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5條詞條名為宋光的結果 展開

宋光

邊聯縣籍烈士

宋光徠(1919-1946)原名李長庚,1919年出生於山東邊聯縣山區一個農民家庭,1936年參加抗日鬥爭,1940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日本投降后,隨軍來到東北。1946年任營口縣二區區長,二區即今大石橋市博洛卜鎮一代。他平易近人、聯繫群眾,深受當地老百姓的歡迎,敵人對他也很害怕,千方百計地搜捕他,1946年11月15日由於叛徒告密慘遭敵人殺害,犧牲時年僅27歲。

人物簡介


英雄事迹
宋光同志原籍山東省邊聯縣土山區人,一九一九年生於中家庭,父親系本地名醫,曾就學於當地高小,不久,因無力升學而農。一九三六年遂參加當地的抗日工作。因一慣工作積極,鬥爭勇敢,為人民服務堅決,一九四一年被吸收為中共黨員。在黨內曾任支書、區書等工作,並歷任區抗聯青委區長等職。八一五后,調來營口縣任本區區長,一貫不辭艱苦,為人民工作。一九四六年蔣匪侵佔我營口縣時,宋區長則冒露踏雪忍飢挨餓,英勇殺敵。在宋區長領導堅持鬥爭中,給予敵人的莫大打擊,致敵人不敢設營,向四周群眾搜刮。
十徠一月十七日,突然被敵人包圍,戰鬥中宋同志被搶擊傷,他仍堅持鬥爭並指揮其餘同志突圍,不幸在這次戰鬥中被俘后,敵人百般嚴刑拷打,宋光仍不屈服,敵人計窮乃召集群眾大會審問。宋同志在大會中仍堅持真理,指責敵人罪行,並掩護了群眾安全。敵人於老羞成怒下,宋同志乃從容就義。宋同志生平史績不僅是我群眾親愛導師,而且是我一切工作同志的楷模,特勒金石,永垂不朽。”
宋光同志就義后,當地群眾冒著生命危險,把他屍骨偷偷掩埋起來。二周年時,東北全境解放了,特敬刻了這塊石碑。一九五0,當地駐軍、政府和群眾,在博洛鋪召開隆重追悼大會,鳴槍致哀,起靈入殮,把宋光烈士重新安葬在營(營口縣)蓋(縣)交界的現處。二十年後,營建成現貌。如今,墓地的北、南、西坡遍栽果樹,果碩枝壯,滿山飄香,烈士們用鮮血浸潤過的山川大地,一派新象。營、蓋兩縣人民,每逢清明時節,都來祭掃。

人物歷經


1945年8月日本投降后,中共膠東地委派一批幹部到遼南,宋光隨隊而來。1946年2月初,宋光被組織派到營口市東昌區任區長。此時,正值蔣介石依仗美帝國主義瘋狂進犯東北,宋光懷著滿腔熱忱,夜以繼日的工作,帶領區工作人員組織全區人民抬擔架,支援前線。
1946年3月,國民黨大舉進攻遼南。根據敵我形勢,黨和人民軍隊準備撤出營口。撤退前,宋光帶領區政府工作人員安撫群眾,向群眾宣傳撤退是暫時的,我們一定會回來的,並警告地主惡霸,必須規規矩矩,不許亂說亂動。
1946年4月初,國民黨第七十一軍八十八師發兵遼南。遵照中共中央提出的“讓開大路,佔領兩廂”的戰略決策,駐營口黨政軍機關由營口、大石橋撤至海城縣析木城以東。4月下旬,成立了營口縣委和縣人民政府。由於當時營口縣境內均被國民黨佔領統治著,縣委、縣政府駐無定所,實是游擊政府。為了便於開展工作,劃分了第一區、第二區。6月,宋光由遼南公學被派往營口縣任二區區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