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景畫
全景畫
是一種很大、360度環繞的畫,通常在一個大型建築中展出。多以油畫為主。畫面覆蓋圓形大廳整個內牆面,可供觀眾環顧四周以欣賞。
以不同時空和眾多情節場景組成的畫面,從不同的側面反覆強調同一主題。並陳列一些與主題有關之模型於畫面之前,在劇院式燈光效果下,與畫面重疊交錯,作為一種輔助表現手段使觀眾獲取身臨其境的真實而特殊的感受。有的甚至加上音響、旁白、活動模型和道具,形成一種綜合性藝術。題材多為戰爭場面,美術史上第一幅全景畫為愛爾蘭畫家巴凱爾1787~1788年完成的。19世紀後期,全景畫在法國、德國、俄國、波蘭、匈牙利等國先後發展起來。前蘇聯的《斯大林格勒大會戰》規模宏大。中國畫和日本畫中山水、風俗長卷,在一定意義上可認為是全景畫,例如中國北宋張擇端《清明上河圖》。但慢慢的由於照相等技術的出現,加上進入有全景畫的建築必須付費,全景畫的吸引力就越來越小了。而正是這樣,如今全景畫也所剩無幾。
在現代化的今天,全景畫解決了以上所有問題,其以高科技為載體,可將普通的平面圖像轉化為層次分明,全景多變的精彩畫面;通過數字化處理,立刻生成重重迭迭、景物遠近不同、具有強烈視覺衝擊力的全景神奇圖像。人物呼之欲出,景物生動逼真,具有真實的多維空間全景奇幻感,給人一種身在畫中的全新視覺享受。該技術工藝簡單,製作速度快,有無電腦技術和製作經驗者在專業老師的指導培訓下均可快速學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