棕果蝠
棕果蝠
棕果蝠(學名:Rousettus leschenaultii),是狐蝠科、果蝠屬動物。棕果蝠體形中等,體軀粗壯,面形似犬,耳橢圓形,無耳屏,翼較短,尾也短,背和臀部暗褐色,臀后、股間膜和頸近茶褐色。
棕果蝠是典型的熱帶蝙蝠,不冬眠,與其他蝙蝠共棲,夜間外出活動,主要以野果或栽培水果以及其花朵為食,主要在夏季繁殖,每胎產1仔,喜棲於大石灰岩山洞中,分佈於東南亞一帶。
棕果蝠已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2008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
(概述圖來源: )
合併圖冊
棕果蝠顱骨的鼻額較長,額骨與頂骨接合處隆起,腦顱頂向腹面折轉,顱基軸極彎曲。前頜骨伸出鼻骨的前方,左右在前端相接觸。吻長(眼眶前緣到鼻骨前緣的直線距離)大於左右淚骨間的寬度而小於上齒列長。第1和第2上門齒緊靠,大小近等;上犬齒髮達沒有后附小尖;第2上前臼齒很小與第1上門齒近等,第4上前臼齒大於第1上前臼齒,齒尖銳利。第1上前臼齒和第2上前臼齒較寬,齒冠低平,有縱溝。第1下門齒和第2下門齒均較寬,第1下門齒齒冠唇緣2葉,第2下門齒3葉。下頜3前臼齒間沒有間隙,第2下前臼齒顯然大於下門齒,第3下前臼齒更大於第1下前臼齒,齒尖僅低於下犬齒而略高於第4下前臼齒。
棕果蝠喜群棲於大石灰岩山洞中,有時也在高樹的隱蔽處或椰樹葉和芭蕉葉下棲息。
棕果蝠是典型的熱帶蝙蝠,不冬眠,雖常與其他蝙蝠共棲一洞,但從不相混雜,而且凡有果蝠棲居的洞穴,種群中皆以果蝠佔優勢,頗似有種間排擠現象。夏秋炎熱季節,在洞穴棲居者數量減少,集小群而散居洞外,而冬春季節多在洞穴內大量聚集。
棕果蝠於夜間外出覓食,近天黑時開始出洞,天黑后洞中果蝠蜂擁而出,成為高潮,此後仍陸續往外,至夜間,洞內才稍安靜,但仍有一小部分始終留在洞內。至凌晨,外出的復又歸洞。白天以集群棲止方式,懸掛於洞頂或洞壁的凹凸處,多僅以一後肢鉤爪,輪流倒吊著,頭抬起,臉朝下,眼朝前。多10數頭或數10頭密集一堆,像蜂窩般的重疊著。
棕果蝠主要以野果或栽培水果為食,亦食如芒果等的花朵。大便不成形,象黃色雞屎,粘性大,稍臭。棕果蝠的天敵主要是貓頭鷹和蛇類。
分佈於孟加拉國、不丹、柬埔寨、中國、印度、印度尼西亞、寮國人民民主共和國、馬來西亞、緬甸、尼泊爾、巴基斯坦、斯里蘭卡、泰國、越南。
在中國分佈於福建、廣東、海南、廣西、雲南、貴州等地。
棕果蝠
棕果蝠的繁殖季節主要是在夏季,只見夏秋季的個體有孕仔。一般4、5月份的孕仔有指頭大小;7、8月份的孕仔已發育完全,將近或已經娩出;10月間果蝠的幼仔尚正在哺乳中。雌性果蝠每胎產1仔。
序號 | 中文名 | 學名 | 命名人及年代 |
1 | 棕果蝠指名亞種 | Rousettus leschenaultii leschenaultii | Desmarest, 1820 |
2 | 棕果蝠菲律賓亞種 | Rousettus leschenaultii shortridgei | Thomas and Wroughton, 1909 |
(資料來源: )
種群分佈不零散。總的來說,該種是一個常見的物種且種數群量趨於穩定。由於該種分佈廣泛、適應力較強,暫無面臨的主要威脅。在南亞,棕果蝠的棲息場所受到旅遊業的干擾,人類通過毒害熏蒸對其進行捕殺,不過影響不大。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2008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 3.1——無危(LC)。
棕果蝠在廣東、廣西、海南、福建等省區均有為害,傍晚飛進附近果園中在將近成熟的果樹上為害,使果實損失慘重。
掛魚網捕殺:在果實近成熟時,在棕果蝠飛來方位掛網,加以捕捉。
熏煙驅趕:棕果蝠怕煙,每天傍晚在掛果園四周,點燃發煙物熏煙驅趕
人工捕捉:巡視果園四周山洞、枯樹洞、屋檐,發現果蝠棲息地,直接捕捉。
保護利用貓頭鷹:捕食果蝠。
小辣椒防治蝙蝠:據北方經驗,用成熟小米椒500g,搗碎加5000mL水浸24小時,用紗布過濾后噴在果樹上,每7天一次,全期2-3次,防效可達90%。
1.
掛魚網捕殺:在果實近成熟時,在棕果蝠飛來方位掛網,加以捕捉。
2.
熏煙驅趕:棕果蝠怕煙,每天傍晚在掛果園四周,點燃發煙物熏煙驅趕
3.
人工捕捉:巡視果園四周山洞、枯樹洞、屋檐,發現果蝠棲息地,直接捕捉。
4.
保護利用貓頭鷹:捕食果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