寬葉蘇鐵

寬葉蘇鐵

寬葉蘇鐵(Cycas balansae)是蘇鐵屬植物,因其葉片寬大而得名,其拉丁學名以發現者法國植物學家Benedict Balansa命名,因此中文名又音譯為巴蘭薩蘇鐵。分佈於廣西南部、雲南南部及寮國、緬甸、泰國、越南。寬葉蘇鐵(Cycas balansae)存在一些分類鑒定的問題。例如,單羽蘇鐵(C. simplicipinna)和近年來被描述的元江蘇鐵(C. parvula)與綠春蘇鐵(C. tanqingii),都暫時地列為其同物異名,可能有作為獨立種的價值。寬葉蘇鐵也曾被錯誤地鑒定為雲南蘇鐵(C. siamensis Miquel)本種是國家一級保護植物(第一批),非特有種。

形態特徵


寬葉蘇鐵及其雌、雄花序
寬葉蘇鐵及其雌、雄花序
樹榦地下生長,地上部分高40厘米,徑35厘米;深褐色,密被鱗片。葉5-20片,稀30片, 一回羽狀複葉,長1.5-3米,寬40-60厘米。葉柄在第一年呈綠色,長20-70厘米,近圓柱形,兩側具10-25個刺,刺長3-8毫米,兩邊的刺相距2-6厘米。葉呈闊橢圓形,平直。羽狀裂片20-75對,每對羽狀裂片沿葉軸呈60-100°夾角,筆直,長20-38厘米寬(1.2-)1.8-2.5厘米,紙狀,基部收縮成一個很短的小葉柄,邊緣直或微呈波浪形,葉尖長而漸尖。鱗片葉(低出葉)三角形,
水培寬葉鐵樹
水培寬葉鐵樹
長4-6厘米,寬1.2-1.5 厘米,褐色且被絨毛。雄球花近圓柱狀,長15-25厘米,寬4-7厘米;小孢子葉闊楔形, 長1.4-1.7 厘米,寬7-10毫米,密被淺褐色絨毛,中部的小孢子葉先端急尖,稍鈍。大孢子葉5-15(-20)片,聚合鬆散,長9-13厘米,具淺褐色絨毛,絨毛很少;柄長5-7 厘米;不育頂片闊卵形、近心形或極少呈倒卵形,長3.5-5.5厘米,寬2.5-5厘米,深裂為15-25個鑽狀裂片,鑽狀裂片長2-3.5厘米,末端裂片較為平整,長2.5-4厘米;胚珠生於柄的末端,2或3對,光滑無毛。種子通常2個,新鮮時淡黃色,乾燥后呈棕色寬卵形或橢球形,長1.8-2.7,徑1.5-2.5厘米;種皮硬質、光滑。授粉期3至5月,種子成熟期9至11月。

生長環境


在山谷熱帶雨林下或石灰山季雨林中,海拔100-800米森林中石灰岩衍生土壤的沙地,季雨林紅土壤。

分佈範圍


寬葉蘇鐵的雌球花
寬葉蘇鐵的雌球花
分佈於廣西 南部(防城縣)、雲南南部及 寮國、緬甸、泰國、越南等地,寬葉蘇鐵在其原生地發展為一種盆栽植物,但在此外的地區還較少出現。

保護情況


國家一徠級保護植物(第一批),非特有種。
寬葉蘇鐵
寬葉蘇鐵
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紅色名錄(IUCN Red List)近危(nt)物種。

繁殖培育


盆栽的寬葉蘇鐵
盆栽的寬葉蘇鐵
寬葉蘇鐵性喜陽光、好溫暖、耐乾旱、也能耐半陰,宜放在陽台通風的環境下。在合適量的砂質壤土中生長最適宜,蘇鐵不耐寒,長江流域地區,冬季可選擇背風向陽的陽台越冬,如遇氣溫降至0℃以下,需蓋上一層稻草或用草繩將莖幹包紮起來,至翌年春暖時解除,若葉片受寒風吹襲或受凍時,葉片上出現黃白色,一時不易緩和。蘇鐵生長緩慢,壽命長達200年以上,每年自莖頂端能抽生出一輪新葉。盆栽鐵樹開花常無規律,且不易看到開花,故有“千年鐵樹開花”的說法,言其開花較少,如果栽培得法,有15-20年樹齡的老樹,也可數年開花1次,在南方生長環境良好時,每年可見開花,花期可長達1個月之久,一般在6-8月間開的是雄花,10-11月開的雌花。雌雄異株,花期又不一致,在北方不易收到種子。
盆栽寬葉蘇鐵可在4-5月出房,每隔2-3年換盆時更換新土,盆栽培養土以肥沃疏鬆的砂質壤土為佳,翻盆時在盆底墊以碎瓦片、粗粒石作好排水層,並施以馬蹄片2-3片,餅肥作為基肥。夏季生長旺盛期,施以稀薄的腐熟餅肥水,每月1-2次即可,追肥中如加人“黑礬水”(硫酸亞鐵),葉色可濃綠油亮。入秋後停止施肥。
盆栽蘇鐵的澆水,對新上盆的鐵樹,盆土忌過分潮濕,盆土不幹不濕,保持適當的乾燥,以免爛根。新葉伸展出后澆水量適當增加,夏季為生長旺盛的季節可以稍多,每天澆1次水,入秋後生長逐漸趨於緩慢,也要注意控制澆水量,雨季切忌盆內有積水。當新葉展出后,應將枯弱黃葉剪除,以保持植株的丰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