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哥

東方四大奇迹之一

吳哥,位於柬埔寨金邊西北約310公里處的吳哥古迹群,是柬埔寨吳哥王朝的都城遺址,現存古迹主要包括吳哥王城(大吳哥)和吳哥窟(小吳哥)。

吳哥王朝於15世紀衰敗后,古迹群也在不知不覺中淹沒於茫茫叢林,直到400多年後的1861年才被法國博物學家發現,並向歐洲和世界廣為宣傳介紹,才重現光輝。

建設背景


吳哥窟又稱吳哥寺,位於柬埔寨西北部。原始的名字是VrahVishnulok,意思為“毗濕奴的神殿”。中國古籍稱為“桑香佛舍”。它是吳哥古迹中保存得最完好的的廟宇,以建築宏偉與浮雕細緻聞名於世,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廟宇。一百多年來,世界各國投入大量資金在吳哥窟的維護工程上,以保護這份世界文化遺產。吳哥窟的造型,已經成為柬埔寨國家的標誌,展現在柬埔寨的國旗上。
吳哥
吳哥
1992年根據文化遺產遴選依據標準C(i)(ii)(iii)(iv),吳哥窟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批准作為文化遺產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遴選依據標準(i):吳哥窟建築群代表了從9世紀到14世紀的整個高棉藝術範圍,包括一些無可爭議的藝術傑作(如吳哥窟、巴戎、班提寺)。
遴選依據標準(ii):在吳哥窟發展起來的高棉藝術對東南亞大部分地區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並在其獨特的發展過程中發揮了根本性的作用。
遴選依據標準(iii):9-14世紀的高棉帝國包括了東南亞的大部分地區,並在該地區的政治和文化發展中發揮了重要作用。這個文明所遺留下來的就是它的豐富的磚石的宗教崇拜建築遺產。
遴選依據標準(iv):高棉建築很大程度上是從印度次大陸的建築發展而來的,由於發展了自己的特色,高棉建築很快就變得明顯不同,有些是獨立發展的,有些則是從鄰近的文化傳統中獲得的。其結果是在東方藝術和建築中開闢了一個新的藝術視野。
世界遺產委員會評價
吳哥窟是東南亞最重要的考古學遺址之一。吳哥窟遺址公園佔地面積達400多平方公里,包括森林地區,有9至15世紀高棉王國(theKhmerEmpire)各個時期首都的輝煌遺跡,其中包括了著名的吳哥寺(AngkorWat),以及坐落在吳哥索姆(AngkorThom)以無數雕塑飾品而著稱的白永寺廟(BayonTemple)。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已經對這一遺址及其周邊制定了一項覆蓋範圍廣泛的保護計劃。

