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4條詞條名為人類學的結果 展開

人類學

學科

人類學(Anthropology)是從生物和文化的角度對人類進行全面研究的學科群。

從生物和文化的角度對人類進行全面研究的學科群,最早見於古希臘哲學家亞里士多德對具有高尚道德品質及行為的人的描述中。

在19世紀以前,人類學這個詞的用法相當於今天所說的體質人類學,尤其是指對人體解剖學和生理學的研究。

四大人種:亞洲人種、高加索人種、非洲人種、大洋洲人種。

詞源


人類學
人類學
當代人類學具有自然科學、人文學與社會科學的源頭。它的研究主題有兩個面向:一個是人類的生物性和文化性,一個是追溯人類今日特質的源頭與演變。民族志(ethnography)同時指稱人類學的主要研究方法,以及依據人類學研究而書寫的文本。從事人類學研究的專家則稱為人類學家(anthropologist)。
基本關注問題
什麼是智人的定義?誰是現代智人的祖先?人類的體質特徵是什麼?人類如何做出行為?為什麼在人類不同群體之中,有著許多變異與差異?智人在過去的演化歷程,如何影響其社會組織與文化?依此類推。
自從弗朗茨·博厄斯(Franz Boas)與布羅尼斯拉夫·馬林諾夫斯基(Bronislaw Malinowski)在十九世紀晚期與二十世紀早期從事人類學研究后,這個學科就和其他社會科學學科區分開來,人類學強調對脈絡的深度檢視、跨文化比較(社會文化人類學本質上就是一門比較研究學科),以及對研究區域的長期、經驗上的深入了解,這往往稱為參與觀察。
文化人類學格外強調文化相對性,並運用其研究發現來建構文化批判。這在美國特別風行,源於弗朗茨·博厄斯對十九世紀種族主義的反對,經過瑪格麗特·米德(Margaret Mead)倡導性別平等與性自由,到當代對於后殖民壓迫的批評,以及對多元文化主義的提倡。
分支
在美國,當代人類學通常劃分為四大分支:文化人類學(也稱為社會人類學)、考古學、語言人類學、生物人類學/體質人類學。這個四大分支的人類學也反映在許多大學部教科書,以及許多大學的人類學課程。在英國以及許多歐洲的大學,這些分支往往安置在不同科系,且被視為不同的學科。
後現代理論的嚴重影響。
在1970與1980年代,有一個認識論的轉向,脫離了這個學科所熟知的實證論傳統。在這個轉向中,關於知識的本質與生產的各項議題,佔據了社會文化人類學的核心位置。相對地,考古學、生物人類學與語言人類學,很大程度上依然是實證論。由於這種認識論上的差異,甚至導致某些人類學系分家,例如斯坦福大學在1998-1999學年,“科學家”與“非科學家”分成兩個科系:人類學,以及文化與社會人類學,稍後在2008-2009學年,斯坦福大學人類學重新整合為一個科系。

分析方法


人類學是以人作為直接研究對象,並以其為基礎和綜合理解為目的的學科。如果把人作為動物的人和文化人來區分的話,那就不可能全面地去理解人。人類學是以綜合研究人體和文化(生活狀態),闡明人體和文化的關聯為目的的。綜上所述人類學大致可區分為:主要研究形態、遺傳、生理等人體的人體人類學,亦稱自然人類學;
以風俗、文化史、語言等文化為研究對象的文化人類學,以及專門研究史前時期的人體和文化的史前人類學。
體質人類學
從生物的角度對人類進行研究的學科,它包括人類的起源、發展、種族差異、人體與生態的關係及現存靈長類的身體和行為等內容。其中已發展成較專門的領域,如人類進化的研究、人種學的研究、靈長目學的研究等,同時形成一些技術性手段,如人體測量技術、野外靈長動物的觀測技術等。隨著遺傳學的發展,體質人類學也從中汲取了許多理論和分析方法。
文化人類學
從文化的角度研究人類種種行為的學科,它研究人類文化的起源、發展變遷的過程、世界上各民族各地區文化的差異,試圖探索人類文化的性質及演變規律。廣義的文化人類學包括考古學、語言學和民族學,狹義的文化人類學即指民族學。民族學是在民族志基礎上進行文化比較研究的學科。文化人類學家所做的最具成就的工作是對人類的婚姻家庭、親屬關係、宗教巫術、原始藝術等方面的研究。在英國學術界傾向於將這部分內容稱為社會人類學,有時又統稱為社會文化人類學。
從語源學上講,人類學是研究人的科學。這門學科試圖依據人類的生物特徵和文化特徵,綜合地研究人,並且特彆強調人類的差異性以及種族和文化的概念。

