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4條詞條名為九峰鎮的結果 展開

九峰鎮

陝西省西安市周至縣轄鎮

九峰鎮,隸屬於陝西省西安市周至縣,地處周至縣東部。東以白馬河,首陽山為界與鄠邑區祖庵街道為鄰,西、西南與集賢鎮相鄰,北、西北與尚村鎮終南鎮相連 ,總面積106.68平方千米。 

截至2020年6月,九峰鎮下轄14個行政村 。2018年,九峰鎮戶籍人口36724人 。2011年,九峰鎮財政總收入245萬元,有工業企業2個。

歷史沿革


地名由來
因當地鳳凰嶺上有大小九座山峰(虎頭峰,鷹嘴峰,搭仙峰、黑虎峰、大仙峰、吊鐘峰、藥王峰、捨身峰、觀音峰)而得名。 
建置沿革
元代為終南縣的主要屯田區。
明代設利澤、馮尚、北市三里。
清末、民國初設鄉級行政機構甘磑所。
民國中期設九峰聯保(駐坩磑,即今甘午)。
1956年,成立九峰鄉。
1958年,劃歸火箭公社。
1960年,義劃出成立九峰公社。
1984年,改設成為九峰鄉。
2002年,撤銷耿峪鄉併入九峰鄉。
2011年,九峰鎮撤鄉設為九峰鎮。

行政區劃


區劃沿革
1996年,九峰鄉轄胡家村、起良、聯新、薛家堡、二聯、沙雲屯、魏家莊、水寨、安家寨、佑家寨、馮尚坡、星峰、北千戶、南千戶、寇家堡、余家、永豐、虎峰、耿西、坩鎧20個行政村。
1996年,耿峪鄉面積65.9平方千米,人口0.1萬人,轄耿義、東林、廟溝、民主4個行政村。
2001年12月,耿峪鄉併入九峰鄉,轄何家寨、胡家、趙良、聯新、薛堡、二聯、沙雲屯、魏庄、水寨、甘午、安寨、馮尚坡、星峰、北千戶、南千戶、寇家堡、余家、永豐、虎峰、聯西、耿義、東林、廟溝、民生24個行政村。
截至2011年末,九峰鎮轄何家寨、耿峪、馮尚、薛家堡、耿西、永豐、虎峰、南千戶、北干戶、余家、寇家堡、星峰、二聯、聯新、起良、水寨、安家寨、魏家莊、沙雲、胡家、甘午21個行政村;下設159個村民小組。 
區劃現狀
截至2020年6月,九峰鎮下轄14個行政村 。人民政府駐何家寨村。 
統計用區劃代碼城鄉分類代碼名稱
610124116200121何家寨村
610124116202220起良村
610124116203220聯新村
610124116204220薛家堡村
610124116205220二聯村
610124116206220沙雲村
610124116207220魏家莊村
610124116209220甘午村
610124116212220星峰村
610124116213220北千戶村
610124116214220南千戶村
610124116216220余家村
610124116218220虎峰村
610124116219220耿西村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九峰鎮地處陝西省西安市周至縣東部。東以白馬河,首陽山為界與鄠邑區祖庵街道為鄰,西、西南與集賢鎮相鄰,北、西北與尚村、終南2鎮相連。轄區東西最大距離5.3千米,南北最大距離20千米,總面積106.68平方千米 。距縣政府23.5千米。
九峰鎮
九峰鎮

地形地貌

九峰鎮地處秦嶺北麓,關中平原中部,地勢南高北低。境內南部為山區,北部地處渭河平原二級階地。主要山脈有秦嶺山脈,境內最高峰首陽山主峰,海拔2780米。 

氣候特徵

九峰鎮屬暖溫帶濕潤半濕潤大陸性季風氣候。降雨主要集中在每年的6—9月,其中以8月最多。 
九峰鎮
九峰鎮
自然災害
九峰鎮境內自然災害主要有乾旱、洪澇、泥石流、滑坡等。洪澇年均發生兩次,主要發生在6—10月,最嚴重的一次洪澇災害發生在2011年9月8日。

