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子回頭

漢語詞語

浪子回頭,漢語成語,拼音是làng zǐ huí tóu,指不務正業的敗家子改邪歸正,悔過自新。出自《八十一夢·第32夢》。

成語釋義


浪子:二流子。不務正業的人改邪歸正。

成語出處


《八十一夢·第32夢》:“有道是浪子回頭金不換。”

成語典故


明朝的時候,有一個財主年過半百,才喜得貴子,取名為天寶,天寶長大后遊手好閒,揮金如土,老財主怕兒子這樣下去保不住家業,便請了個先生教他明白事理,輕易不讓他出門,在先生的管教下,天寶漸漸地變得知書識禮了。不久,天寶的父母不幸雙雙下世,天寶的學業從此中斷。
等天寶的先生一走,天寶小時候認識的狐朋狗友又找上門來。天寶故態萌發,整日花天酒地,不到兩年,萬貫家財花了個精光,最後落得靠乞討為生。直到這時,天寶才後悔自己過去的生活,決定痛改前非,一天晚上,他借書回來,因地凍路滑,再加上一天粒米未進,一跤跌倒后,再也沒有力氣爬起來,不一會兒,就凍僵在路旁。
這時,王員外正好路過,見天寶拿著一本書,凍僵在路旁,不禁起了憐愛之心,便命家人救醒天寶。天寶被救醒后,王員外問清了他的家世,對他很同情,便把他留在身邊,打算讓天寶做女兒臘梅的先生,對此天寶求之不得,趕緊拜謝了王員外救命之恩,從此,天寶就留在王員外家勤勤懇懇地教臘梅讀書識字。
臘梅長得如花似玉,而且溫柔賢淑。天寶剛開始只管讀書,時間一長,不禁犯了老毛病,對臘梅想入非非,動手動腳。臘梅氣得找父親哭訴一番,王員外聽后不動聲色。他怕這件事傳到外面,對女兒的名聲有影響,便寫了一封信,把天寶叫來,對他說:"天寶,我有一件急事需要你幫忙。"天寶說:"員外對我恩重如山,無論什麼事,我決不推辭!"王員外說:"我有一個表兄,住在蘇州一孔橋邊,煩你到蘇州把這封信送給他。你這就起程吧!"說完,又給天寶二十兩銀子作為盤纏,天寶雖然不想離開臘梅,但也無可奈何,只好怏怏地上路。
誰知到蘇州,到處都是孔橋,天寶找了半個多月,也沒找到王員外表兄的住處,眼看著盤纏快花完了,他打開信一瞧,不禁羞慚尤分,只見信上寫著四句話:"當年路旁一凍丐,今日竟敢戲臘梅;一孔橋邊無表兄,花盡銀錢不用回!"
看完信后,天寶科想投河自盡,但他轉念一想:王員外非但救了我的命,還保住了我的名聲,我為什麼不能掙二十兩銀子,還給王員外,當面向他請罪呢?於是,天寶振作精神,白天幫人家幹活;晚上挑燈夜讀。三年下來,他不但積攢了二十兩銀子,而且變成了一個博學的才子,這時,恰恰開科招考,天寶進京應試,一舉中了舉人,於是,他星夜兼程,回去向王員外請罪。
到了王員外家,天寶"撲通"一聲跪倒,手捧一封信和二十兩銀子,對王員外說他有罪。王員外一見面前的舉人是天寶,趕緊接過書信和銀子,一看原來說是三年前他寫的那封。不過,在他那四句話后又添了四句:"三年表兄未找成,恩人堂前還白銀;浪子回頭金不換,衣錦還鄉做賢人。"
王員外驚喜交加,連忙扶起天寶,對他問寒問暖,又親口把臘梅許給天寶。
從此,"浪子回頭金不換"這句俗語便流傳開來。

近反義詞


近義詞
迷途知返,回頭是岸,棄惡從善,知錯即改,發人深省。
反義詞
屢教不改,迷途知返,執迷不悟,頑固不化,不知悔改。

用法搭配


運用
作謂語;用於失足青年
例句
經過組織的耐心教育與幫助,他終於浪子回頭,改邪歸正了。

英文翻譯


return to the fol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