起源


人類學起源於地理大發現時代歐美學者對現代西方技術文明之外的社會的研究,這種社會被稱為“野蠻的”、“原始的”、“部落的”、“傳說的”、“有文字前的”社會。但是,當前人類學的研究領域已經擴展到現代社會內部,試圖概括人類行為的普遍性問題,並對社會和文化現象進行整體性的描述。
人類學的兩個主要領域是體質人類學和文化人類學。它們都與其他學科有著密切聯繫,諸如哲學、語言學、社會學、政治學、經濟學、心理學和歷史學。學科間的互相交流,產生很多有價值的成果。例如經濟學家依據人類學的比較圖式,提出了“經濟人”的概念,形成經濟人類學。
實際上在早期社會,人類便開始思考自己的文化與習慣是如何發生的問題,並且產生了科學思想的萌芽。古代希臘、中國和阿拉伯許多哲學家和歷史學家,歐洲16世紀以來的許多哲學家,都是現代人類學的先驅。但是科學的人類學在19世紀進化論出現以後才開始形成。文化人類學注重把不同社會和文化加以分類,從而確立人類進化的階段和過程,總之是歷史的線性解釋。
馬克思主義指出社會形態為生產方式所決定,一切政治的、法律的、意識形態的上層建築都建立在生產方式的基礎之上。與此同時西方傳教士、商人和探險家大量收集不同民族的風俗、宗教、巫術和其他資料,為人類學的發展提供了豐富的信息。