歷史沿革


吳哥古迹位於柬埔寨北部暹粒省境內,距首都金邊約240公里。位於洞里薩湖之北,南距縣裡暹粒市6公里。公元九世紀到十五世紀是高棉王國都城。最盛時人口達數十萬。吳哥古都始建於公元九世紀,十三世紀建成。為9~15世紀高棉(柬埔寨)王國的都城,故址在今柬埔寨西北部,現代城鎮暹粒以北6公里處。它最聞名於世的古迹是吳哥窟,這是蘇耶跋摩二世(1113~約1150年在位)在12世紀建造的一組廟宇群,和以吳哥通王城著稱的由闍耶跋摩七世在1200年左右建造的一組廟群。
重見天日的世界遺產
吳哥王朝的歷史始於9世紀,第一位國王闍耶跋摩二世帶領國家脫離爪哇的統治,恢復了柬埔寨的獨立。公元802年,他自立為王,建都於庫楞山。經過幾代國王的努力,到12世紀初,吳哥王朝的版圖擴張到今日泰國的大半疆域,每代國王都興建自己的國廟。12世紀初葉蘇利耶跋摩二世弒叔君陀羅尼因陀羅跋摩一世奪得真臘國王位,新王遷都吳哥。因為蘇利耶跋摩二世靠非正統方法獲取王位,為了鞏固威望,必須大興土木,營造比前任所有國王建造的七百多座廟宇規模更為宏大的廟宇,作為國廟和他自己的將來升天的太廟。為國王加冕的婆羅門主祭司地婆訶羅為國王設計了這座太廟,供奉毗濕奴,名之為“毗濕奴神殿”。建造時間歷時30年。因此,吳哥窟絕非供大群信徒朝拜的西式的教堂或東方寺院,而是一座宏偉的太廟,供奉化身為印度教之神的國王。在十四世紀中葉,吳哥窟已經改為佛寺。公元1431年,暹羅(現東南亞國家泰國的古稱)破真臘國都吳哥,真臘遷都金邊,次年,吳哥窟被高棉人遺棄,森林逐漸覆蓋漫無人煙的吳哥,吳哥遺跡多不為世人所知。
1586年,方濟各會修士和旅行家安東尼奧·達·馬格達連那遊歷吳哥,並向葡萄牙歷史學家蒂歐格·都·科托報告其遊歷吳哥的見聞:“城為方形,有四門有護城河環繞……建築之獨特無以倫比,其超絕非凡,筆墨難以形容”。但蒂歐格·都·科托對達·馬格達連那的報告一笑置之,視為天外奇談。1857年,駐馬德望的法國傳教士夏爾·艾米爾·布意孚神父著《1848—1856印度支那旅行記,安南與柬埔寨》,報告吳哥狀況,也未引人注意。1861年1月,法國生物學家亨利·穆奧為尋找熱帶動物,無意中在原始森林中發現宏偉驚人的古廟遺跡,並著書《暹羅柬埔寨寮國諸王國旅行記》,大肆渲染,他說“此地廟宇之宏偉,遠勝古希臘、羅馬遺留給我們的一切,走出森森吳哥廟宇,重返人間,剎那間猶如從燦爛的文明墮入蠻荒”,這才使世人對吳哥刮目相看。
世界上最大的宗教建築
吳哥窟是高棉古典建築藝術的高峰,結合了高棉歷代廟宇建築的兩個基本的元素:立體廟山的多層方壇和平地廟宇的迴廊。吳哥窟的廟山由三層長方形有迴廊環繞的平台組成,層層高疊,形如金字塔,象徵印度神話中位於世界中心的須彌山。廟山頂部矗立著按五點梅花式排列的五座寶塔,象徵須彌山的五座山峰。三道迴廊象徵須彌山所在地的土、水、風;廟山周邊環繞一道護城河,象徵環繞須彌山的鹹海。多年從事吳哥窟維修工作的法國遠東學院古迹維修專家莫里斯·格萊斯認為“吳哥窟是吳哥古迹中以造型之雄偉、布局之平衡、比例之協調、線條之優美,威風赫赫,可比美世界上任何最傑出的建築成就,而毫不遜色。”
吳哥窟的浮雕藝術極為精緻且富有真實感。在迴廊的內壁及廊柱、石牆、基石、窗楣、欄干之上,都有浮雕。內容主要是有關印度教大神毗濕奴的傳說,取材於印度史詩《摩訶婆羅多》和《羅摩衍那》及印度教神話《乳海》,也有戰爭、皇家出行、烹飪、工藝、農業活動等世俗情景,裝飾圖案則以動植物為主題。其中圍繞主殿第1層台基的迴廊被稱為“浮雕迴廊”,長達800米,牆高2米余,壁面滿布浮雕。東壁的攪乳海圖,北壁的毗濕奴與天魔交戰圖,西壁的猴神助羅摩作戰圖等,均描繪神話故事;而南壁西半部的蘇利耶跋摩二世騎象出征圖則為世俗題材。這些浮雕手法嫻熟,場面複雜,人物姿態生動,形象逼真,且已採用重疊的層次來顯示深遠的空間,堪稱世界藝術史中的傑作。從裡邊向外望,牆上有許多婀娜多姿的人像浮雕,每一尊的表情、面貌、衣著完全不同,真可說是鬼斧神工之作。宏偉的吳哥窟正因為有了這群俏麗的仙女環繞,而整個鮮活了起來。
吳哥
吳哥
吳哥城曾是東南亞歷史上最大、最繁榮、最文明的王國之一的高棉王朝皇家中心。從9世紀的最後10年耶輸跋摩一世(YasovarmanI)遷都至吳哥直到13世紀初期,吳哥諸王統治著南起中南半島南端,北至雲南,東自越南,西到孟加拉灣的大片土地。在此期間,他們動用了大量人力、財力從事大規模建設,以為自己和國都增色。自闍耶跋摩七世后,國勢逐漸衰落,1431年泰族軍隊攻佔並洗劫了吳哥,此後該城便被廢棄。
吳哥始建於公元802年,完成於1201年,前後歷時400年。在幾百年的建造過程中,吳哥三易中心。第一次王都中心建在巴肯寺(耶輸跋摩一世時代),第二次王都中心是在巴戎寺(羅因陀羅跋摩二世時代),第三次王朝中心又定在巴芳寺(烏答牙提耶跋摩二世時代)。吳哥曾先後兩次遭洗劫和破壞。第一次是在1177年占婆人侵入柬埔寨時,吳哥遭受了劫掠;第二次是1431年暹羅軍隊的入侵,攻陷了吳哥。吳哥遭到了嚴重破壞,王朝被迫遷都金邊。此後,吳哥被遺棄,逐漸淹沒在叢林莽野之中,直到19世紀60年代才被發現,據說是一個名叫亨利·穆奧的法國博物學家發現了吳哥古迹。
根據中國商務使者周達觀的生動記載,13世紀末吳哥仍是一個興盛的大城市,也是亞洲最宏偉的都城之一。然而,這時在闍耶跋摩七世王執政時達到頂點的建設狂熱顯然已經終止,一種以小乘佛教為代表的更有克制性的新宗教傾向正在興起,而且在帝國西面建立的泰族王國的軍隊開始侵入高棉心臟地區。到16世紀,當另一份可查的直接記載寫成時,這些趨勢已使這座城市被廢棄了多年,只留下叢林覆蓋的古代廟宇遺跡和一度壯觀的貯水池及水渠廢墟。
在古城滅亡和現代時期開始的4個多世紀中(即從15世紀初期至19世紀末期),人們對吳哥的興趣主要集中在吳哥窟,這處由小乘佛教僧侶接管並大致保存完好的古迹成為東南亞最重要的朝聖地之一。在此期間許多來到柬埔寨的早期歐洲旅遊者對這個「消失」的城市表現出強烈的好奇心,法國殖民地政權建立後(1863),整個吳哥遺址成為熱心的學者們關注的焦點。他們最初是獨立研究,後來得到政府資助的遠東法國學校支持,一批有才能和獻身精神的法國考古學家及語言學家開始了一項全面研究計劃,逐漸積累並掌握的關於吳哥古城歷史,並揭露及引導它的生活的迷人宗教和政治制度方面的知識。考古學家們還堅持了一項艱巨的重建計劃,使古代廟宇群、貯水池和運河在某種程度上恢復它們原來的宏偉規模。
20世紀後半期,柬埔寨出現了政治和軍事動亂,吳哥廟宇群也遭到一些戰爭破壞和盜竊,但主要問題在於被人們忽略。由於缺乏適當管理,許多建築物已為草木所掩蓋,並受風雨侵蝕破壞了。

