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之道
漢語成語
漢語成語,拼音是zhōng yōng zhī dào,出自《論語·庸也》。意思是指不偏不倚,折中調和的處世態度。在句子中一般作主語、賓語,指中間派。
出自《論語·庸也》:“中庸之為德也,其至矣乎。”
第二層理論:指中正、平和。人需要保持中正平和,如果失去中正、平和一定是喜、怒、哀、樂太過,治怒唯有樂,治過喜莫過禮,守禮的方法在於敬。只要保持一顆敬重或者敬畏的心,中正、平和就得以長存,人的健康就得以保障。
第三層理論:中指好的意思,“庸”同用,中用的意思。指人要擁有一技之長,做一個有用的人才;又指人要堅守自己的崗位,要在其位謀其職。
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中庸之道,意為不偏不倚,折中調和的處世態度。
《中庸》原文之中,對中庸的定義如下:“喜怒衰樂之末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意思就是人的內心沒有發生喜怒哀樂等等情緒時,稱之為中。發生喜怒哀樂等等情緒時,始終用中的狀態來節制情緒,就是和。中的狀態即內心不受任何情緒的影響、保持平靜、安寧、祥和的狀態,是天下萬事萬物的本來面目(基礎)。而始終保持和的狀態,不受情緒的影響和左右(自我控制情緒,不讓情緒失控,讓情緒在一個合理的度里變化),則是天下最高明的道理。
這也是古人把中庸解釋為不偏不倚的出處。展開來說,古人言“聖人不動情”即內心不發生喜怒哀樂的情緒,始終是平靜安寧祥和的狀態,此為中的狀態。動情時,也始終用平靜安寧祥和的內心來控制情緒,不被情緒所牽引和左右,此即“真常須應物,應物要不迷”的修行目標和修行標準。
他一面想,這既無閉關自守之操切,也沒有開放門戶之不安:是很合於“中庸之道”的。(魯迅《彷徨·幸福的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