵工作;
8、繼續抓好各種培訓工作,加快農村剩餘勞動力轉移就業。
六、民主法制和黨建工作
1、認真組織開展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確保我鎮“抓落實年”活動取得實效;
2、認真組織開展好東莞鳳崗鎮與九峰鎮基層黨組織“一幫一”結對共建活動;
3、努力抓好1—2個村委會基層黨組織建設示範創建活動;
4、繼續完善九峰街道居委會的各項規章制度和基礎設施;
5、修改完善年度工作考核制度和辦法;
6、繼續抓好黨報黨刊的征訂發行工作;
7、積極開展創建“平安村”活動,切實抓好信訪維穩和治安工作,確保全鎮社會政治穩定;
8、認真抓好機關作風建設、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促進全鎮的黨風政風民風進一步好轉。
此外,在想方設法抓好以上工作落實的同時,切實抓好市委、市政府安排部署的各項工作任務和鎮其他臨時性工作任務的落實。

文化


特產美食

九峰黃金奈李
九峰黃金奈李
黃金奈李、奈李、黑布朗、油桃、水蜜桃、梨、桔子、柑橘、椪柑、西瓜、生薑、辣椒、椰菜、茶葉、臘肉、木材、水電等。
白毛茶、冬菇,山蒼子油是九峰的特產。
九峰西瓜具有清甜爽口體大、皮薄的特點,年產西瓜1.5萬噸產品銷往湖南省及廣州、深圳、香港、澳門等地區。九峰杉木具有木質堅硬、花紋清晰、美觀等特點,是建築及傢具製作的理想用材。年產木材1萬立方米,遠銷全國各地。
九峰白毛茶具有清香色鮮、生津止渴、提神醒腦等特點,年產茶100多噸,暢銷省內外。

地名由來

九峰因有五指、向日、青雲、紫微、雲祖、太乙、羊角、三星、馬蹄九座山峰而得名。

民俗風情

九峰是抗日名將薛岳的故鄉,改革開放后,每年都有旅居台灣的九峰人回鄉探親。民間文化藝術有布龍、香火龍、舞獅、山歌等。其中九峰山歌是樂昌客家傳統文化之一。山歌《啦打》被列入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

代表人物


薛岳,字伯陵,廣東樂昌九峰鎮人,有抗日“戰神”之稱,國民黨陸軍一級上將。抗戰時期參加淞滬會戰、武漢會戰、徐州會戰、長沙會戰等著名會戰,被稱為“長沙之虎”的薛岳,以著名的“天爐戰法”多次擊敗侵華日軍,是抗戰期間殲滅日寇最多的將領之一。

獲得榮譽


1996年,九峰鎮被廣東省人民政府評為“普及九年義務教育"和“掃除青壯年文盲"先進單位。 2017年10月9日,九峰鎮被廣東省林業廳評定位為“廣東省森林小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