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竹齋箋譜

十竹齋箋譜

《十竹齋箋譜》是2012年中國書店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胡正言

《十竹齋箋譜》最初印行於明崇禎十七年(一六四四)。全書共分四卷,書前有九龍李于堅《小引》、上元李克恭穴敘移。每卷按『清供』『勝覽』『孺慕』等專題形式共匯印了近三百幅箋紙紋飾,內容多樣、形式新穎,尤其是印刷《箋譜》所採用的『餖版』『拱花』技術,推陳出新,將傳統版畫藝徠術推向更高的境界。

基本概況


十竹齋箋譜 榮寶齋1952年重印
十竹齋箋譜 榮寶齋1952年重印
中國明代末年版、拱花木刻彩印的畫集。胡正言輯印。崇禎十七年(1644)刊行。有九龍李于堅、上元李克恭序文。共 4卷。卷一有“清供”、“華石”、“博古”“畫詩”等72種卷二有“勝覽”“入林”“無花”、 “鳳子”等 77種。卷三有“孺慕”、“棣華”、“應求”“閨則”等72種。卷四有“建議”“壽征”、“靈瑞”、“香雪”等72種。
該譜與《十竹齋書畫譜》同為精品。杭州十竹齋、北京榮寶齋、上海朵雲軒已重刻出版。

十竹齋箋譜跋


《十竹齋箋譜》刻版之一 魏立中刻
《十竹齋箋譜》刻版之一 魏立中刻
《十竹齋箋譜》刻版之一 魏立中刻
《十竹齋箋譜》刻版之一 魏立中刻
《十竹齋箋譜》刻版之一 魏立中刻
《十竹齋箋譜》刻版之一 魏立中刻
右《十竹齋箋譜》四冊,重鐫之工始於民國二十三年春末,告成語三十年夏六月,此七載中,大變迭起,百舉皆廢,余又南北遷徙,卒卒鮮暇,故鐫版之業作輟靡恆,蓋因於資力者半,而人事之乖迕,亦居其半焉,然終於斯時得竟全功。喪亂之中,艱辛備嘗,同好之士,初贊其議,而未能睹其成者,不只一二人也。前塵回顧,悲忻交集,是烏能不紀數語以告世人,且有以慰亡友之靈也,初,魯迅先生與余既輯印《北平箋譜》,余曰:“嘗於馬隅卿許見王孝慈所藏胡曰從《十竹齋箋譜》,乃我國木刻之精華,繼此重鐫,庶易流傳,北平印工當能愉快勝任。”魯迅先生力促其成。余北歸,乃毅然托趙斐雲先生假得孝慈藏本,付榮寶齋複印,然複印之工,至為繁重,榮寶齋主人楊君初有難色,強之而後可。自復繪以至刷印之工,余曾目睹,故能語其層次:初按原譜複色分繪,就所繪者一一分刻,然猶是未拼成之板塊也;印者乃對照原本,逐色套印,淺深濃淡之間,毋苟毋忽,雖一絲一葉之微,罔不目注手追,惟恐失樣,用力之重輕,點色之緩急,意匠經營,有逾畫家。印成,持較原作,幾可亂真,余乃信其必有成矣。時在歲暮,第一冊竣事。適孝慈至平,遂以複本貽之,是為余與孝慈訂交之始。未幾,隅卿亦歸,每次晤言必語及版畫,而於《十竹齋箋譜》尤著意焉,即微疵點污,亦必指令矯改,以期盡善。斐雲與徐森玉、魏建功、向覺明諸先生亦間有參議,友朋之樂,於斯為最。適余赴滬,持是冊示魯迅,賞覽之餘,喜如所期。然第二冊付鐫后,工未及半,燕雲變色,隅卿講學北大,猝死於講壇之上。余亦匆匆南下,以困於資,無復有餘力及此,故鐫工幾致中輟,時時以是為言者,惟魯迅先生一人耳。迨第二冊印成,先生竟亦不及見矣。其後孝慈又故,遺書散出,此書幸歸北平圖書館,可期永存。良友雲亡,啟余無人,日處窮鄉,心力俱瘁,竟無意於續鐫矣。故都淪陷后,北望煙雲,彌增凄感,原書何在,尚不可知,遑問其他。又逾年,忽發大願,輯印《中國版畫史》,必欲遂成諸亡友之志,擬續鐫箋譜,收入畫印圖錄之中。姑馳書斐雲,詢其蹤跡,不意歷劫竟存,且得斐雲之助,第三冊繼付剞劂,迄今一載有半。全書畢工,微斐雲之力不及,此固不只余之私衷感荷無既也。嗚呼!此書雖微,亦嘗飽經世變,備歷存歿之故矣!抑余重有感者,二十年來,余羅致版畫書不下千種,於此書最為加意,幾得復失者數數:初聞涉園陶氏有舊藏,比余詢及,則已與他書歸日本文求堂矣,為惆悵者久之;后見文求堂書目,此書尚在,飛函商購,得復謂已他售,蓋託辭如是,欲自藏也;上海狄氏亦有此書,然不可見,聞某君購得一冊,余意即一冊亦佳,詢以能否相讓,則雲已售去;孝慈故后,此書又先為北平圖書館所得,緣慳如是,余更不作收藏想矣。終假孝慈珍本,複印畢工,慰情勝無,每自感悅,然此本中闕若干頁,以無他本可補,姑置之。去冬,徐賈紹樵竟於無意中為余獲此書於淮城,書至之日,樂忘晨飢。尤可欣者,孝慈本中所闕諸頁,此本則一一俱在,刊書將成,余亦得償夙願,緣遇巧合有如此者。惟鐫工已就,所闕者未能補入耳。他日痛飲黃龍,持書北上,以與孝慈藏本相校勘,斐雲其將何以賀余耶!補刻之舉,當在彼時,雲日重昭,此願終償,斐雲知我必首肯也。
《十竹齋箋譜》之一及餖版
《十竹齋箋譜》之一及餖版
《十竹齋箋譜》之一及餖版
《十竹齋箋譜》之一及餖版
徠中華民國三十年六月二十七日長樂鄭振鐸
富春山居圖信箋
富春山居圖信箋
富春山居圖信箋
富春山居圖信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