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如柏

詹如柏

詹如柏,又名詹寅,1902年9月11日出生在福安潭頭鎮后洋村。

1929年夏,經施霖介,詹如柏認識了施霖的表弟、共產黨員馬立峰。

1931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是閩東徠黨組織和游擊隊的領導人之一。建立了閩東第一支紅軍武裝。

1932年夏,組織上決定讓詹如柏致力地方工作,在發動領導農民“五抗”的鬥爭中,他表現出了非凡氣魄和組織才能。

烈士簡介


詹如柏(1902.9.11-1935.3.18),原名詹寅,福建省福安縣潭頭鄉后洋村人。閩東黨組織和紅軍的領導人之一。早年為人仗義,曾多次帶領農民反抗地主惡霸,深受當地群眾的擁戴。1930年在馬立峰引導下參加革命鬥爭,變賣家產並四處籌款組建革命武裝。1932年7月組建閩東第一支紅軍武裝,任閩東工農游擊第一支隊支隊長,並加入中國共產黨。同年9月14日,與馬立峰一起領導蘭田暴動,此後,在發動、組織和領導農民開展“五抗”鬥爭中表現出非凡的氣魄和組織才能。1932年秋在福安北部山區發動了全縣最大規模的秋收鬥爭。1933年2月馬立峰被捕後接任福安中心縣委書記,同年8月1日當選福安革命委員會(蘇維埃)主席,此後致力於蘇區政權建設。1934年1月1日參與領導賽岐暴動。同年5月當選中共閩東臨時特委委員。此後利用執行北上抗日先遣隊任務的紅七軍團路過閩東的有利時機,與葉飛一起率領閩東紅軍獨立團擴大蘇區,打通了閩東各游擊區的聯繫,各縣蘇區連成一片。1934年秋中央紅軍主力長征北上后,國民黨調集重兵大規模“清剿”閩東蘇區。詹如柏在極為困難的局面下代理閩東特委書記,領導蘇區軍民開展反“圍剿”鬥爭。1935年1月,閩東紅軍獨立師主力轉移外線作戰,詹如柏率特委機關在福安北區堅持游擊戰爭。1935年3月1日,因叛徒出賣,在壽寧縣后章村被敵抓捕,隨後押解福安賽岐審訊。在獄中,面對敵人的威逼利誘和殘酷刑訊,堅貞不屈,視死如歸。同年3月18日上午,腳戴沉重腳鐐的詹如柏被綁在椅子上抬往賽岐黃土崗刑場。詹如柏知道最後的時刻到了,他頑強地昂起頭,向前來送行的鄉親們作最後一次演講:“我們共產黨是為窮人打天下的,革命總有一天會勝利!我死了沒關係,還有其他人。共產黨是殺不完的!”一群反革命家屬張牙舞爪地一擁而上,用剪刀、錐子在他頭上、臉上、身上亂剪亂戳,詹如柏的耳朵被剪掉了,身上的肉被一塊塊地剪了下來,全身布滿了錐子的洞眼。經過兩個多小時的殘忍宰割后,敵人用一把尖刀刺入他的胸膛,一顆不屈的心臟停止了跳動。

烈士生平


1929年夏,經施霖介,詹如柏認識了施霖的表弟、共產黨員馬立峰。從此詹如柏與馬立峰結下了深厚的友誼。
徠1931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是閩東黨組織和游擊隊的領導人之一。建立了閩東第一支紅軍武裝。
1932年夏,組織上決定讓詹如柏致力地方工作,在發動領導農民“五抗”的鬥爭中,他表現出了非凡氣魄和組織才能。1932年秋,他在福安北部山區發動了全縣最大規模的秋收鬥爭。1933年8月1日,福安革命委員會在北區成立,詹如柏被推選為主席。1935年2月中旬,在安德邊境堅持鬥爭的詹如柏驚悉馬立峰被叛徒殺害的噩耗,這位錚錚鐵漢,慟哭了一夜。為了替戰友復仇,詹如柏不顧一切,決意要返回福安中心蘇區,尋找失散的黨組織和紅軍游擊隊,打聽葉飛和獨立師的下落。敵人得知情報后,立即派部隊嚴密封鎖交通要道,並派出許多便衣四處偵緝,抓拿詹如柏。
1935年3月1日,因叛徒出賣,他在後章村被捕。國民黨福安縣長聽說抓到了閩東“共FEI”頭子詹如柏,如獲至寶,駐紮在福安賽岐的國民黨新十師師長企圖用“團長”的官銜來收買他,詹如柏不僅不為所動,反而曆數國民黨的滔天罪行。
3月18日上午,腳戴沉重腳鐐的詹如柏被綁在椅子上抬往刑場。詹如柏知 道最後的時刻到了,他頑強地昂起頭,向前來送行的鄉親們作最後一次演講: “我們共產黨是為窮人打天下的,革命總有一天會勝利。我死沒關係,還有其他人,共產黨是殺不完的……”一群反革命家屬,張牙舞爪地一擁而上,用剪刀、錐子在他頭上、臉上、身上亂剪、亂戳,詹如柏的耳朵被剪掉了,身上的肉被一塊塊剪了下來,全身布滿了錐子的洞眼。經過兩個多小時的殘忍宰割,詹如柏體無完膚,鮮血淋漓。最後,敵人用一把尖刀刺入他的胸膛,一顆不屈的心臟停止了跳動。犧牲時年僅33歲。

烈士影響


2005年上海電影製片廠以詹如柏和馬立峰為原型拍攝了反映閩東蘇區革命鬥爭史為題材的20集電視劇《生死相隨》。反映那段波瀾壯闊、可歌可泣的閩東革命鬥爭的歷史。在福安、霞浦、福鼎、福州等地進行拍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