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理論

元理論

元理論是學科的基礎理論,它是心理學學科性質的高度理論概括,是心理學的實體理論和心理學研究方法的指導思想和指導原則。任何一門學科都必須具有元理論的部分,否則就是一個缺乏核心的鬆散聯盟,不稱其為科學。

簡介


元理論研究先在西方國家興起。“元”的西文為“meta”,意即“……之後”、“超越”。它與某一學科名相連所構成的名詞,意味著一種更高級的邏輯形式。

含義


具體說來,又可區分為兩層含義:
一層含義是指這種邏輯形式具有超驗、思辨的性質。這源於“metaphysics”一詞。據說,後人在編輯整理亞里士多德的著作時,首次運用“metaphysics”--“物理學之後”,作為亞里士多德《物理學(physics)》之後著作的名稱。它探討的是超經驗的世界本體的終極原理。
我國《易·繫辭上》有“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的說法,於是“metaphysics”就被譯為“形而上學”。從此,形而上學被等同於本體論,它要回答宇宙的起源、世界的本源、人的本質、生命的絕對價值和終極意義等問題,其中充滿了思辨的色彩。形而上學因而也常常代表著思辨哲學。就西方哲學的歷史而言,其起點是本體論(形而上學)占主導地位古希臘哲學,於是形而上學往往又成了哲學的代名詞。
“metachemistry”,“metapsychology”,“metaanthropology”,“metapolitics”等詞與之相似,人們往往把它們分別理解為高度抽象的化學、思辨的心理學、形而上學的人類學、哲學的政治學等。
另一層含義是,這種新的更高一級的邏輯形式,將以一種批判的態度來審視原來學科的性質、結構以及其它種種表現。這以元數學(metamathematics)和元邏輯學(metalogic)為先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