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寅伯
吳寅伯
吳寅伯(1910—2004),著名攝影家。江蘇省鎮江市人。曾任蘇州、上海金城銀行辦事員。建國后,任《人民畫報》社攝影記者,中國攝影家協會第一、二屆常務理事和第三屆理事。作品有《落日》、《筏》、《荷花》、《華山松》等。
吳寅伯
自1950年參加革命工作后,他曾在中蘇友好協會、人民畫報社、外文局等單位擔任攝影記者,同時進行攝影技術的研究和新器材的試驗。文革初期,他頂著“資產階級技術權威”的帽子,背負著沉重的器材騎自行車數次到天安門選點,創作出了一幅廣為流傳的名為“東方紅、太陽升”的經典作品。
吳寅伯(1910—2004)著名攝影家。江蘇省鎮江市人。1927 年開始從事攝 影工作。作品《蘆花》1931 年入選美國芝加哥博覽會。1933 年參與組織蘇州影社。 1937 年在上海加入黑白影社。建國后,任《人民畫報》社攝影記者,中國攝影 家協會第一、二屆常務理事和第三屆理事。作品有《落日》、《筏》、《荷花》、 《華山松》等。
吳寅伯自青少年起,就迷戀攝影。他用玻璃瓶底研磨鏡頭,自製照相機。在20世紀30年代,他與郎靜山、吳中行、劉半農等名家結合西洋技法與中國傳統文化,創立了中國攝影的藝術地位。抗日戰爭勝利后,吳寅伯參與了“上海攝影學會”的恢復組建,這一期間,他的作品多次參加國際攝影沙龍及國際攝影比賽,並獲得了一些獎項。
吳寅伯和他的時代同仁們共同構建了一段攝影歷史,這段歷史成為中國現代 文化歷史的一部分。他們在積弱貧窮的舊中國以業餘愛好者的身份,執著地以中 國傳統的文化精神經營攝影-- 這一外來的、新奇的影像技術,將中國文化人的 藝術理想和自我的人生感悟以影像的方式釋放給世界和歷史。他們不倦地參與世 界各種形式的沙龍展覽比賽,以一種賽手的身份將藝術化的,但卻不是現實的中 國影像推送到國際影像的交流平台上。他們展示和堅持了古老的中國精神,卻也 在一定程度上迴避和遮蔽了現代中國複雜的歷史進程。
吳寅伯先生作為歷史的符號,已經鐫刻在我們民族的影像文化路程之上。遠 行的吳寅伯先生已及百年之誕,我們舉辦這個展覽,正是我們對他和那段歷史的 紀念。
吳寅伯
自1950年參加革命工作后,他曾在北京中蘇友好協會總會從事攝影工作,任人民畫報社、外文局等單位攝影記者。獲文化部授予新聞高級記者職稱。同時,他還進行攝影技術的研究和新器材的試驗,設計拍攝彩色片使用閃光泡的曝光計算尺,被評為文化部外文局先進工作者。曾任中國攝影家學會第一、二屆常務理事兼展覽部主任,中國攝影家協會三、四屆理事。
獲文化部授予新聞高級記者職稱。2001年被中國攝影家協會評為攝影終身成就金像獎。獲造型藝術成就獎。
吳寅伯作品
吳寅伯於2004年11月3日17時50分因病與世長辭,享年94歲。在他走完漫長的攝影人生之後,又完成了他最後的奉獻——捐獻遺體。他生前使用過的具有研究價值的攝影器材,以及文化部頒發的“造型藝術終身成就獎”的全部獎金,也將一併捐贈給籌備之中的中國攝影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