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6條詞條名為菊三七的結果 展開

菊三七

菊科菊三七屬植物

菊三七(拉丁學名:Gynura japonica (Thunb.) Juel.)是菊科、菊三七屬高大多年生草本植物,高可達150厘米,或更高。根粗大成塊狀,纖維狀根莖直立,中空,基部木質,多分枝,小枝斜生。基部葉在花期常枯萎。葉片橢圓形或長圓狀橢圓形,羽狀深裂,頂裂片大,倒卵形,長圓形至長圓狀披針形,側生裂片橢圓形,長圓形至長圓狀線形,頭狀花序多數,花莖枝端排成傘房狀圓錐花序;花序梗細,被短柔毛,總苞狹鍾狀或鍾狀,小花多個,花冠黃色或橙黃色,管部細,裂片卵形,頂端尖;花藥基部鈍;瘦果圓柱形,棕褐色,冠毛豐富,白色,易脫落。8-10月開花結果。

分徠佈於中國、尼泊爾、泰國和日本;在中國分佈於四川、雲南、貴州、湖北、湖南、陝西、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灣、廣西。常生於海拔1200-3000米的山谷、山坡草地、林下或林緣。

菊三七的全草入葯。具有治跌打損傷、止痛消腫、活血化瘀、消炎止血、抗癌防癌、治婦科諸病的功效。

形態特徵


高大多年生草本,高60-150厘米,或更高。根粗大成塊狀,直徑3-4厘米,有多數纖維狀根莖直立,中空,基部木質,直徑達15毫米,有明顯的溝棱,幼時被卷柔毛,后變無毛,多分枝,小枝斜升。基部葉在花期常枯萎。基部和下部葉較小,橢圓形,不分裂至大頭羽狀,頂裂片大,中部葉大,具長或短柄,葉柄基部有圓形,具齒或羽狀裂的葉耳,多少抱莖;葉片橢圓形或長圓狀橢圓形,長10-30厘米,寬8-15厘米,羽狀深裂,頂裂片大,倒卵形,長圓形至長圓狀披針形,側生裂片(2)3-6對,橢圓形,長圓形至長圓狀線形,長1.5-5厘米,寬0.5-2(2.5)厘米,頂端尖或漸尖,邊緣有大小不等的粗齒或銳鋸齒、缺刻,稀全緣。上面綠色,下面綠色或變紫色,兩面被貼生短毛或近無毛。上部葉較小,羽狀分裂,漸變成苞葉。
菊三七
菊三七
頭狀花序多數,直徑1.5-1.8厘米,花莖枝端排成傘房狀圓錐花序;每一花序枝有3-8個頭狀花序;花序梗細,長1-3(-6)厘米,被短柔毛,有1-3線形的苞片;總苞狹鍾狀或鍾狀,長10-15毫米,寬8-15毫米,基部有9-11線形小苞片;總苞片1層,13個,線狀披針形,長10-15毫米,寬1-1.5毫米,頂端漸尖,邊緣干膜質,背面無毛或被疏毛。小花50-100個,花冠黃色或橙黃色,長13-15毫米,管部細,長10-12毫米上部擴大,裂片卵形,頂端尖;花藥基部鈍;花柱分枝有鑽形附器,被乳頭狀毛。瘦果圓柱形,棕褐色,長4-5毫米,具10肋,肋間被微毛。冠毛豐富,白色,絹毛狀,易脫落。花果期8-10月。

產地分佈


分佈於中國、尼泊爾、泰國和日本;在中國分佈於中國四川(西部、西南部、中部至東部)、雲南(西北部中部至南部)、貴州(甕安、興義、畢節、安順、大方、貴陽等)、湖北(利川、當陽、神農架)、湖南(新寧)、陝西(洋縣、佛坪)、安徽(石門、九華山)、浙江(天目山)、江西(德興)、福建(建陽)、台灣、廣西(南丹)。