人口民族


截至2011年末,九峰鎮轄區總人口32338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800人,城鎮化率2.5%。另有流動人口350人。總人口中,男性17580人,佔54.4%;女性14758人,佔45.6%;14歲以下3130人,佔9.6%;15—64歲25989人,佔80.4%;65歲以上3219人,佔10%。總人口均為漢族。2011年,九峰鎮人口出生率7.38‰,人口死亡率5.3‰,人口自然增長率2.08‰。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372.2人。 
2018年,九峰鎮戶籍人口36724人 。
九峰鎮
九峰鎮

經濟


綜合

財稅收支
2011年,九峰鎮財政總收入245萬元,比上年增長0.23%。人均財政收入66元,比上年增長0.2%。 
人民生活
2011年,九峰鎮農民人均純收入6350元。 

第一產業

2011年,九峰鎮耕地面積3.6萬畝,人均1.1畝,林地面積2.7萬畝。 
九峰鎮
九峰鎮
種植業
九峰鎮糧食作物以玉米,小麥為主。2011年,九峰鎮糧食生產27200噸,人均800千克。 
林業
截至2011年末,九峰鎮累計造林2.7萬畝,2011年,九峰鎮水果種植面積1.6萬畝,產量32萬噸,主要品種有獼猴桃、桃、杏。 
畜牧業
九峰鎮畜牧業以飼養生豬、家禽為主,2011年,九峰鎮生豬飼養量0.9萬頭,年末存欄0.7萬頭;家禽飼養量4萬羽,上市家禽3萬羽。 
生產條件
截至2011年末,九峰鎮有大型農業機械0.008萬台(輛)。 
九峰鎮
九峰鎮

第二產業

2018年,九峰鎮有工業企業2個。其中,規上企業1個。 

第三產業

截至2011年末,九峰鎮鄉村通郵率100%。固定電話用戶3800戶,微信業務收入90萬元。郵政網點1個,投遞點27個,行動電話用戶1萬戶。全年電信業務收入90萬元。 
2018年,九峰鎮有營業面積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個數13個。

項目建設

2009年項目建設情況
2009年,共承擔四方面項目建設工作任務:
一.虎峰、永豐、余家村、南千戶、北千戶、寇家堡等6個村的農業綜合開發項目。
九峰鎮
九峰鎮
截止7月初,已全面完成這6個村的規劃設計工作。
二.鄉計生服務站改建工程。
2009年2月10日開工,截止7月初,全面完成鄉計生服務站改建工程。
三、招商項目
截止6月底共完成項目投資1080萬元,其中:已建成2座,完成投資800萬元;在建2座,完成投資200萬元;1座正在做動工前的準備工作。
四、沙雲、起良、聯新、薛家堡等4個村500口沼氣池建設。
截止7月初,累計完成426口建設任務,其中沙雲村80口;起良村104口;聯新村76口;薛家堡村106口,水寨村60口。

交通


2011年,九峰鎮客運總量9萬人次,107省道過境,總長3千米,雙向4車道。縣鄉(鎮)級公路1條,總長5千米。截至2011年末,九峰鎮道路總長度11.5千米,人均擁有道路長度13.75米。 
運輸
2011年,九峰鎮日均發送15輛客車,日客運量350人次。

社會


教育

2011年末,幼兒園(所)21所,在園幼兒1420人,專任教師86人;小學13所,在校生3426人,專任教師97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99%;初中2所,在校生2235人,專任教師112人,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98%,小升初升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達100%。 
九峰鎮
九峰鎮

文化事業

截至2011年末,九峰鎮文化站1個,公共圖書室1個。文化行業從業人員3人。 

衛生醫療

截至2011年末,九峰鎮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22個,其中衛生院1個;病床23張,其中公立衛生機構床位20張,固定資產總值0.02億元。專業衛生人員7人,其中執業醫師4人,執業助理醫師1人,註冊護士2人。2011年,九峰鎮醫療機構(門診部以上)完成診療0.2萬人次,住院手術132台次。2011年,九峰鎮法定報告傳染病發病率為0,農村安全飲用水普及率60%,農村衛生廁所普及率70%,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人數3.1萬人,參合率95%;孕產婦死亡率、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嬰兒死亡率、新生兒死亡率均為0。 

社會保障

2011年,九峰鎮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戶數15戶,人數21人,支出6600元。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戶數690戶,人數2076人,支出260萬元;農村五保集中供養43人,支出1.29萬元;農村五保分散供養43人。 

