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津街街道

南津街街道

南津街街道位於重慶市合川區,濱臨嘉陵江、涪江,背倚九峰山森林公園,對望釣魚城古戰場,內鑲合川工業園區,南部與銅梁區舊縣街道和二坪鎮交界,幅員面積95.3平方公里,其中城區面積6.1平方公里;共143766人(2010年),城市人口8.6萬、農業人口5.6萬、農村勞動力3.4萬,轄16個村、11個社區。2006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7.3億元、固定資產投資總額6.5億元、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7.1億元、財政收入突破8000萬元。是重慶市合川區人民政府駐地。

概況


南津街街道位於合川區南部,嘉陵江、涪江和臨渡河匯合處。面積95.3平方千米。轄白塔街、望江樓、書院路、江亭路、東津沱、白鹿山、上什字、紫荊園8個社區,南屏、臨渡、夜雨、苟家、花園、梳鋪、大灣、進士、白塔、牌坊、米坊、高陽、南溪、梁壩、鷂子、張家16個行政村。辦事處駐南園路。涪江大橋連接城區南北,212國道橫貫境內,銅(梁)合(川)等公路縱橫交錯,與三江一河航道相連。古迹有東漢磚砌墓群,宋代銅梁洞石刻,明代石室墓群,清代十三級樓閣式文峰塔。明設合宗書院於此。

代碼


500117003:~001白塔街社區 ~002望江樓社區 ~003書院路社區 ~004江亭路社區 ~005東津沱社區 ~006白鹿山社區 ~007上什字社區 ~008紫荊園社區 ~200南屏村 ~201臨渡村 ~202夜雨村 ~203苟家村 ~204花園村 ~205梳鋪村 ~206大灣村 ~207進士村 ~208白塔村 ~209牌坊村 ~210米坊村 ~211高陽村 ~212南溪村 ~213梁壩村 ~214鷂子村 ~215張家村

沿革


1926年置南津鎮,1954年更名第五街,1956年並第五、六街組建南津街道,1977年將原第六街劃出,1992年南屏鄉划入,次年臨渡鄉併入。1997年,面積36.3平方千米,人口4.1萬,轄望江樓、白鹿山、趙家街、太平街、十家街、書院街、白塔街、泥巴嘴8個居委會和土壩、白鹿、牌樓、南屏、觀鹿、高陽、高坎、牌坊、下南、中南、董家、高歇、花園、臨渡、干灘、郭家、夜雨17個行政村。
2001年,將原東津沱街道所轄菜壩、白塔、堰口、南溪、石華、同心、米坊7個村委會、7個居委會,面積18.94平方千米,22718人(其中非農業人口10502人)和原十塘鎮所轄10個村委會、2個居委會,面積22.72平方千米,14954人(其中非農業人口1605人),劃歸南津街街道管轄,南津街街道共轄34個村委會、21個居委會,總面積78.00平方千米,總人口78136人,其中非農業人口34939人,辦事處駐南園路。
2005年區劃調整后,南津街街道管轄原南津街街道、張橋鎮所屬行政區域,轄23個村委會、11個居委會,面積95.3平方千米。辦事處駐南園路。
附:張橋鎮位於合川市南部。臨(渡)張(橋)公路過境。 [沿革]1926年設張家鎮,1939年並張家、臨渡兩鎮建張臨鎮,1941年改張家鄉,1958年改公社,1981年更名鄉橋公社,1983年復置鄉。1992年臨渡鄉划入,1993年原臨渡鄉劃歸南津街街道后改置張橋鎮。1997年,面積17.3平方千米,人口1.1萬,轄羅盤、渡口、點燈、高學、梁壩、沙壩、鷂子、張 8個行政村和張家1個居委會。2005年撤銷併入南津街街道。
附:十塘鎮位於合川市南部,瀝鼻峽背斜南段九峰山北麓,距市政府8.8千米。銅(梁)合(川)公路橫穿境內。 [沿革]1926年設十塘鄉。1958年改公社,1983年復置鄉,1993年建鎮。1997年。1997年,面積22.7平方千米,人口1.5萬,轄進士、塘坊、牆院、苟家、干河、大灣、道橋、塔、梳鋪、石雞10個行政村和十塘、攔馬石2個居委會。2001年撤銷併入南津街街道。