生長習性


徠菊三七常生長在海拔1200-3000米的山谷、山坡草地、林下或林緣。菊三七屬喜陰植物,喜冬暖夏涼的環境,畏嚴寒酷熱;喜潮濕但怕積水,土壤含水量以22-40%為宜。夏季開花的菊三七氣溫不超過35℃,冬季氣溫不低於-5℃,均能生長,生長適宜溫度為18-25℃。菊三七對土壤要求不嚴,適應範圍廣,但以疏鬆、排水良好的砂壤土為好。凡過黏、過砂以及低洼易積水的地段不宜生長,土壤pH值4.5-8適宜。

栽培技術


整地與施肥

每畝施土雜肥3000~5000kg,搗細、撒勻,深耕500px,耙細整平,按1m寬做畦,備用。

繁殖方法

根莖繁殖
每年3月底4月初栽種,選擇健壯、無病害的根莖,切成小塊,每塊根莖上要有芽2-3個;切后將切口晾乾或拌上草木灰后栽種。種栽切好后,在整好的畦內按行距35-40厘米開6-10厘米深的溝,按株距20-25厘米將切好的根莖擺放在溝內,芽尖向上,覆土、壓平。亦可按上述行距挖坑穴栽。栽后15天左右出苗。天旱時可先向畦內澆水,待水滲下以後再行栽培,以保證其成活率。
扦插繁殖
6-7月高溫多雨季節,選擇生長健壯、無病害的枝條,按長10-15厘米截成小段,去掉下端的葉片,上端保留2-4片葉,微晾,斜插於沙土中,土面以上留約5厘米。扦插后要保持土壤濕潤,氣溫在22-30℃時約2周就能成活,成活后2周即可移栽,移栽行距與根莖繁殖相同。扦插生長的根莖較小,根莖大的可入葯,小的下年可作種栽。
組織培養
組培材料:外植體取莖尖、帶腋芽的莖段,用清水沖洗2小時后,在超凈工作台上進行外植體的消毒處理。
培養基:基本培養為MS;按不同處理方案添加不同類型的植物激素,用0.1氫氧化鈉+0.1氯化汞,調節pH0.5-6.0,在高壓滅菌鍋中高溫(121℃)滅菌20分種。上述培養基均加3%蔗糖、1%瓊脂,培養室溫度25C左右,光照13小時/天,光照強度2000勒克斯左右,移栽基質經過滅菌消毒處理,按珍珠岩、草炭、菜園土=1:1:1比例混合。
組培方法:取莖尖、莖段(帶芽)和葉為外植體,按下列程序進行消毒:取材→自來水粗洗→5%洗衣粉水溶液漂洗5分種→自來水沖洗30分種→75%乙醇擦冼表面→0.1%氯化汞溶液中消毒5分種→2%次氯酸鈉溶液中消毒20分種→無菌水沖洗4-6次,然後在無菌工作台中將外植體切成0.5-1.0厘米長的小段接種於誘導培養基上;將培養出來的愈傷組織切成小塊接種於增殖培養基上;最後將形成不定芽的塊段轉移至生根培養基上。以培育出完整的小植株,以7天為1周期。
誘芽培養:將外植體接種到培養基中,在莖尖、莖段的愈傷組織誘導中,由MS+6-BA2.0毫克/升+IBM0.5毫克/升+NAA0.2毫克/升的培養基的激素濃度配比中誘芽效果最好,可達80%。該組合下誘導的愈傷組織出芽率高,生長快。
繼代增殖:將誘導出來的愈傷組織及芽叢轉到新的激素組合的培養基上進行繼代培養.將初代培養基的芽叢分離並切割成2厘米的莖段,接種於培養基MS+6-BA2.0毫克/升+NAA0.2毫克/升中。接后給予全天光照,室溫20-28℃。3天後基部開始膨大,1周后腋芽開始萌動,且萌櫱生長很快。
生根培養:將誘導成活的叢生芽切割成單芽.轉接到1/2MS+IBM1.0毫克/升+NAA2.0毫克/升培養基中,30天後生根率最高達70%。
練苗移栽:移栽定植芽長到3-4厘米時,切取健壯的植株轉到生根培養基上,所有的植株都能正常生長培養1周后,即誘導出根,10天後每株可長出3-5條根,根長達4-5厘米,再培養1周,植株健壯。葉色濃綠,然後揭去紙蓋練苗。輕輕洗去根部培養基,移到蛭石的小盆中,蓋上塑料膜及燒杯,保持較高的溫度,10天後揭去塑料膜及燒杯.可移栽到大田,小苗成活率95%。