建築特色


結構

在歷時300餘年的吳哥大規模建設時期,可以看出許多建築藝術風格方面的變化,所反映的宗教內容則從印度教崇奉的濕婆、毗濕奴諸神到大乘佛教崇奉的觀世音菩薩。
吳哥是行政和禮拜神君的中心。城市是以從印度傳入並適應當地傳統的宗教和政治觀念為基礎而設計建造的。從最初給這個城市命名為耶輸陀羅補羅(Yasodharapura)的耶輸跋摩一世時代起,吳哥便是按照傳統的印度宇宙論模式,在建築布局上體現象徵性的宇宙結構。城市向東圍繞著一座作為中心的小山或金字塔式的廟宇,這是從建築學方面順著該地一座天然小山巴庚山(PhnomBakheng)的地勢建成的。在這個城市後來的歷史上,作為中心的廟宇則完全是建築學上的創造(即金字塔式廟宇),例如闍耶跋摩五世(968~1001)的披梅耶卡寺(Phimeanakas);伏陀耶迭多跋摩二世(UdayadityavarmanII,1050~1066年在位)的巴普翁寺(Baphuon);以及闍耶跋摩七世建造的作為中心寺的巴戎(Bayon)的佛教寺院,此時這個城市已經基本定型,並以吳哥通王城著稱。龐大的貯水池、運河、溝渠系統是吳哥最初實行興辦水利和灌溉的最顯著特色之一。
吳哥的許多大廟都反映了印度的宇宙論和神話主題,建造這些廟宇是為了提供禮拜的場所,使國王和其他王室成員確信通過禮拜能夠與濕婆或這個領域中的其他卓越神祇成為一體,從而獲得永生。例如,吳哥窟或許是最宏偉而且肯定是所有吳哥廟宇群中最著名的寺院,它就是蘇耶跋摩二世王在12世紀作為一座巨大的陵廟而建造的,他的遺體安放其中,透過禮拜毗濕奴神而使他象徵性地得到永生。它與我國長城,印度泰姬陵,印度尼西亞婆羅浮屠,並成為“東方四大奇迹”。(圖為吳哥通王城廢墟,寺名巴揚寺(Bayon),以其四面微笑的佛像聞名於世,又稱“高棉的微笑”)

