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經私塾

讀經私塾

私學是中國歷代私人開辦的學校。西周以前,學在官府,春秋時官學衰廢,始開私人講學之風,戰國時大盛。漢以後私學成為學校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私塾,亦稱“書塾”、“學塾”、“塾館”等。私塾屬於“私學”的一種,是我國舊時私人辦理的學校,一般開展初級教育。

目錄

簡介


有塾師自設的學館,有地主、商人設立的家塾,也有祠堂、廟宇的地租收入或私人捐款舉辦的義塾(免繳學費)。一般只有一位教師,採用個別教法,沒有一定的教材和學習年限。其實,直到清末民初分官私學堂后才有私塾這一名稱。但歷來人們都習慣將舊時私人開辦的一般只有一位教師,採用個別教學,沒有固定教材和學習年限的學堂稱為私塾。筆者認為這是私塾廣義的表述,本文中的私塾就是此義。春秋時期,孔子開創了“私學”。可算作是廣義上的私塾開端。私塾的歷史也由此展開。私塾經不斷發展,逐漸壯大,唐宋后更為繁盛,繼而轉衰。在經歷1905年廢除科舉制度,1935年明令取締私塾的體制大變革后,傳統的私塾隨著歲月的流逝已漸漸遠去。私塾是中國傳統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為我國古代社會提供了基礎教育服務。現今的讀經教育專指王財貴倡導的兒童讀經教育,他指齣兒童讀經不只是讀儒家經典《論語》、《大學》、《孟子》、《中庸》和《易》、《書》、《詩》、《禮》、《春秋》這四書五經,更有《老子》、《莊子》,甚至是莎士比亞的《十四行詩》、《仲夏夜之夢》等西方經典作品。而現在通常認為讀經私塾即以讀經為主要內容的私塾。
讀經私塾目前已然走上社會教育舞台,其中尤以上海的孟母堂為影響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