理論流派


艾德華·泰勒
艾德華·泰勒
20世紀以來,文化人類學和體質人類學開始分離,同時許多人類學家開始轉向所謂“文化多元論”觀點,並出現許多流派。
1.進化學派
與人類學同時誕生。開創了對文化的科學研究,摩爾根,泰勒,巴斯蒂安等提出了文化,社會進化的時間序列,著重文化的縱向發展,也成為進化學派的創始人。
18世紀孟德斯鳩等的啟蒙思想,19世紀自然科學的進步,以《物種起源》為標誌的生物進化學說,18及19世紀的社會進化觀等,都是19世紀人類學進化學派的文化,社會進化思想產生的基礎。
理論進化學派以進化的思想研究人類社會及其文化,認為人類同源,本質一致,有共同心理,因此產生同樣的文化,社會發展有共同的途徑,由低級向高級進化。
泰勒被稱為人類學之父,他在《原始文化》中提出文化是進化的。摩爾根在《人類家族的血親和姻親制度》中在研究婚姻家庭進化的基礎上,建構家庭的發展歷史,初步提出了社會進化的問題。在<<古代社會>>進一步全面地發展了社會進化思想,論證了人類從蒙昧時代經過野蠻時代到文明時代的發展過程。
2.文化歷史學派
博厄斯首先摒棄了那種選擇事實,附會於抽象的進化理論的研究方法,注重實地研究並傾向於所謂功能觀點,堅持對任何一種文化進行整體性的考察。
他是文化歷史學派的主要人物,這個學派在美國文化人類學領域占統治地位。
3.法國社會學派
莫斯(Marcel Mauss)和“社會學”學派 一般來說,莫斯和博厄斯一樣,主張系統地研究社會現象,但方式略有不同。他指出社會是“自我調節”並趨於均衡的系統,系統各要素的作用是保持系統的整合與適應。他啟發了後來的功能主義思想,影響了整整一代歐洲社會學家和人類學家。
4.廣涵播化論者
這派理論也反對經典進化論,認為少數文明中心創造了存在至今的全部文化,而且播化或文化特徵的傳播是人類發展的基本動力。他們把文明中心稱為“文化圈”,所以也叫文化圈學派。
5.功能主義和結構主義
馬林諾夫斯基(Bronislaw Malinowski)是功能派的代表人物。這派認為,解釋人類學事實的唯一途徑是說明它在一定文化中正在發揮的功能,因此人類學研究的目標是把握文化整體與各個部分之間的有機聯繫,歷史的比較方法意義不大。相反,拉德克利夫-布朗(A.R. Radcliffe-Brown)是結構主義的倡導者。這派認為人類學研究的目的在於揭示超乎經驗事實的系統的本質。
6.文化心理學
這派的基本思想是文化決定每個個人的心理構成,反對普遍精神或人類本質的概念。例如魯思·本尼迪克特(Ruth Benedict)在美國西南部研究中發現,印第安人的思維方式或推理方式與其鄰近人種完全不同,因此文化決定心理趨向。如今,文化與個性的研究更加廣泛,例如對價值體系和民族性格的研究。
7.文化唯物主義
文化唯物論(Cutural materialism)美國人類學家哈里斯(Marvin Harris,1927-)在1979年出版的《文化唯物論》,書中提出文化唯物論的思想。其理論強調生殖的或人口的壓力及生態壓力對社會文化系統的決定作用。哈里斯認為,人性的生物心理的基本需要(如食物、性、情感等)導致了四種普遍的人類組織層次。《文化唯物論》一書也稱為是“哈里斯所寫的最重要的一部著作”。
文化人類學還是一門年輕的科學,還沒有構成完全一致的理論體系。但是如果人類學家能夠避免種族中心主義,並創造出普遍客觀化的概念,關於文化的“科學”是可以建立起來的。

歷史


人類學
人類學
早期,人類學的研究對象僅限於人體測量與解剖上。但在艾德華·泰勒爵士之後,人類學開始注重由器物著手的泛文化比較,換句話說,即是種關在室內進行的博物學研究。
之後,在美國,地質學家出身的“文化人類學之父”弗朗茨·博厄斯提倡“四大分支”的人類學,並對這種“安樂椅上的人類學家”大加撻伐,使得人類學的研究對象逐漸轉向活的部落(特別是美洲印第安人)文化,其中包含他們的語言、共同行為與歷史。
最重要的轉變在於波蘭裔英國社會人類學家布羅尼斯拉夫·馬林諾夫斯基的貢獻。大約1930年代前後,他首創以透過參與觀察法寫成的民族志作為人類學研究的依據和基礎。在他革命性的創建下,人類學家(特別是文化人類學家)開始以親身赴當地與土著生活,乃至參與當地活動的方式進行各文化(特別是小型的部落文化)的研究與紀錄。
大約同時,露絲·本尼迪克特以接觸文學作品、影片、外僑訪問為基礎的遙距研究則成為對無法進行參與觀察法的文化研究的另一種途徑。
這種以“原始”部落文化為對象的主流人類學研究,在1950年代中期后逐漸受到挑戰:首先,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后,隨著軍隊的進駐,以及英美諸國對殖民地的態度改為放任與鼓勵其自立,使得過去認知的“傳統部落”快速的現代化,導致自馬林諾夫斯基以來的“搶救人類學”(即儘可能在現代化影響前,快速紀錄這些未受“污染”的部落文化的人類學)思維不再可行。其次,最早主張參與觀察法的人類學家相繼去世,而在各國政府鼓勵下人類學者又大量增加,使得新一代人類學家逐漸崛起。
基於這幾個理由,人類學者的研究對象朝以下幾個方向發展:
(一)部分人類學者,特別是受到馬克思主義影響的人類學者,開始結合文獻與民族志資料進行歷史人類學的研究。這方面以艾瑞克·沃爾夫的《歐洲與沒有歷史的人》為代表作。
(二)部分人類學者回到本國,在國內較少數的次文化群體(幫派、同性戀、少數民族的都市社區等)進行研究。
(三)多數學者仍以第三世界的部落文化為研究對象。不同的是,他們開始注意這些部落受現代化影響的調適與改變情形。
(四)以克洛德·列維·斯特勞斯為代表,結合語言學、哲學和精神分析,研究各文化之下的共同心智與象徵,由此而延伸出神話學詮釋這獨特的學門,並以結構主義之說影響到哲學、社會學其他學科。
1980年代左右,受到後現代與女權運動影響,文化人類學家重新檢討過往往種種強調科學與量化的田野研究,並開展出幾條新的研究對象,其中包含:1、透過對文本的分析,建立起以文化概念為主軸的新歷史人類學;
2、重新檢討二元建立價值論,並結合女性主義的兩性人類學研究;
3、回到過去已做過的部落地,用新的眼光詮釋這些文化。
以廣義的角度來看,今天的人類學研究對象不再是特定的、原始的異文化,而是包含自身出發的每個文化。而今天的人類學家除了重複檢討與反省外,也在尋找更多可發揮的研究對象。