主要景觀


吳哥古迹現存600多處,分佈在面積45平方公里的森林裡。大吳哥和小吳哥是它的主要組成部分,其中有許多精美的佛塔以及眾多的石刻浮雕,蔚為壯觀。這些佛塔全部用巨大的石塊壘砌而成,有些石塊重達8噸以上。佛塔刻有各種形態的雕像,有的高達數米,生動逼真。吳哥寺中的五座蓮花蓓蕾似的佛塔高聳入雲,是高棉民族引以為驕傲的精湛建築。
吳哥
吳哥
除大吳哥、小吳哥及三個王都中心外,女王宮和空中宮殿也是吳哥古迹中著名的景點。空中宮殿是一座全石結構建築,據說建於11世紀。宮殿建在一座高12米的高台上,成金字塔形,分三層。台中心建有一塔,塔上塗金,光芒四射。高台四周有石砌迴廊環繞。由於台高,給人一種懸在空中的感覺,因而得名。
被譽為“吳哥古迹的明珠”的女王宮位於吳哥城東北約25公里處,原名濕婆宮,建成於吳哥王朝(門內加者)耶跋摩5世元年(公元968年)。它坐西朝東,長200米,寬約100米,中心為3座並列的塔形神祠和左右對稱的配殿。硃紅色的塔祠建在一個一米多高的台基上,居中一座最高,約10米。正中的神祠供婆神,南面神祠供梵天神,北面神祠供毗濕奴神。
每座塔祠的東、南、北各有一門,門高僅1.2米,禮拜者須彎腰屈膝方能入內。每個門前均有守護神石雕一對,兩側牆上有手持長矛的武士,及仙女的浮雕。塔祠外圍3道圍塔,內外圍牆之間,有拱門,鏤花石柱和石碑等。
整個塔祠群巍峨壯觀,建築奇巧別緻,雕刻細膩優美。每座塔祠上都刻有各種神鬼羅剎的雕像。塔基及其兩側的神龕和門樓上也是千姿百態的浮雕,內容多是記載古代高棉人民的生活情景和抵禦外族侵略的戰鬥場面。1431年吳哥城被暹羅攻陷時,女王宮也遭到破壞。
吳哥的大部分建築已倒塌成廢墟,但吳哥古迹規模之宏偉壯觀,其建築藝術之璀璨奪目,依然令人驚嘆。考古學家把它與中國的長城、埃及的金字塔和印度尼西亞的婆羅浮屠並稱為東方四大奇迹。作為柬埔寨早期建築風格代表,1992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把整個吳哥古迹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吳哥窟(也叫小吳哥)是整個遺址中保存最完好的寺廟建築。今天柬埔寨人將它放在自己的國旗上,足見吳哥窟在柬埔寨人心目中的神聖地位。吳哥窟最初是為敬奉印度教神靈所建,但是今天已演變為佛教寺廟。在方形廣場的四個角上,各有一座石塔,而廣場中央矗立著一座更高的石塔,象徵神話中的聖山。無論印度教還是佛教信徒都相信,中間這個神聖的所在就是宇宙的中心。吳哥窟建在三層台階的地基上,每層台基四周都有石雕迴廊,浮雕大多取材於印度著名史詩《摩珂婆羅多》與《羅摩衍那》的神話故事。寺廟中央大道兩旁是九頭蛇形欄桿,柬埔寨傳說中,九頭蛇會帶來風調雨順。寺廟周圍是護城河和水池,不是為了保護寺廟,而是為了通過水中的倒影,使寺廟顯得更加神聖雄偉。吳哥窟是人的傑作,但每個設計都是為了體現神性。置身於吳哥窟的佛像間,已經分不清自己究竟是站在神的領地還是人的空間。神性和空間交匯在這個密林中的古城。提到吳哥窟,人們自然會想起《花樣年華》的最後一幕:一個男人將無法對人傾訴,甚至自己都無法面對的一段情感秘密講給吳哥窟的一個石洞聽,再把它蓋上,讓發生在花樣年華的故事從此留在吳哥,這裡的一切,包括他的秘密,都會被自然帶走,成為永恆的回憶。中心建築十字王台盡頭是吳哥寺的中心建築群。它基本是由大、中、小三個以長方形迴廊為周邊的須彌座,依外大內小、下大上小的次序堆疊而成的三個圍囿,中心矗立五座蓮花聖塔為頂點,象徵須彌山。美國學者艾麗娜·曼妮卡解釋這三層迴廊各代表國王、婆羅門和月亮、毗濕奴。各迴廊的每個基點上建立廊門,上中兩層的迴廊,四隅設置塔門,每層塔門的四座寶塔,中央寶塔形成五點梅花圖案。由於寺廟的朝西取向,因此上一層須彌座的位置,並非在下一層須彌座的正中,而是略略靠後偏東,為西邊畫廊留出更多空間;因為同樣原故,西邊的台階不如東邊台階陡峭。
第一層的須彌座由砂岩石壘成,高出地面約3米;須彌座之上,有高3米許的迴廊,圍繞吳哥寺如口字。迴廊長方形,南北方向長190米,東西方向長220米。迴廊四周,共有四座塔門和八座廊門,四隅各一座塔門,正西、正東各三座廊門,正北、正南各一座廊門。塔門和廊門有內、外二石階,可通第一層內院、寺廟外院。迴廊的內側牆壁既是寺的外牆兼巨型畫廊。迴廊的外側,有兩排並列的方石柱,其中一排支撐畫廊拱頂,另一排支撐半拱頂邊廊。迴廊的二重檐拱頂,覆蓋陶瓦,保護畫廊壁上的石雕,不受日晒雨淋。
吳哥
吳哥