田間管理

栽種后要按時澆水,防止乾旱。苗出齊后要按時中耕除草。在植株生長旺盛期可追施1次人畜糞水或每畝施20kg尿素。雨季要防止地內積水,雨後要及時排水,防止根莖腐爛。

病蟲害防治

菊三七的病蟲害較少,主要害蟲是地老虎蚜蟲。發生地老虎為害時,可用敵百蟲原葯配成1∶100倍液噴霧防治,或用50%辛硫磷50g拌碎鮮草5kg製成毒餌誘殺;發生蚜蟲為害時,可用40%樂果乳油1000~1200倍液噴霧防治。

採收加工

栽種當年的10月中、下旬採收。採收時先割去地上部的莖,刨出塊根。曬至半干后搓去鬚根,曬乾即可藥用。

種栽貯存

在北方,菊三七最好存儲於地窖內,窖溫控制在0~5℃。存儲時,頂芽向上擺好,一層沙一層根莖,擺4~5層後上面蓋沙土。要定期檢查,防止發熱霉爛。

主要價值


功效與作用

活血化瘀
菊三七是一種能活血化瘀的中藥材,它能加快人體內淤血消散,也能讓腫痛癥狀很快消退,他在臨床上是治療人類跌打損傷后關節扭傷的常用藥,治療效果特別好,另外人們不小心出現骨折時也能用入葯后的菊三七來治療,它既能促進斷骨再生也能緩解傷者痛苦。
止血補血
菊三七入葯以後具有特別好的止血作用,它能縮短人體凝血時間並能快速止血,人們出現外傷出血時,把它延續導成細末,直接外敷傷口就能快速止血,另外人們出現咳血吐血以及女性產後出血等不良癥狀時及時服用菊三七也能起到明顯止血作用。
補腎強腰
菊三七能入腎經,補腎強腰是它的重要功效,它對人類因腎虛導致的腰痛和腰腿無力以及男精遺精等症都有明顯治療作用,而且治療效果特別好。菊三七還能活血調經,它能預防緩解女性的月經不調,對維持女性經期健康也有很大的好處。

藥用價值

治療毒蛇咬傷
菊三七入葯以後解毒效果特別好,在需要時可以把它搗碎製成粉末,直接外敷在被毒蛇咬傷的部位,每天換藥一次就能快速解毒,而且能讓受傷后的腫痛很快減輕。如果中毒癥狀嚴重在外敷菊三七以後也能為傷者爭取寶貴的救治時間。
治療風濕骨痛
菊三七能祛風除濕是治療人類風濕骨痛的常用藥,在治療時把它切碎后加白酒浸泡,20天以後取出泡好的葯就直介面服或者塗抹出現疼痛的部位就能讓病情明顯減輕。

植物神話


相傳,太上老君身旁的一名製藥童子因在天庭犯了錯而被貶下凡,常年在都昌大港水庫以船夫的身份送往兩岸村民。有一天,一位不慎被刀割傷血流不止的老伯想乘船去水庫對岸求醫,但又苦於沒有足夠的看病銀錢而傷心不已。
製藥童子見后,在大港水庫的山谷中尋得一種可以止血的神葯,將其搗爛敷於老伯的患處,當即成功止血。老伯驚訝於這種神葯的強大功效,於是廣而告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