基礎建設

截至2011年末,九峰鎮擁有主變壓器26台。年售電量累計完成800萬千瓦時,綜合電壓合格率93%,供電可靠率98%。
九峰鎮
九峰鎮

文化


特產美食

首陽山蕨菜
首陽山,位於周至縣九峰鄉耿峪境內,海拔2870米,號稱千里秦嶺第二峰,是我國歷史文化名山。因當年商朝上大夫伯夷、叔齊因未能勸退伐紂周師,隱入首陽山中恥食周粟,靠采蕨菜來維持生命而成為千古流傳的佳話。因此,首陽山蕨菜也成為清高、隱逸的象徵。
蕨菜是蕨科,蕨屬植物的拳卷狀幼嫩葉,屬無性系根莖繁殖孢子生育。我國有6種蕨,其中秦嶺之陰有兩種:即紫萁蕨和毛軸蕨。二者區別:前者各羽軸溝內無毛,羽片下面疏被毛;後者各羽軸溝內有毛,羽片下面密被毛。蕨菜又名雞爪子、龍頭蕨、拳鴨子、桅杆菜或商山芝、如意菜等美名,是一種名貴的野生資源植物。
首陽山蕨菜資源極為豐富,廣泛地分佈於首陽山區海拔500---1800米區域,向陽坡的林間空地上,林下灌叢中,陽坡草灘或林緣陽光充足的地方皆有生長,尤以先冬燒荒地、二荒地上最多。三春桃月,枝枝蕨菜像箭一樣伸出地面,披著暗黃色細絨毛,紫青色的翠綠色的葉柄,梢頭彎著個拳頭一樣的葉苞,一米見方大約有幾十莖之多。蕨菜的根莖在地下二叉分枝,無限生長,常在地下蔓延網結成一大片,對水土保持有很大的作用。
首陽山蕨菜這種野生植物,它的全身都是寶,其根莖富含澱粉,是製糖、釀酒的重要原料;全草可入葯,具安神、降壓、利尿、解熱、祛風濕、潤腸化痰之功效。蕨菜屬純天然綠色保健蔬菜,營養價值遠遠高於一些栽培的蔬菜。據有關專家分析,蕨菜中的蛋白質是芹菜、青椒的3倍,是西紅柿的2倍,含人體所需的17種氨基酸和人體不能合成的8種氨基酸。胡蘿蔔素及維生素C的含量也十分豐富,還含有鉀、鈣、磷、鋅、錳等礦物質元素,加上大量的碳水化合物和適量的粗纖維,對調節體人體代謝增強胃腸功能有一定的積極作用,可以補五臟之不足。現代醫學研究發現,蕨菜還具有一定的抗癌、防癌作用。
九峰鎮
九峰鎮
科學利用和可持續開發首陽山蕨菜資源,對一方群眾脫貧致富,維持生態平衡具有深遠意義。蕨菜嫩葉製成菜蔬,銷往日本后享有“山珍之王”的美譽。我省從1988年才開始加工蕨菜,出口創匯。據統計,出口一噸蕨菜在價值上相當於出口40噸大豆。首陽山區人民,很早就會用煮、蒸、炒等方法鮮食,或用鹽漬或蒸后晒成乾菜儲存備用。目前,首陽山蕨菜也成為首陽山旅遊景區度假山村、避暑山莊、食堂、賓館等餐桌上的壓軸菜而常常亮相遊客面前,其色味之鮮美勾引了幾多遊人的回味之情。
將來,首陽山蕨菜肯定會名俏遠方,享譽海內外。

風土人情

九峰鄉耿峪景區改造提升后更加靚麗
耿峪景區,地處九峰鄉南部,景區大門沿s107環山旅遊線,景區內的植物枝繁葉茂,奇花異草,盡收眼底,景區內有憂國憂民的商朝大臣伯夷、叔齊廟,唐公主廟,文化底蘊深厚,耿峪河沿景區穿流而過,河水清澈見底,每逢節假日各地遊客結對而來,享受大自然給予的美景。
近期,耿峪景區改造提升后,更增加了耿峪景區的旅遊文化品位,景區大門新進落成,對農家樂會館、茶社的門頭統一更換,安裝路燈,景區新造休息亭8處之多,行道樹改為名優樹種—銀杏樹,使人和自然更加和諧。
通過歷時一年多的改造提升,拉動了九峰旅遊業邁向新台階,各行各業得到長足發展,使九峰區域內經濟駛上快車道,為我鄉強鄉富民確保農民增收,奠定了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