畫廊的石壁,排列雕工精細的八幅巨型浮雕。每幅浮雕高二米余,長近百米,全長達七百餘米,繞寺一周。浮雕描繪印度兩篇著名梵文史詩《羅摩衍那》、《摩訶婆羅多》中的故事和一些吳哥王朝的歷史。從西北壁角按反時鐘方向,西畫廊展示羅摩衍那中阿逾陀國王子羅摩(Rama)擊敗羅剎魔王羅波那(Ravana)的場面,和摩訶婆羅多中佧拉婆族和班度族戰爭的故事。南畫廊有幾幅浮雕,和吳哥王朝歷史有關,其中一幅描繪蘇耶跋摩二世頭戴王冠,在寶座上赤足盤腿而坐,左手向左指,後手靠著寶座扶手,左右侍從各二,手執長扇,為王扇風,身後還有宮女,手持巨型蠟燭,白日點燃。接下去是印度神話中32層地獄和37重天堂。東畫廊描繪古印度神話普拉納斯中一個著名的故事:毗濕奴攪乳海:毗濕奴令92尊阿修羅和88尊天神把蛇王婆蘇吉(Vasuki)充繩索攪動乳海。接著的毗濕奴擊敗阿修羅的場面是16世紀後人所加。北畫廊顯示毗濕奴第八化身黑天戰勝阿修羅班那。西北和西南角廊的畫面較小,多是描述羅摩衍那或黑天的故事。入第一層迴廊西門,踏入一個名為“千佛閣”的田字閣,四周環繞迴廊。田字閣被中央的十字游廊間隔為四個院落,其地面比十字游廊和迴廊低約一米,原為水池,現不蓄水。田字閣的南北廊,寬約3米,外側封閉,內側立雙排方柱。十字游廊由兩道游廊交叉成十字形,每道游廊由中廊、左偏廊、右偏廊三部分組成,由四行方柱支撐。兩行內方柱支撐中廊,兩行外方柱支撐各自的偏廊。中廊寬約3米,高約4.5米,上半是牆壁下半是方柱。石柱底部有飛天女浮雕,一些柱身和柱牆還殘留深紅色的塗漆,由此可窺見八百多年前吳哥窟全盛時期之輝煌景象。主廊頂呈蛋尖拱形,以陶瓦蓋頂。左右偏廊,寬約2.5米,高約3米。游廊總寬度約8米。
幾世紀來,朝拜者曾在閣內留下許多佛像,不過大部分佛像已被挪走。閣內還有不少頌揚朝拜者善行的銘文,多數是高棉語,一些是緬甸語。田字畫閣之外的院子,乃寺廟第一層圍囿的內院,如反匚字形。在第一層圍囿的西北角和西南角,各有一座藏經閣。田字閣的北廊、中廊和西廊各有石階廊西通寺廟的第二層圍囿。第二層台基又高出第一層台基五米半,四周也有長方形迴廊,東西方向長約115米,南北方向寬約100米。迴廊沒有石柱,也沒有偏廊,兩壁分佈豎葫蘆欞窗,間以天神浮雕。迴廊共有十座廊門,四隅各一,東南北各一,西邊三座。每座廊門有內外二石階,下通第一圍囿內院,內通第二圍囿內院。西邊的三座廊門,通第一圍囿的田字閣。第二層迴廊四角的塔門,頂部各矗立一座寶塔;因年久失修,四座寶塔的頂部大半缺損,九層寶塔只剩二三層。第二圍囿內院的西南、西北隅各有一座小型的藏經閣。兩座藏經閣之間由一個十字形陽台的南北道相連,陽台的東西道連接第二層迴廊的西門和第三層迴廊的西門。這個十字陽台也是後人添加的。寺廟的第三層台基,即最內和最高層台基,稱為巴甘,正方形,形如金字塔,但由兩段疊成,巍然拔地而起12米,比一、二層台基高一倍。台基四周有十二道台階,東南西北每邊各三道,十二道台階都十分陡峭,必須手腳並用,匍匐攀登,象徵登天之艱辛。台階之上的田字形重檐畫廊,60米見方,上立五座蓮花聖塔,四隅各一塔門,正中矗立一座42米高的大主塔,塔頂離地65米,主塔比四個角塔高大;五座寶塔,排成五點梅花式。每塔內設神龕。主塔的神龕,最初四通,中供毗濕奴一尊,在改奉上座部佛教后,中供佛像,三面用佛像壁圍攏。各塔門之間,塔門與主塔之間,由田字畫廊相連。田字畫廊由迴廊和十字游廊組成,迴廊分主廊和偏廊兩部分,主廊靠外的牆壁分佈著豎葫蘆欞窗,在正東、正西、正南、正北四個基點則分佈長方形無欄窗。主廊的內側為立柱排,主廊上有高五米的拱頂,偏廊內側排列立柱,半拱頂高三米。十字游廊有一走廊,二偏廊,一拱頂,二半拱頂,左右各二排方石柱。田字廊的拱頂和半拱頂上鋪陶瓦。畫廊頂部的天花板刻獅頭蛇像,畫廊和神龕入口有布滿雕飾的門楣和三角牆。迴廊東南西北四邊的正中各有廊門,每廊門有台階下通第二層;迴廊四隅的塔門,各有二道台階下通第二層。
另一個保存較好的吳哥遺址是吳哥城(又叫大吳哥),這是高棉帝國宮殿城。是吳哥的“心臟”。在吳哥城的中心,閻那跋摩七世建造了貝雍寺(Bayon)。貝雍有54座大小寶塔,每座塔的頂部都雕有象徵國王的巨大的四面佛,他們從塔尖微笑著俯瞰四周,象徵著王權至上和佛教神聖。這是最具有高棉特色的石雕造型。不管你站在哪個位置,都能看到高高在上的佛像,感受到他們潛在的威懾力,令人不由得肅然起敬。
吳哥城是一處被長達12公里的城池所包圍的城市。吳哥城南門(SouthGate)外的護城河上架有石橋,橋的兩側欄桿上各有一排54個石雕的半身像,一邊代表神靈,另一邊代表惡魔,他們手上拉著眼鏡蛇化身的巨蛇王。據說寬約百米的護城河,在古時養有很多鱷魚,是用來抵禦敵人進攻的。鑽進小小的南門門洞,拔地倚天的古樹整齊地列在路兩旁,樹縫裡透著溫柔的晨光,輕風吹過,干葉嗒嗒地落到了車的前窗,又滑到了地上,說不出的愜意。在吳哥城中央,依照佛教須彌聖山的概念建立起了壯觀的拜雲寺(Bayon),環繞中央尖塔的是49座四面都雕有巨大佛臉的佛面塔,這些謎樣的佛臉微笑,表情各異,安詳中帶有幾分神秘。四面佛的四個面分別代表慈、悲、喜、舍,悲喜皆不形於色。拜雲寺的迴廊壁畫也十分豐富,從王宮征戰到市民生活應有盡有,但是給遊客留下最深印象的還是四面佛那神秘的"高棉微笑"。
