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資指導線

專業術語

工徠資指導線,專業術語,拼音為gōng zī zhǐ dǎo xiàn,是政府對企業的工資分配進行規範與調控,使企業工資增長符合經濟和社會發展要求,促進生產力發展的企業年度貨幣工資水平增長幅度的標準線。工資指導線可以採用工資增長相對數(即工資增長率)的形式,也可以採用工資增長絕對數的形式,也可以採用將相對數與絕對數相結合的辦法。截至2015年8月16日,全國已有14個省(區、市)發布了2015年企業工資指導線。與去年相比,這些地區的工資指導線均無上調,漲幅持平或下降。企業工資指導線由基準線、上線(又稱為預警線)和下線構成。它是政府根據當年經濟發展調控目標,向企業發布的年度工資增長水平的建議,雖並不具有強制約束力,但可作為企業與職工開展工資集體協商以及企業自身合理確定工資增長水平的參考依據。

背景


1994年,中國頒布的《勞動法》規定:“用人單位根據本單位的生產經營特點和經濟效益,依法自主確定本單位的工資分配方式和工資水平。”也就是說在市場經濟體制構建的過程中,企業成為分配主體,實行自主分配。但是《勞動法》又規定:“工資水平在經濟發展的基礎上逐步提高。國家對工資總量實行宏觀調控。”所以企業確定的工資水平不僅要與企業自身效益增長水平相適應,還必須與整個社會經濟發展水平相適應。這就需要政府通過某種形式來對企業工資水平的確定進行宏觀調控和指導。
工資指導線
工資指導線
在這樣一個背景下,中國參考借鑒了新加坡等國的有益經驗,制定和實施了工資指導線制度。這是適應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需要,也是深化收入分配製度改革,引導企業合理安排工資增長的需要。
中國各省的工資指導線就是根據上述原則並結合國家對企業工資分配的總體調控政策,綜合考慮本地區當年經濟增長、物價水平、勞動力市場狀況及上年企業工資水平等因素,科學、合理地確定的。工資指導線由工資增長預警線、工資增長基準線和工資增長下線組成。
隨著遼寧省工資指導線的出爐,據不完全統計,截至2015年8月16日,全國共有北京、天津、山東、山西、陝西、內蒙古、新疆、四川、福建、青海、上海、河南、河北、遼寧等14個省份公布了2015年企業工資指導線。
在這14個地區中,新疆、河南的基準線最高,為12%;在工資增長上線方面,天津、山西、山東、河北、河南均為18%,並列第一;而工資增長的下線,陝西最高,為5%。
梳理髮現,與2014年相比,上述14個省份2015年的企業工資指導線漲幅無一增長,均為持平或下調。
工資指導線
工資指導線
在基準線方面,除四川與2014年持平外,其餘13個省份基準線均出現下降。其中,遼寧從去年的12%下調至2015年的8%,降幅最大。
在上線方面,北京、上海與2014年持平,河南、福建由2014年的“不設上線”改為設定上線18%、15%,其餘省份的上線均出現下調,其中,遼寧從2014年的17%下調至12%,降幅最大。
在下線方面,四川、山東、山西、青海與2014年持平,其餘省份的下線均出現下調,遼寧、河北、新疆均下調了2個百分點,降幅最大。
“企業工資指導線的下調,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當前經濟增速放緩、企業用工成本上升和利潤空間縮小的現狀。”中國社科院人口與勞動經濟所所長張車偉表示,在當前經濟下行壓力加大、企業發展面臨多重壓力的情況下,應大力為企業減稅減負,以增強企業漲工資的空間和動力。

主要內容


(一)經濟形勢分析
國家宏觀經濟形勢和宏觀政策分析;本地區上一年度經濟增長、企業工資增長分析;本年度經濟增長預測以及與周邊地區的比較分析。
(二)工資指導線意見
工資指導線有三條:上線、基準線、下線。
上線也稱預警線,是對工資增長較快、工資水平較高企業提出的預警和提示。
基準線是年度貨幣工資平均增長目標,是對生產經營正常、有經濟效益的企業合理的工資增長水平。
下線主要適用於經濟效益較差或虧損企業,這類企業的貨幣平均工資增長在工資指導線適用的年度內允許零增長或負增長,但向在法定工作時間內提供正常勞動的勞動者支付的工資不得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準。