街道概況


南津街街道
南津街街道
辦事處是全國全民健身周活動先進單位、重慶市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先進集體、重慶市發展鄉鎮企業明星鄉鎮、重慶市社區建設先進單位。

區位優勢

區位 獨特,交通便捷。南距重慶93公里,北距南充118公里,是合川南下北上、東進西出的交通樞紐和渝西重要物資集散地。嘉陵江、涪江匯流境內,212國道、渝【重慶】合【合川】高速公路、渝【重慶】武【武勝】高速公路、遂【遂寧】渝【重慶】快速公路、鐵路貫穿境內,渝合高速公路合川出口、遂渝快速鐵路合川站緊臨城區,千斤灘碼頭、銅合高速公路正在規劃建設。轄區水運通航里程49公里,公路里程178公里,農村水泥便民路78公里,基本形成村村通水泥公路、社社通公路、院院通水泥便民路的農村道路網路。

都市農業

以餐桌農業、觀光農業、生態農業為主要內容,大力發展現代都市農業,精心培育沿銅合路、臨張路的十里觀光農業示範產業帶,打造九峰山省級森林公園、白塔坪宗教勝地、銅梁洞度假村三大休閑中心,構建百萬隻小家禽養殖基地、十萬頭生豬基地、萬畝中藥材及粉葛基地、萬畝綠色蔬菜基地四大基地,培植中藥材基地-飲片加工,粉葛基地-葛粉加工,生豬基地-豬副產品加工,花卉苗木基地-休閑觀光四大產業鏈條,農業綜合開發及產業化項目近40個。2006年粉葛種植面積達5000畝、中藥材種植面積達3000畝、集中成片種植蔬菜5000畝,出欄生豬7.2萬頭、小家禽38萬隻,實現農業總產值1.8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3780元。

經濟發展


實施工業沿線發展戰略,并力爭以線成片,以片成園,依託銅合路、祈臨路的交通區位優勢,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引進培育了瑞祥生物、駿翔機電、瑞鑫格中藥、金成全棉紡織等骨幹企業,其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近10家,德佳食品集團創建為國家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
2006年工業總產值達到6.45億元,同比增長17.3%,工業增加值達到2.29億元,同比增長18.1%。圍繞重慶市級商業中心建設,精心打造建材和汽摩銷售圈、現代物流圈、商務服務圈、休閑購物圈等四大商圈,培育了重慶北部建材倉儲市場和香港皇朝家私城、江城明珠大酒店、燕興汽車城等一批實力較強的商貿企業。依託文峰古塔、九峰山省級森林公園、白塔坪宗教勝地、銅梁洞度假中心、小安溪生態觀光度假區等豐富的自然資源和歷史古迹,培育了友緣山莊、知青家園、清風寨、夜雨山莊等具有濃厚鄉村旅遊特色的休閑農家樂。

社會事業


轄區有中小學10餘所、職業技術學校3所,在職教師500多人,在校學生12000多人。醫療衛生條件完善,有區疾病控制中心、區中醫院和急救中心等醫療設施先進的綜合性醫院三家,村衛生室全部達到甲級衛生室標準。文化體育設施完善,有標準化的體育館、文化活動中心,現有文體活動隊伍近20支,隊員3500多人,堅持開展群眾性文化體育活動,辦事處連續多年被評為全國全民健身周先進單位、全國老年人體育工作先進單位。
展望未來,南辦處將以“提速發展、跨越趕超,建設區域性中心城市”為主線,以“加快南城建設”為契機,以“全區領先、全市爭先、全國創先”為目標,堅持“服務立辦、發展興辦、和諧穩辦”,打造兩線、三點(沿銅合路、臨張路的兩大產業集聚線,十塘、張橋、沙溪的三大城鄉統籌點),突出四大重點(協建區級重點項目、維護社會穩定、發展民營經濟、加強黨的建設),實現兩大突破(打造城市風貌展示區、打造現代都市農業),全面推進南城建設,努力建設合川新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