在整個大吳哥城的範圍內,還有巴方寺(Baphoun)、緋明納卡寺(Phimeanakas)、利泊王壇(LeperKing)、大象壇(TerraceofElephants)等著名建築。
在都城中央,建有宮殿、圖書館、浴場、迴廊等。
在城的中央,還有長約300米的著名建築——象台,據說是當時國王檢閱部隊的閱兵台。一個大台,兩個小台。大台左右兩側置有石象,騎在象身上的是王朝的大臣們。這和中國皇陵前設置的石相生是一致的,只不過中國設置的種類更多。閱兵台前方的廣場上築有12座紅色小塔,什麼功能弄不清楚,柬埔寨人也回答不上來,但是關於吳哥城如何被廢棄他們卻有幾種說法。傳說,公元1171年,吳哥遭到鄰國洗劫后,國王耶跋摩七世對印度教主神的保護能力失去信心,於是吉蔑人全體放棄了印度教,轉而皈依佛教,採納放棄暴力、信奉和平的生活方式。這種宗教信仰的改變導致的結果是,泰族軍隊在公元1431年,未遇任何抵抗就佔領並洗劫了吳哥。
又有佛教傳說,吉蔑國王被祭司之子觸怒,便將其淹死在洞里薩湖中。天神憤怒,決定替祭司之子報仇,令湖水泛濫,因而催毀了吳哥。
這座建於800多年前的吳哥王朝全盛時期的建築,以它精美的石雕、長長的迴廊、恢弘的石塔訴說著當年的輝煌。吳哥被譽為“攝影者的天堂”,因為那裡有拍不盡的風情,攝不完的殘缺的美,更有訴說不完的神秘故事。
巴戎寺(Bayon)
是否感覺有人凝視著你?在令人難忘的巴戎寺有216張四面佛的巨臉俯視著遊客。該寺位於吳哥的正中心,由閹耶摩七世建成於公元1200年左右。有些歷史學家認為那些帶著冰冷微笑而高深莫測的面容酷似偉大的國王本人。還有什麼更好的方式注視你的子民呢?幾乎同樣不尋常的還有巴戎寺1200米長的淺浮雕,令人驚嘆地刻畫了多達11000個人物。第一重台階牆壁上精緻的雕刻栩栩如生地描繪了12世紀柬埔寨的生活場景,包括鬥雞和武術。
參觀這裡的最佳時間是在日出或者日落時分,這時候光與影的變幻會使佛像顯得更加奇特。遠遠望去,巴戎寺好似一推岩石,然而一旦身處其間,你就會發現這是吳哥最為驚艷的寺廟之一。
巴方寺(Baphuon)
有人說它是世界上最大的拼圖遊戲。內戰前夕,一隊考古學家不辭勞苦地將建築逐塊拆散,他們小心翼翼創造的記錄卻毀於紅色高棉之手。經過隨後多年不辭勞苦的研究,這項吳哥最艱巨的修復工程之一正在進行中。16世紀對該寺的改建工程,包括西牆上長達70米的卧佛,也增添了“拼圖”的複雜性。
巴方寺坐落在巴戎寺西北200米處,和吳哥窟一樣,它金字塔式的結構代表著須彌山。其建設可能開始於蘇耶跋摩一世(SuryavarmanI)統治時期,後來由烏達亞迪亞巴爾曼二世(UdayadityavarmanII,1049~1065年在位)完成。它是吳哥城建設之前舊城的中心。
斗象壇(TerraceofElephants)
這一紀念碑式的祭壇中央階梯兩側是飾有三頭之象的階梯和布滿大象及主人狩獵場景的巨型淺浮雕的護牆。獅頭怪物和garuda(神話中的人鳥)張開的雙臂彷彿正將中央階梯托起。
長達300米的壇上原本矗立著帶有金色框窗戶的木製亭子。這裡曾經是公共慶典和閱兵的巨大檢閱台,也就是國王宏偉的觀禮台。在這種環境中很容易想象,高棉王國鼎盛時期氣吞萬里的壯觀景象。
癩王壇(TerraceoftheLeperKing)
癩王壇在斗象壇的北面,是一個滿是雕刻的6米高的平台,一尊神秘的塑像聳立其上。有人認為這就是死亡之神閻摩(Yama),還有人則認為這是高棉的統治者耶輸跋摩(Yasovarman),傳說他死於麻風病。
前護牆飾有7層精心製作的雕刻,包括無數的阿帕莎拉(apsara,舞女或者天仙)。更蔚為壯觀的是前護牆后隱蔽的壕溝里那些表情邪惡的形象。數世紀前因為最初的壇台擴建,這些雕像被掩埋起來,所以看起來依然光鮮,就像昨天才雕刻出來的似的。
巴肯山神廟(PhnomBakheng)
建於耶輸跋摩(889~910年在位)統治時期,這是吳哥幾座代表須彌山的寺廟(包括吳哥窟)中的第一座。儘管這兒仍然是拍攝遠處落日餘輝中的吳哥窟的絕對山頂位置,但令人傷心的是,如今的巴肯山神廟已經熙來攘往,不再是看日落的最佳地點了。看日落較為安靜的地點是科榮寺(PhnomKrom)的寺廟群,從那兒還可以俯瞰洞里薩湖和比粒寺(PreRup)。
塔寇寺(TaKeo)
該寺為闍耶摩五世(JayavarmanV,968~1001年在位)所建,宏偉的金字塔結構的高度超過50米,但是由於從未完工(可能因為國王的死去),這兒沒有在其他寺廟能看到的精美雕刻。恐高症患者應該堅持走東邊的階梯。
塔布蘢寺(TaProhm)