構成


工資指導線制度,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下,國家對企業工資分配進行宏觀調控的一種制度。其目的是在國家宏觀指導下,促使企業的工資微觀分配與國家的宏觀政策相協調,引導企業在生產發展、經濟效益提高的基礎上,合理確定工資分配。
工資指導線
工資指導線
工資指導線包括工資增長基準線、上線和下線。基準線是指企業貨幣平均工資平均增長幅度,代表了一般的水平;工資增長上線也可稱為預警線,是指企業貨幣平均工資增長允許達到的最高幅度;企業貨幣平均工資增長應達到的最低幅度,可以是零增長也可以是負增長。
(1)工資增長基準線適用於生產正常發展、經濟效益增長的企業,這類企業應按工資指導線基準線的要求,妥善安排職工工資的正常增長。
(2)工資增長上線(預警線)適用於經濟效益有較快增長的企業,它是政府允許企業工資增長的最高限額,所有企業都必須自覺遵守、不得突破。
(3)工資增長下線適用於經濟效益下降或虧損企業,但企業必須嚴格遵守國家有關最低工資規定。
對實行工效掛鉤、工資總額包乾的國有、城鎮集體企業,各級勞動保障行政部門在核定工資基數、審批工資總額使用計劃時要考慮與工資指導線相銜接。

原則


(1)堅持“兩低於”原則。在經濟發展和經濟效益提高的前提下,
工資指導線
工資指導線
應保證職工實際工資水平有相應的增長。
(2)堅持“效率優先、兼顧公平”原則。既要發揮工資的激勵功能,又要抑制工資增長的盲目攀比心理和過高的增資行為,逐步縮小社會成員收入差距,引導勞動力的合理流動。
(3)堅持分級管理、分類調控原則。
(4)堅持新、老制度互相銜接原則。在制定工資指導線方案時,通盤考慮與現行工效掛鉤(包干)、工資總額使用計劃審批等制度的相互銜接、相互貫通,形成一個有效的工資總量宏觀調控體系。
(5)堅持協商原則。在測算制定工資指導線時徵求同級政府有關部門、工會、企業家協會等部門的意見。

依據


工資指導線水平的制定應以當地政府確定的經濟社會發展目標,本地區年度經濟增長、社會勞動生產率、城鎮居民消費價格指數預期增長水平為主要依據,並綜合考慮國家、本省宏觀經濟環境及周邊地區經濟發展、本省城鎮就業狀況、勞動力市場價格、人工成本水平、對外貿易狀況等相關因素。

作用


引導國有企業、城鎮集體企業工資增長適度
政府運用宏觀經濟狀況分析和經濟發展預測辦法,制定相應的工資政策來指導企業內部分配,讓企業掌握宏觀經濟形勢和國家政策導向、正確進行工資決策,以實現職工工資的正常、適度增長,達到調動職工積極性,合理控制人工成本,增加企業產品市場競爭能力的目的。
工資指導線
工資指導線
集體協商決定工資水平
政府公布的工資指導線是試點企業與職工雙方集體協商確定工資水平的主要依據,企業與職工雙方工資增長的意見均應圍繞工資指導線提出,勞動部門依照工資指導線制度及其他有關法律法規對集體協議工資進行指導和協調。
促進勞動力市場均衡價格的逐步形成
政府通過實施工資指導線,監測工資總量、工資水平的增長情況,使工資增長與經濟效益增長保持合理的比例關係,促進政府宏觀經濟目標的實現。

要求


國有企業

應嚴格執行政府頒布的工資指導線。企業在工資指導線所規定的下線和上線區間內,圍繞基準線,並結合企業經濟效益,合理安排工資分配。各企業工資增長均不得突破指導線的上線。在工資指導線規定的區間內,對工資水平偏高、工資增長過快的國有壟斷性行業和企業,按照國家宏觀調控階段性從緊的要求,根據有關政策,從嚴控制其工資增長。

非國有企業

應依據工資指導線,進行集體協商確定工資;尚未建立集體協商制度的企業,也應依據工資指導線確定工資,並積極創造條件建立集體協商制度。企業在生產、經營正常的情況下,工資增長不應低於工資指導線所規定的基準線水平;效益好的企業,可以相應提高工資增長幅度。

其他企業

年度工資增長水平,不能低於工資指導線所規定的下線。
各企業支付給職工的工資不得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準。各企業應在政府頒布工資指導線后30日內,依據工資指導線編製或調整年度工資總額使用計劃。國有企業工資總額使用計劃報主管部門和當地勞動保障行政部門審核;非國有企業報勞動保障行政部門備案。所有企業都要依據工資總額使用計劃填寫《工資總額使用手冊》,並報當地勞動保障行政部門審核簽章。其中,中央駐地方企業的《工資總額使用手冊》,可由其主管部門審核簽章,或由主管部門委託當地勞動保障行政部門審核簽章。
各企業應建立和完善內部工資分配自我約束機制,加強人工成本管理和人工成本約束,使本企業工資增長和經濟效益增長相適應。

實施


工資指導線的實施步驟為:有關地區將本地區當年企業工資指導線方案報勞動保障部審核后,經地方政府審批,由地方政府(或其委託勞動保障行政部門)頒布,勞動保障行政部門組織實施。