四大人種


四大人種:亞洲人種(黃種人)、高加索人種(白種人)、非洲人種(黑種人)、大洋洲人種(棕種人)。

亞洲人種

亦稱黃種。主要特徵是黑色且較為硬直的頭髮,眼有內眥褶,體毛不甚發達,膚色中等。主要分佈在亞洲東南部、東部以及位於南北美洲的大陸。

非洲人種

亦稱黑種。主要特徵是黑色呈小捲曲狀的毛髮,一般分成南非和北非兩個類型,前者分佈在非洲撒哈拉以南的地區,鼻矮,通常為圓顱型,膚色相對較深;後者分佈在非洲撒哈拉以北的地區,鼻高唇薄,通常為長顱型,膚色相對較淺;總體膚色較深。

高加索人種

亦稱白種。主要特徵是呈大波浪狀且較為細軟的毛髮,毛髮顏色主要有:白、金、紅、棕、黑等主要的五種大色調,顴骨不明顯,鼻高唇薄,通常為長顱型,膚色較淺。白色人種主要起源自白人化之後的北非土著,後來經過長期的演化和定居,擴散到北非、西亞、中亞、南亞、歐洲以及16世紀以來逐漸擴散至整個大洋洲和南北美洲。

大洋洲人種

亦稱棕種。主要特徵是黑色呈小波浪狀且較為粗糙的毛髮,鼻高唇薄,通常為長顱型,膚色中等。主要分佈在位於遠東大洋洲上的島嶼上,以及澳大利亞和紐西蘭等地。例如紐西蘭北島上的毛利人等。一般的衣物是用稻草編織而成的,而在建築物的周圍則一般會採用石雕來做裝飾,海島文明顯著,在文明上主要是繼承了隸屬於古代美洲的印第安文明。
根據基因庫網站信息表明,2002年Hurles et al.和2006年Ghiani et al.論文顯示:Y-Q1a3a存在於波利尼西亞群島,包括東部島嶼,顯示是美洲土著印第安人遷徙到了這個區域。而這也為幾百年來的大洋洲人種的來源之謎的爭論劃上了句號。

理論學派


文化人類學

人類學體系龐雜,各學門又隨時間發展出多樣的的理論,故總體而言十分龐雜。最主要的特點:1、反映在體質人類學和考古學上的演化論。2、反映在文化人類學上的文化觀點。下列透過對各主要分支的理論描述,釐清各學派與理論個主張與關聯。
最初,人類學的研究仍以生物和博物學觀點看待一切,特別是體質與文化方面,因此有兩個以泛文化比較為基礎的學派影響甚大,即社會演化論和傳播論。前者以達爾文演化論為基礎,主張所有人類的社會是單線進化的,文化進化的過程是由物質上的落後到先進,思維上的簡單到複雜,而各文化即存在不同的進化階段。

