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診

四診

四診指的是望、聞、問、。古稱“診法”。四診具有直觀性和樸素性的特點,在感官所及的範圍內,直接地獲取信息,醫生即刻進行分析綜合,及時作出判斷。四診的基本原理是建立在整體觀念和恆動觀念的基礎上的,是陰陽五行、藏象經絡、病因病機等基礎理論的具體運用。物質世界的統一性和普遍聯繫,就是四診原理的理論基礎。

簡介


● 英文名稱:Four Examinations
● 學科來源:中醫藥學—診斷學

古籍摘選


● 然診有四,在昔神聖相傳,莫不並重。(《四診決微》)

名詞解釋


● 望、聞、問、切4種中醫診察疾病基本方法的合稱。

術語在線


● 引自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術語在線

百科解讀


● 中醫診斷學在中醫基礎理論的指導下,研究、診察疾病,辨別證候,通過望、聞、問、切四診合參,收集人體的疾病的信息。在疾病的過程中,往往不會單獨應用一種方法,而是多種方法聯合應用,綜合收集病情資料。四診包括望診、聞診、問診和切診。

望診

● 望診,是醫生運用視覺對於病人的神色形態、病變表現、舌象、分泌物和排泄物進行有目的的觀察,以了解健康狀況,測知病情的方法。在中醫理論中,人體是一個整體,人體的外部與內在的臟腑有密切聯繫,體內臟腑氣血、經絡等發生的病變,會在體表相對應的部位反映出來,通過望診可以推斷出內在臟腑的問題。

聞診

● 聞診,是通過聽聲音和聞氣味來診察疾病。聽聲音包括聽患者的說話聲、呼吸聲、咳嗽聲、心音、嘔吐的聲音、腸鳴音等各種聲響,聞氣味包括聞患者發出的異常氣味,分泌物和排出物的氣味,以及病室的氣味。聞診也是診察疾病的重要方法,人體的各種聲音和氣味,也是人體生理活動以及病理變化的產物,通過外在的氣味,可以判斷臟腑的病理情況,為診察疾病提供依據。

問診

● 問診,是醫生通過對病人或者病人家屬進行有目的的問詢,以了解患者病情的方法。問診在診察疾病中發揮重要作用,疾病的很多情況,像疾病的發生、發展變化,以及治療的經過,患者的主觀感受、既往病史及家族史等等,只有通過詢問才能得到。

切診

● 切診也就是脈診,是醫生用手指對患者身體某些部位的動脈進行切按,體驗脈動的感覺,以了解疾病,辨別病證的方法。

參考文獻


● [1] 世界衛生組織(西太平洋地區).北京大學第一醫院中西醫結合研究所,譯. WHO西太平洋地區傳統醫學名詞術語。北京:北京大學醫學出版社,2009.
● [2] 鄧鐵濤。中醫診斷學.5版。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