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色光

單色光

單色光的認識單色光,單一頻率(或波長)的光。不能產生色散。由紅到紫的七色光中的每種色光並非真正意義上的單色光,它們都有相當寬的頻率(或波長)範圍,如波長為 0.77~0.622微米範圍內的光都稱紅光,而氦氖激光器輻射的光波單色性最好,波長為0.6328微米,可認為是一種單色光。

物理學上的定義


複色光被分解為單色光
複色光被分解為單色光
一般的光源是由不同波長的單色光所混合而成的複色光,所謂的“單色光”是指白光或太陽光經三稜鏡折射所分離出光譜色光--紅、橙、黃、綠、藍、靛、紫等七個顏色,因為這種被分解的色光,即使再一次通過三稜鏡也不會再分解為其他的色光。這種不能再分解的色光叫做單色光,而由“單色光”所混合的光稱為“複色光”。

生長在單色光環境的嬰兒可能無法識別顏色


單色光
單色光
人類視覺系統是一個結構精細且功能複雜的感覺器官,視網膜所收集的信息占人類通過感覺獲得的全部信息的70%,而許多基因的突變會對眼的結構和功能產生影響。人類的視覺是一個複雜的現象,它依賴於3種光感受器視錐,稱為紅、綠、藍視錐。根據三原色學說,可見光譜內任何顏色都可由紅、綠、藍三色組成,如有一種原色不能辨認都稱二色視,主要為紅色盲與綠色盲,紅綠色盲則表現為患者不能區分紅色和綠色,由於患者從小就沒有正常辨色能力,因此不易被發現。
一直有人認為,人眼睛的色覺是與生俱來的。這其中一個最有力的證據就是紅綠色盲是一種常見的先天性色覺障礙性疾病。紅綠色盲的遺傳方式是X連鎖隱性遺傳,致病基因定位於Xq28。一般認為,紅綠色盲決定於X染色體上的兩對基因,即紅色盲基因和綠色盲基因。由於這兩對基因在X染色體上是緊密連鎖的,因而常用一個基因符號來表示。男性僅有一條X染色體,因此只需一個色盲基因就表現出色盲;女性有兩條X染色體,因此需有一對致病的等位基因,才會表現異常。人類的紅綠色盲就是一個X連鎖隱性遺傳的典型病例,患者不能正確區分紅色和綠色,這決定於X染色體上兩個緊密相連的隱性紅色盲基因和綠色盲基因,一般將它們綜合在一起來考慮,總稱為紅綠色盲基因。在中國人中男性色盲發病率為7%,較女性色盲患者(0.49%)多。
統計資料顯示,紅綠色盲男性發生率為8%左右,女性為0.5%。紅綠色盲的特點表現為:男性患者遠遠多於女性患者,系譜中的病人幾乎都是男性;男性患者的雙親均無病,其致病基因來自攜帶者母親;由於交叉遺傳,男患者的同胞、舅父、姨表兄弟、外甥中常可見到患者,偶見外祖父發病,在此情況下,男患者的舅父一般正常;由於男患者的子女都是正常的,所以代與代之間可見明顯的不連續或稱為隔代遺傳。紅綠色盲一般不會影響人的正常生活和工作,但是由於無法辨認紅色和綠色,因此這樣的人如果開車上路的話,那將是一件十分危險的事情。
單色光
單色光
但日本研究人員最新的一項實驗卻發現,長期在單色光環境中生活的嬰兒有可能無法識別顏色。日本一個認知行為科學研究小組用4隻出生兩周的猴子做實驗,讓它們置身於只有一種波長的單色光環境中,但每隔一分鐘便用另一種單色光照射猴子的所處環境——也就是,讓它們接觸不同顏色光,但不讓它們在同一時刻對任意兩種光進行對比,如此持續一年。對比組的猴子則在正常環境下成長。
之後,研究人員讓兩組猴子根據所出示的紅色、藍色、綠色卡片,從其它卡片中分別挑出顏色一致的卡片。結果,在正常環境下長大的猴子能夠成功完成這項任務,而在單色光環境下成長的猴子卻挑不出顏色一致的卡片。研究人員認為,上述實驗說明,嬰兒生活環境中的色彩對嬰兒正常色覺的形成至關重要,這也提示人們色彩感覺可能也同時來自於後天。
光的波長是三元色光中,紅光比較長,綠光短一些,而藍光最短,人可見的光大約是在400-700nm左右,彩虹的紅橙黃綠青藍紫就是三原色光的過渡。比如說波長在紅光和綠光之間的,就是黃光,而紅光和綠光之間,比較靠近紅光波段的,就是橙色光,當紅橙黃綠青藍紫光都一起混合,就表示400-700全波段都有,就是白光了。所以白光並不時一個單頻率的光,而表示在可見光波段中,每個波長的能量級別都相對平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