現狀


2009年

2009年8月3日,廣東省勞動和社會保障廳發布了《關於公布廣東省2009年企業工資指導線的通知》,規定本年度工資增長基準線為7%,上線為12%。其中首次出現了“下線為零或負增長”的字樣。
2009年的企業工資指導線下線出現了“下線為零或負增長”的字樣,這主要針對生產經營正常、經濟效益減少的企業或受金融危機影響、生產經營不穩定的企業,這些企業可以暫不增加工資,但支付給職工的工資不能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準。
2009年8月7日,廣東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下發2009年工資指導線並首次提出允許降工資,是否“降薪”成為市民關心的熱點。廣東省勞動保障部門有關負責人指出,工資指導線下調,並不意味著企業可以隨便降工資,只能說明工資水平上漲的步伐在放慢。
廣東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有關負責人指出,在當前的經濟環境下,企業雖有降薪的意願,但工資過低最終損害的將是企業自身利益,所以多數企業並不會做出大幅降薪的選擇。業內人士也表示,“政府工資指導線只是一個參考,企業定薪和市場行情關係更大。”
多數學者認為,工資的增減是市場行為,政府只是起引導作用。中山大學社會保障與社會政策研究所所長岳經綸表示,下調工資指導線,說明政府保就業、求穩定的政策意向很明顯。華南師範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所長諶新民表示,社會薪酬水平上漲的總趨勢將不會發生變化。
北京市人保局2010年7月7日發布了北京該年企業工資指導線,建議正常情況下,企業可以11%為基準上下浮動漲薪標準,但不應高於16%,不低於3%。

2011年

全國已有16個省份發布了2011年的企業工資指導線。其基準線大多在15%左右,其中河北省基準線最高,達18%,北京基準線最低,為10.5%。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二季度統計顯示,上半年全國已有13個省份發布企業工資指導線,進入7月份以後,青海等省份也相繼發布了工資指導線。綜合來看,全國總共已有16個省份發布了2011年企業工資指導線。
從對全國16個省份已發布的工資指導線來看,基準線大多在15%左右,其中河北省最高,達18%,北京、福建最低,均為10.5%。
而這16省份工資指導線的下線則大多處在5%左右,這也是與當時物價指數掛鉤的結果。
人社部新聞發言人尹成基此前曾表示,2011年下半年將在全國範圍內完善工資指導線,人力資源市場工資指導價位和行業人工成本信息指導制度,在全國範圍內試運行企業薪酬調查。
16省份工資指導線(基準線)
河北 18%
貴州 17%
新疆 16%
天津 16%
山西 16%
陝西 15%
山東 15%
江蘇 13%-15%
甘肅 14%
寧夏 14%
上海 13%
雲南 13%
青海 13%
遼寧 12%
福建 10.5%
北京 10.5%

2012年

根據各地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公布的數據,統計發現,截至2012年11月27日,全國已有2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公布了2012年度企業工資指導線。其中,新疆和天津基準線最高,北京基準線最低。與2011年基準線相比,上海、河北、山西等10個省份基準線下調,新疆、天津等8個省份基準線零增長,僅北京、福建和甘肅的基準線上漲。
2012年已發布工資指導線21省份及明細
北京 11.5%
天津 16.0%
河北 15.0%
山西 15.0%
內蒙古 14.0%
遼寧 12.0%
吉林 15.0%
上海 12.0%
福建 13.0%
江西 13.0%
山東 15.0%
河南 15.0%
湖南 13.0%
廣西 13.0%
四川 13.0%
雲南 13.0%
陝西 13.0%
甘肅 15.0%
青海 12.0%
寧夏 14.0%
新疆 16.0%
據了解,企業工資指導線是政府根據當年經濟發展調控目標,向企業發布的年度工資增長水平的建議。工資指導線分為基準線、下線以及上線。根據工資指導線,企業可結合自身實際參照不同指導線調整企業的工資增長水平。基準線是指企業工資平均增長幅度;工資增長上線也可稱為預警線,是指企業工資增長允許達到的最高幅度;下線是企業工資增長應達到的最低幅度。
無強制性但可作工資集體協商依據
北京市公布工資指導線。2012年6月14日,北京市人力社保局發布2012年企業工資指導線。北京市人力社保局建議,正常生產、效益增長企業,漲薪幅度應為11.5%。對於2010年、2011年效益增長較快,2012年預計效益增長依然較快的企業,工資增長水平不應超過預警線16.5%;效益情況與往年持平或略有下降的企業,可參照下線4.5%安排員工漲薪。對於經營虧損、職工工資發放出現困難的企業,經與工會或職工代表協商,工資可以零增長或負增長,但支付給勞動者的工資不得低於本市最低工資標準1260元。
據北京市人力社保局相關負責人介紹,企業工資指導線只是企業決定工資的參照系,並沒有強制性,但可作為工資集體協商依據。工資指導線測算指標包括地區生產總值、居民消費價格指數、年末城鎮登記失業率等。