塔布蘢寺是吳哥眾多奇觀中最引人入勝的一個,它似乎是直接來自電影《印第安納?瓊斯》(IndianaJones,美國探險電影——譯註)的一個場景;電影《古墓麗影》(TombRaider)和《虎兄虎弟》(TwoBrothers)也都以塔布蘢寺作為外景。這座12世紀大乘佛教的寺廟是吳哥時代最大的建築之一,它基本上保持了一個世紀前第一批法國探險家看到它時的原樣。儘管吳哥的其他重要古迹都被納入浩大的保護計劃,四周吞噬一切的叢林都被清理掉,但這座佛寺卻任由大自然肆意處置,有些地方已經破敗不堪。
其內部是迷宮般的狹窄走廊和破碎石雕,有的地方用繩索圍了起來,因為隨時都可能坍塌。在寺內,觸角般的老樹根緩慢地扼住了石雕,你可以拍到大量令人難以置信的照片。據碑文記載,當時維護這一建築竟然需要8萬人之眾!
聖劍寺(PreahKhan)
聖劍寺可能曾經是一所佛教學院,當時這裡住著一千多名老師。它是吳哥最大的建築群之一,有著迷宮般的拱狀長廊、精美的雕刻、還有遍布青苔的石製品。其建築平面布局類似於塔布蘢寺,但保護完好。南面長廊呈十字形,藤條和石塊糾纏在一起,好不凌亂,營造出獨特的氣氛;東面入口附近有一個奇怪的兩層建築,看起來更像是在希臘,而不是柬埔寨。
吳哥
吳哥
聖龍蟠水池(PreahNeakPean)
聖龍蟠水池由一個大方池和對稱分佈在四邊的四個小池組成,就像巴厘島的一些旅遊勝地極富裝飾性的水塘。大方池的中間矗立著中心塔,每個小方池都雕刻有一個有趣的地下噴泉。龍蟠水池神廟原來設在一個為聖劍寺供水的巨型水庫中。
塔遜(TaSom)
在勝景眾多的吳哥,這個小廟很容易被忽略,它的獨特之處在於其東門的每一個間隙都有一棵古樹的根須深深扎入,古樹已經徹底佔據了東門,完成了破壞的使命。與塔布蘢寺所不同的是,你無需排隊等候即可拍照。
羅洛古寺群(ROLUOSGROUP)
羅洛在吳哥窟東南面,曾經是因陀羅跋摩一世(IndravarmanI,877~889年在位)的首都。這兒的古寺群屬於高棉人最早建造的大型石廟,標誌著古典藝術的開端。儘管不能與其他主要古迹相媲美,但是參觀這些寺廟可以讓你了解天才的高棉建築藝術的歷史淵源。
巴孔寺(Bakong)是吳哥早期寺廟最傑出的代表,也是因陀羅跋摩一世的傑作,用於供奉濕婆(Shiva),象徵著須彌山——這一點被很多後來的吳哥寺廟仿效,包括吳哥窟。該建築群包括一座5層台階的金字塔形中央沙石寶塔,以及四周的8座磚砌和沙石寶塔。
神牛寺(PreahKo)有6座飾有沙石和泥灰浮雕的磚結構prasat(塔),與前吳哥真臘時代的早期磚結構建築有直接聯繫。該寺由因陀羅跋摩一世建於公元9世紀晚期。
以下寺廟都離開了吳哥中心地區,但是只要給你的摩托司機多付幾美元(每天US$10),吳哥環城游就可以將女王宮和高布思濱(KbalSpean)包含進去。如果再加幾塊錢(每天US$15),就有可能包含崩密列(BengMealea)了。普通的吳哥聯票只能進入女王宮和高布思濱。
女王宮(BanteaySrei)
很多人認為女王宮是吳哥藝術王冠上一顆璀璨的明珠。第一眼你可能會因其規模而感到失望,然而一旦身處其間,你就不能不為裝飾其門廊和牆壁的精美雕刻深深打動。這些雕刻都圍上了繩索。女王宮在暹粒以北32公里處,最好在接近傍晚時分或者清晨(旅遊公共汽車到達之前)去參觀,因為這時的太陽光線會使粉紅的沙石獲得最佳效果。
高布思濱(KbalSpean)
高布思濱原來叫千陽河(RiverofaThousandLingas,即“上千男性生殖器”之意),1969年才被“重新發現”,這兒有吳哥地區最為精緻的河床雕刻。令人悲哀的是,由於地處偏遠,過去這裡劫掠事件偶有發生。雕刻的下面有一個小瀑布,但是你最好避開河水乾枯的旱季,在7月至12月之間來遊覽。這裡在女王宮以北約15公里處,從停車場徒步穿過美麗的叢林大約30分鐘即到。
崩密烈(BengMealea)
崩密烈是一個徹底荒廢了的寺廟,與它相比,同樣荒廢的塔布蘢寺只能算是忘了給草坪割草的庭院。建造它的就是給世界留下吳哥窟的蘇耶跋摩二世。其布局和它名氣更大的孿生兄弟吳哥窟極其相似,但是今天的崩密烈已經變成了亂石堆,很難想象它和吳哥窟有何相似之處。有的地方先後因為排地雷和拍電影清理過叢林,但是這兒仍然有一種特殊的氛圍。崩密烈在暹粒東北約70公里處,有一條土路通往那裡,旱季這條路尚可行走,雨季里它就會泥濘難行。
荔枝山(PhnomKulen)
這座名山是柬埔寨最神聖的地方之一,公元802年,闍耶摩二世在此宣布脫離爪哇,高棉王國由此誕生。山頂(487米)有座古老的卧佛(由巨石雕刻而成)和一個仍在使用的寺院,不過遊客通常更願意去看大瀑布和附近令人難忘的河床雕刻。
除了為到這兒的摩托支付US$15外,你還得足足破費US$20——坦率地說,這錢花的不值得。你還有興趣?那麼這兒離暹粒60公里,到這兒就得花上大約3個小時。