體質人類學

在考古學家與體質人類學家合作下展開對靈長類的長期田野觀察,希望以此方式解答史前考古學無法研究人類先祖行為的遺憾,而這類研究其中又意外啟發對靈長類語言溝通系統的研究。
學科分類
歷史特殊論文化形貌論功能論結構功能論
文化進化論文化生態學政治人類學派能源學說
結構主義論文化心理論象徵人類學詮釋人類學
語言學考古學

研究方法


人類學的研究方法主要有:

整體觀

從社會文化和人類行為的各個方面和層次研究社會的文化元素和行為,把社會或文化當作一個整體來研究。

文化相對論

這是對文化人類學的研究態度和文化評價,要求研究者客觀地看待被研究的對象。一般採用文化主位研究法,從被研究者的角度來看待被研究者的文化。

跨文化比較

對不同的文化進行廣泛的比較研究。

學科架構


考古:古人類;文明起源。
人類體質:群體遺傳學;人體構造;種族;靈長類;分子科技。
文化:聚落;城市。
經濟體系:農業;工業化;交換體系。
政治制度:分配體系;殖民與資本主義。
宗教與巫術:儀式;族群性;婚姻與家庭;親屬與繼嗣;親屬體系。
兩性研究:現代世界;文化變遷。
藝術:繪畫藝術;音樂藝術;雕刻藝術;口頭藝術。
神話學:文化與生態;語言與溝通。
語言:歷史語言學;肢體語言;語音;語義。

學科目的


人類學的應用研究,旨在為政府和其他組織提供指導,已經取得了多方面的成就。例如關於社會變化的後果,關於傳統社會和文化方面的知識等等。應用研究中主要的問題是價值判斷問題,也就是絕對客觀的研究與接受既定政策的問題。
體質人類學的目的是確定人類在自然界的位置和解釋種族之間的自然差異。達爾文的進化理論和孟德爾(Gregor Mendel)的遺傳學,不斷深化和改變著人們的認識。如今所研究的主要內容是人類與其他靈長類的關係以及至少50萬年以來人類骨骼演化的實質。1929年和1959年,在南非和東非發現的猿人化石為研究提供了大量資料。已經知道從個別的差異導致種族差異的過程是︰選擇、遺傳播遷、遷移和突變。應用客觀方法,將各種特徵分離出來,再以數學方法計算其出現頻率並找出其功能上的及進化上的意義,這種研究使我們能夠理解人類自身的構造,並預測未來。當前體質人類學的主要研究領域是︰人類生態學、人類進化學說、靈長目學和遺傳學。此外還有人體測量等應用研究。
簡單而言,人類學研究的目的就是以全面的方式理解人這個個體。但更深層而言,這種研究不僅僅在於人的軀體構造之理解,而是人類所有思維與想法的可能性。換句話說,人類如何行動,如何認知自己的行動,行動的結果又如何影響人的思考,以及人與其他群體、象徵的互動,即是人類學最根本想解答的問題。
人類學研究的目的在於找出一份答案,找不到答案的研究就是無休止的爭論,沒有任何實際意義。
既然人不是普通動物,既有自然屬性,也有社會屬性,就應該從這兩個方面研究。自然屬性主要是研究生理問題,研究生理標準。人類問題紛繁複雜的根本原因就是因為沒有生理和文化上的身心智德健康標準,這個標準已經初步實現了。
實現方法是通過個性化科學營養和國學來實現。個性化科學營養方法中有生理標準,國學中有社會、文化標準。北宋張載曾經說“仁義德也,而謂之人”,“仁義德”就是人類的重要社會標準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