2015年

北京公布2015年企業工資指導線。據不完全統計,截至2015年6月24日,全國已有8個省(區、市)發布了2015年的企業工資指導線,其中,新疆的基準線最高,為12%。與2014年相比,這些地區的工資指導線無一上調,漲幅均為持平或下降。
在這8個地區中,新疆的基準線最高,為12%;在工資增長上線方面,天津、山西、山東均為18%,並列第一;而工資增長的下線,陝西最高,為5%。
梳理髮現:
與2014年相比,8個省份2015年的企業工資指導線漲幅均無增長,均為持平或下調。
在基準線方面,除四川與2014年持平外,其餘7個省份基準線均出現下降。其中,新疆、天津、山西、陝西這4省份基準線均下調了3個百分點,降幅最大。山東下調了2個百分點,北京下調了1.5個百分點,內蒙古下調了0.9個百分點。
在上線方面,北京與2014年持平,山東、山西兩省均從2014年的20%下調至2015年的18%,內蒙古從16%調到14.5%,新疆則從18%調至15%,天津從22%下調至18%,陝西從19%下調到15%,四川從18%下調至17%。
在下線方面,四川、山東、山西三省與去年持平,均為4%;北京從4.5%下調至3.5%,新疆從5%下調至3%,天津從4%下調至3%,內蒙古從3.5%下調至3%,陝西從6%下調至5%。
中國社科院人口與勞動經濟所所長張車偉表示,企業工資指導線的制定主要是依據當地經濟發展情況、物價水平、就業、人工成本等因素,企業工資指導線的下調,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當前經濟增速放緩、企業用工成本上升和利潤空間縮小的現狀。

2017年

與2016年相比,山西的基準線、上線均有所上調,而山東、內蒙古的企業工資指導線多為持平或下調。
在基準線方面,山東由8%降為7.5%,下調0.5個百分點;山西由7%上調至8%;內蒙古由8.5%降為8.0%。
在上線方面,山東由13%降為12%,下調1個百分點;山西由11%上調至12%;內蒙古從13.5%降為12.0%。
在下線方面,山東、山西下線與2016年持平;內蒙古下線從3%降為2.0%。

2018年

工資指導線
工資指導線
截至2018年8月,至少已有11個省份發布了2018年企業工資指導線。

2019年

截至2019年11月24日,至少已有北京、江西、山西等17個省份公布了2019年企業工資指導線,此外,廣西已在9月公布2019年企業工資指導線徵求意見稿,有望跟進調整。

意義


企業與職工雙方在進行工資集體協商時,均應圍繞工資指導線確定職工工資水平,各級勞動保障行政部門依照工資指導線制度和其他有關法律法規對工資集體協商進行指導和協調。
2、促進勞動力市場均衡價格形成
通過徠試行工資指導線制度,設置工資增長預警線,減緩壟斷性企業或行業工資水平偏高、增長過快現象,以緩解行業或企業間職工工資水平差距過大的問題,使平均工資率逐步與勞動力市場價格相銜接,引導勞動力合理流動。
3、完善工資宏觀調控體系
政府通過實施工資指導線,監測工資總量、工資水平的增長情況,使工資增長與經濟效益增長保持合理的比例關係,促進政府宏觀調控目標的實現。

新聞


人社部將發布重點行業工資指導線
2013年1月25日上午,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在京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2012年第四季度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工作進展情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新聞發言人尹成基表示,2015年將建立企業薪酬調查和信息發布制度,探索發布重點行業工資指導線。

各省情況


北京公布了2014年企業工資指導線。據不完全統計,截至2014年6月17日,2014年全國已有10個省(區、市)發布了2014年的企業工資指導線,其中,河南和新疆的基準線最高,均為15%。值得注意的是,與2013年相比,多地工資指導線的漲幅出現了下調。
10省份公布2014年工資指導線
北京市人社局發布了該市2014年企業工資指導線,確定2014年企業職工平均工資增長的一般水平(即基準線)為12%,最高水平(即上線或預警線)為16%,最低水平(即下線)為4.5%。
據悉,企業工資指導線由基準線、上線(又稱為預警線)和下線構成。它是政府根據當年經濟發展調控目標,向企業發布的年度工資增長水平的建議,其並不具有強制約束力,但可作為企業與職工開展工資集體協商以及企業自身合理確定工資增長水平的參考依據。
據不完全統計,截至2014年6月17日,全國共有北京、天津、湖北、山東、山西、陝西、河南、新疆、四川、遼寧等共10個省(區、市)發布了2014年的企業工資指導線。在這14個地區中,河南和新疆的基準線最高,均為15%;湖北的基準線最低,為10%。
2015年5月,廣東惠州市公布《惠州市人力資源市場工資指導價位2015年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