旅遊信息


交通

從暹粒機場至吳哥窟景區約5公里車程,乘計程車約8美元,乘Tuk-tuk車約6美元。
從市區前往最好找一個固定的司機包車,可以載你往返各個景點,Tuk-tuk車每天約19美元,汽車每天約27美元(外圈路程較遠,建議包汽車,根據距離需要再加錢);當地民風淳樸,但也不排除個別坑人的情況,請事先談好價錢。
在吳哥探幽訪微最流行的方式就是以每天$6~8的價格抓住一個摩托司機,如果旅程還包括較遠的寺廟,價格就會高一點兒。有的摩托司機寺廟了解很多,事實上可以充當導遊的角色。無可救藥的浪漫主義者可以選擇愜意的remoreque-moto,這是一種拖帶車廂的摩托車,兩人乘坐剛好。視目的地的不同,價格每天$10~12不等。
自行車日漸流行,可以以每天US$2的價格從城裡的旅館和商店租用。這可能是探索附近寺廟時收穫最大的方式,條件是你每到一處就得牛飲一番。或者你乾脆捨棄自行車,返璞歸真,徒步旅行。當然由於步行的距離有限,你能看到的也會受到限制,但是徒步探索吳哥城的城牆或者來往吳哥窟都是可行的。
討厭鍛煉和炎熱天氣的人則可以選擇汽車和司機。多數旅館可以安排,價格是每天僅US$20~25。
最後你還可以選擇非傳統的方式。白天可以騎著大象從吳哥城南門到巴戎寺(US$10),並且可以拍到一些難忘的照片。晚上也有。
票務
官方售票處(1天/3天/1周聯票$20/40/60)是設在通往吳哥路上的一個很大的檢查站。辦理多日聯票需要一張照片——如果你有照片,辦理過程會大大加速。如果遺失了聯票,在寺廟裡被發現就會被處以US$30的罰款。
飲食
在多數比較受歡迎的寺廟都可以見到小吃攤,比如在女王宮、聖劍寺和塔布蘢寺。在吳哥窟甚至還有一家設施完備的餐館。在這裡吃飯可以讓你一天能多安排一些旅程,而且可以避開熙熙攘攘的團隊遊客,在這些寺廟裡放鬆一下——團隊遊客都在城裡吃午飯。儘管放心,你在吳哥周圍絕對不會餓著。
攝影小貼士
1、帶好長短鏡頭,以免留下遺憾。
2、做好有關吳哥的一些文化功課,這樣有助於拍出好的片子。
3、景點中,風蝕的石刻、銹跡斑斑的門鎖之類,建議可以使用微距拍攝,會表現出強烈的質感。
4、當地的小孩和植物也可作為色彩的襯托。
5、在戶外無雲的藍天下,所有避光處都帶上藍色色罩。在如此環境中,若想讓攝得的景色保持原有的色彩,就必須在鏡頭前裝上相應的濾光鏡。
6、古迹中的建築大都色彩單調,也很少有僧人,如碰到僧人一定要抓拍最適合背景的人物主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