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稗的結果 展開

禾本科稗屬植物

稗,別名:稗子、稗草、扁扁草,拉丁學名Echinochloa crusgalli(L.)Beauv..禾本科、稗屬一年生草本。光滑無毛,基部傾斜或膝曲。葉鞘疏鬆裹稈,平滑無毛,下部者長於而上部者短於節間;葉舌缺;葉片扁平,線形,無毛,邊緣粗糙。圓錐花序直立,近尖塔形,花果期夏秋季。

本種圖片均取自中國植物圖庫。

形態特徵


一年生。稈高50-150厘米,長10-40厘米,寬5-20毫米,無毛,邊緣粗糙。
圓錐花序直立,近尖塔形,長6-20厘米;主軸具棱,粗糙或具疣基長刺毛;分枝斜上舉或貼向主軸,有時再分小枝;穗軸粗糙或生疣基長刺毛;小穗卵形,長3-4毫米,脈上密被疣基刺毛,具短柄或近無柄,密集在穗軸的一側;第一穎三角形,長為小穗的1/3-1/2,具3-5脈,脈上具疣基毛,基部包卷小穗,先端尖;第二穎與小穗等長,先端漸尖或具小尖頭,具5脈,脈上具疣基毛。第一小花通常中性,其外稃草質,上部具7脈,脈上具疣基刺毛,頂端延伸成一粗壯的芒,芒長0.5-1.5(-3)厘米,內稃薄膜質,狹窄,具2脊;第二外稃橢圓形,平滑,光亮,成熟后變硬,頂端具小尖頭,尖頭上有一圈細毛,邊緣內卷,包著同質的內稃,但內稃頂端露出。花果期夏秋季。
稗

主要變種


小旱稗(Echinochloacrusgalli (L.)P.Beauv.var. austrojaponensis Ohwi)該種與稗區別為植株高20-40厘米;葉片寬2-5毫米。圓錐花序較狹窄而細弱;小穗長7.5-3毫米,常帶紫色,脈上無疣基毛,但疏被硬刺毛,無芒或具短芒。分佈於中國江蘇、浙江、江西、湖南、貴州、台灣、廣東、廣西及雲南;多生於溝邊或草地上。
短芒稗(Echinochloacrusgalli (L.)P.Beauv.var.breviseta (Doell)Neilr.)該種與稗主要區別為植株高30-70厘米;葉片長8-15厘米,寬4-6毫米。圓錐花序較狹窄,長8-10厘米;小穗卵形,綠色,長約3毫米,脈上疏被短硬毛,頂端具小尖頭或具短芒,芒長通常不超過0.5厘米。分佈於中國台灣、廣東;廣佈於馬來西亞、印度、斯里蘭卡和熱帶非洲地區。生於草地上。
細葉旱稗(Echinochloacrusgalli (L.)P.Beauv.var. praticola Ohwi)該種與稗主要區別為植株高20-70厘米,基部帶紫色;葉片寬4-10毫米;小穗長2.5-3毫米,無芒或具極短芒,脈上具疣基毛或刺毛。分佈於中國河北、安徽、江蘇、湖北、台灣、貴州、廣西及雲南;日本琉球也有分佈。多生於路邊草叢中。
西來稗(Echinochloacrusgalli (L.)P.Beauv.var. zelayensis (Kunth)Hitchc.)主要特徵為稈高50-75厘米;葉片長5-20毫米,寬4-12毫米;圓錐花序直立,長11-19厘米,分枝上不再分枝;小穗卵狀橢圓形,長3-4毫米,頂端具小尖頭而無芒,脈上無疣基毛,但疏生硬刺毛。分佈於中國華北、華東、西北、華南及西南各省區;美洲也有分佈。多生於水邊或稻田中。
無芒稗(Echinochloacrusgalli (L.)P.Beauv.var.mitis (Pursh)Peterm.)主要特徵為稈高50-120厘米,直立,粗壯;葉片長20-30厘米,寬6-12毫米。圓錐花序直立,長10-20厘米,分枝斜上舉而開展,常再分枝;小穗卵狀橢圓形,長約3毫米,無芒或具極短芒,芒長常不超過0.5毫米,脈上被疣基硬毛。分佈於中國東北、華北、西北、華東、西南及華南等省區;全世界溫暖地區均有分佈。多生於水邊或路邊草地上。

分佈範圍


分佈遍及全世界溫暖地區;多生於沼澤地、溝邊及水稻田中。

生長繁殖


在中國北方各省,一般在8月上旬抽穗,中旬開花,9月中,下旬果熟,生育期120-140天左右。

主要價值


稗是中國東北地區稗屬中的地方優良牧草之一。它適應性強,生長茂盛,品質良好,飼草及種子產量均高,特別在下濕鹽鹼地區,是很有栽培前途的一年生草、料兼收的飼料作物。其草質柔軟,葉量比較豐富。其莖葉比,在抽穗期莖佔55.2%,葉佔44.8%;成熟期莖佔67.1%,葉佔32.9%;枯死後莖佔75%,葉佔25%。比同物候期燕麥乾草,野大麥乾草高1倍以上,和蘇丹草、扁穗雀麥等一年生牧草葉量相似。稗的營養價值也較高,粗蛋白與燕麥乾草近似。鮮草馬,牛、羊均最喜食,乾草牛最喜食,馬、羊也喜食。子實可以作為家畜及家禽的精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