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三七

中藥名

菊三七是菊科植物菊三七的乾燥根莖;也可以根或全草入葯。菊三七屬於溫性葯,味甘、微苦。歸脾、肝經。菊三七的化學成分包括生物鹼、黃酮、有機酸、甾體等。其中,生物鹼是主要發揮作用的成分。

簡介


● 正名:菊三七
● 英文名:Jusanqi
● 別稱:菊葉三七、土三七、烏七、狗頭三七、血當歸、金不換、血格答、水三七、艾葉三七、血三七、血七、鐵羅漢、紫三七、紫蓉三七、賴頭九子、葉下紅、牛頭七、紫金枝、破血丹、三七草、散血草、見腫消

功效與作用


● 菊三七具有止血散瘀、解毒消腫的功效。
● 現代研究表明,菊三七具有止血、促進骨折癒合等作用。
● 菊三七可以用於治療吐血、衄血、崩漏、便血、外傷出血、風濕痛、心腹疼痛、瘡癤癰腫、蛇蟲咬傷等。

用藥前需要注意哪些事項


● 菊三七過敏者,禁止使用。
● 有胃病史者,請謹慎使用菊三七。
● 如果您正在使用碘化鉀、氨茶鹼、硫酸亞鐵、富馬酸亞鐵等藥物,請務必告知醫生。
● 孕婦需謹慎使用菊三七;如果需要,使用前請務必諮詢專業醫生。
● 哺乳期女性使用菊三七前請務必諮詢專業醫生。

如何使用菊三七


● 菊三七可以煎汁內服,也可以研末吞服,服用時要遵循醫囑,不要自行增加或減少藥量。
● 煎汁內服時,每日常規用量為3~9克;研末吞服時,每次1~3克。
● 外用時,取適量菊三七研末包敷患處,可以消腫止痛,能治療跌打損傷、外傷出血等。
● 菊三七單獨泡酒,有解毒消腫、散瘀止血的作用,可用於跌打損傷、腰腿疼痛、大骨節病。

溫馨提示

● 用於破血散瘀時,多用生菊三七;用於補血時,多用炙菊三七。

服藥期間我應該避免什麼


● 避免同時使用碘化鉀、氨茶鹼、硫酸亞鐵、富馬酸亞鐵等藥物。
● 生冷、油膩、腥膻、辛辣刺激的食物及茶類,可能會影響菊三七的藥效,食用前請諮詢醫生。
● 如果菊三七出現變質跡象,請不要繼續服用。

藥物毒性與不良反應


● 傳統醫學多認為菊三七沒有毒性作用。但動物實驗表明,菊三七提取物腹腔注射可導致動物出現中毒反應,甚至致死。
● 長期或大量服用菊三七,可引起肝臟病變,甚至造成死亡。所以不要自行長期服用菊三七。
● 如果誤服菊三七,出現以下情況時,請立即停葯,並及時送往醫院急救。
● ● 右上腹或肝區劇烈疼痛
● ● 肝區腫大
● ● 腹部膨隆
● ● 皮膚及鞏膜發黃
● 服用菊三七后,出現以下情況時,請立即停用。
● ● 噁心
● ● 嘔吐
● 停葯后,如果上述癥狀沒有改善,請及時就醫治療。

我該如何選購菊三七


● 菊三七主要產自我國中部至南部地區,以及雲南西北部。四川、貴州、江西、廣西、河北等地也有分佈。
● 菊三七具有如下特徵:
● ● 藥材:多為灰棕色或棕黃色的不規則肥厚團塊,表面有瘤狀突起、鬚根痕以及斷斷續續的縱皺和溝紋,頂端有莖基和芽痕。重量比較重,質地硬,不容折斷,斷面為黃白色至淡棕色,粗糙不平坦,可以看到異型維管束,略呈角質樣。菊三七沒有明顯的氣味,品嘗時有微微的苦味。
● ● 飲片:多為黃白色至淡棕色片狀,略呈角質樣,可以看到異型維管束。
● ● 品質好的菊三七藥材比較重,質地硬,味道苦;品質好的菊三七飲片顏色白,斷面略呈角質樣。
● 存放於陰涼、乾燥的地方,注意防蟲蛀。

含菊三七的中成藥有哪些


● 跌打止痛片:具有消腫止痛、活血祛瘀的作用,可用於治療閃腰岔氣、跌打損傷等。

菊三七和三七功效一樣嗎


● 菊三七是菊科植物菊三七的乾燥根莖,三七是五加科植物三七的根及根莖。兩者功效比較相似,但也有不同點。
● ● 菊三七和三七都有散瘀止血、消腫止痛的作用,都可用於吐血、衄血、跌打傷通、外傷出血、癰腫瘡瘍等。
● ● 三七的藥效比菊三七好,作用範圍也更廣。三七還可用於胸痹心痛、血瘀經閉、痛經等的治療。

用藥誤區


● 誤區:菊三七可以長期服用
● ● 菊三七不能長期服用。長期或大量服用菊三七都可能會損害肝臟,引起肝小靜脈閉塞病,嚴重者可導致死亡。

其他注意事項


● 請記住:
● ● 使用中藥時,需要中醫進行辨證,合理應用。
● ● 用法用量以及療程應遵醫囑。
● ● 不要隨意使用中藥偏方。
● ● 不要相信非法中醫診所。
● ● 不應聽信廣告宣傳運用中藥。
● ● 不要隨意把自己所用中藥推薦給他人使用。
● 更多的、最新的中藥知識,請諮詢相關醫藥專業人員。

參考文獻


● [1] 余傳隆,黃正明,修成娟,等。中國臨床藥物大辭典:中藥飲片卷。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18.
● [2] 余傳隆,黃正明,修成娟,等。中國臨床藥物大辭典:中藥成方製劑卷。上卷。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18.
● [3] 鍾贛生。中藥學。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16.
● [4] 朱建華。中西藥物相互作用。第二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6.
● [5] 羅興洪,趙霞,蔡寶昌。古今藥酒大全。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15.
● [6] 南京中醫藥大學。中藥大辭典:上冊。第二版。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2006.
● [7] 周秋麗,王濤,王本祥。現代中藥基礎研究與臨床。天津:天津科技翻譯出版公司,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