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蘇卡達陸龜的結果 展開

蘇卡達陸龜

龜鱉目陸龜科動物

蘇卡達陸龜(學名:Centrochelys sulcata):是爬行綱、龜鱉目的爬行動物。雄性體長約80厘米,雌性體長約50厘米,雄性體重約100千克,雌性體重約60千克,是世界中第三大陸龜。背甲隆起高,頭頂具對稱大鱗,頭骨較短,鱗骨不與頂骨相接,額骨可不入眶,眶后骨退化或幾乎消失;方骨後部通常封閉,完全包圍了鐙骨;上顎骨幾乎於方軛骨相接,上顎咀嚼面有或無中央脊。背腹甲通過甲橋與骨縫牢固連結。四肢粗壯,圓柱形。指、趾骨不超過2節,具爪,無蹼。無臭腺。

生活在炎熱乾旱的地區。植食性。分佈在撒哈拉沙漠的南部邊緣,從塞內加爾和茅利塔尼亞向東穿過馬里、尼日、查德、蘇丹、衣索比亞,沿著厄利垂亞達紅海。

物種簡介


蘇卡達陸龜是一種生活在陸地上的龜類爬行動物,原屬於陸龜科、象龜屬,故中文名稱有蘇卡達象龜和蘇卡達陸龜之分。最後被劃分入Centrochelys屬,是Centrochelys屬下的唯一存世的物種。其分類學名稱“sulcata”源自其背殼的物理外觀,“sulcata”來自拉丁語“sulcus”,意為“犁溝”,是指烏龜鱗片上的犁溝。該物種是僅次於加拉帕戈斯象龜和亞達伯拉象龜的世界第三大龜種。然而,它是非洲大陸上最大的陸龜,在島嶼中沒有。

形態特徵


蘇卡達陸龜雄性體長約80厘米,雌性體長約50厘米,雄性體重約100千克,雌性體重約60千克,是世界中第三大陸龜,也是非洲大陸最大的陸龜。有寬闊的橢圓形而扁平的甲殼,背甲黃色至棕褐色,腹甲、頭部和四肢呈象牙色至棕色不等。幼體紅褐色。
其外形的主要特徵,甲殼背側變平,兩側突然下降,並有深頸槽口。前緣中央具缺刻,沒有頸盾,后緣鋸齒狀並上翹,顯示出隨年齡增長而突出的年輪。腹甲淡后緣缺刻較深;四肢圓柱形,具較大圓錐狀硬脊;在後大腿兩側上有2-3個粗大的角質結節,前腳布有粗大重疊的鱗片。前肢5爪,後肢4爪;尾短,淡黃色。其外觀與豹紋龜相似,但甲殼上並沒有花俏的紋飾,幾乎是接近單純的亮棕色(包括整個頭部四肢及腹甲)。喉甲突出,某些雄性成體在前面及後面的緣盾會明顯捲曲,大腿后側有數枚圓錐形的粒狀鱗片。
頭部大小適中,上吻略帶鉤,鼻子不突出。下頦是稍深的棕色。從外貌看,很難區分雌雄。雄性稍長一些,尾巴較粗,腹甲更凹,但在其他方面看起來與雌性相似。
蘇卡達陸龜
蘇卡達陸龜

棲息環境


蘇卡達陸龜生活在炎熱乾旱地區,從稀樹草原、沙漠邊緣到乾燥的大草原。特別是薩赫勒地區,那裡通常沒有永久性的水源。蘇卡達陸龜在沙子中挖洞,可挖出75-90厘米深的地下隧道,甚至3米或更長。這些洞穴和隧道使它們在乾旱環境中的水分含量更高。它們在這些棲息地度過一天中最熱的時間。這些挖掘的永久的洞穴,可由兩個或更多的蘇卡達陸龜共享。

生活習性


蘇卡達陸龜由於生活的地區大多十分乾燥,甚至終年難得有水源地可飲水,因此所需水份必需仰賴由食物中獲得,並且藉由高度不滲水的皮膚及挖地洞躲避日晒的方式,來保存體內的水份。此外,由於是屬於沙漠及乾燥草原的陸龜,為躲避白天的日晒高溫,它們大多於黃昏或清晨開始活動。在極冷或極熱的天氣中,蘇卡達陸龜變得不活動。當發生長期乾旱時,它們可以通過將自己埋入洞穴中來生存。蘇卡達陸龜最活躍的時期是在雨季(7-10月),尤其是在黎明和黃昏時會四處覓食。它們早晨曬太陽,以提高其體溫,在寒冷的夜晚,體溫會下降。
喜歡挖洞,並且很容易適應。它們非常強壯和活躍,當天氣變得太熱或太冷時,它們會退縮到洞穴中。這也有助於自身避免脫水,因為蘇卡達陸龜主要依靠代謝水和食物中的水分作為水。蘇卡達陸龜將在洞穴中停留數小時,如果有泥土,它們會將其翻轉到自己的背上。當溫度超過40攝氏度時,它們會將唾液流涎塗抹在前臂上,以幫助降溫。雄性蘇卡達陸龜本質上具有侵略性,會在發出呼呼聲,嘶啞聲和嘯叫聲時互相撞咬。這些烏龜從孵化開始就相互攻擊,互相碰撞並試圖相互翻轉是雄龜常見的行為。
蘇卡達陸龜是純素食性的動物,主要以纖維含量高但蛋白質含量低的草,灌木和草藥為食。依賴肉質植物獲得食物和大部分水,其食物包括沙漠多肉植物、干葉、青草、仙人掌、萵苣,尤其是植物的葉子。在人工飼養中,即在動物園中,它們吃各種草、車軸草、生菜和牽牛花葉子,最喜歡的食物是新鮮的蒲公英。

分佈範圍


原產地:查德、埃及、厄利垂亞、衣索比亞、馬里、茅利塔尼亞、奈及利亞、塞內加爾、南蘇丹和蘇丹。
存在不確定和起源不確定:尼日和索馬利亞。

生長繁殖


蘇卡達陸龜是一夫多妻制,這意味著在繁殖季節,雄性將與多於一名的雌性交配。繁殖能力很強,雄性在甲殼直徑達約35厘米時性成熟。交配發生在雨季,通常是2-3月。雄性將爭奪雌性的優勢地位,並在交配時發聲。交配后,雌性的身體會因龜卵而膨脹,並減少食物攝入量。繁殖大多發生在在9-11月間。雌性在妊娠60天後,開始尋找合適的築巢地點。雌性首先將鬆散的污物踢開,並最終形成了一個凹陷處,此後進一步挖掘,直到凹陷處的直徑達到約0.6米且深度為7-14厘米。築巢時間最多可能需要5個小時。在它最終選擇一個要產卵的巢之前,可能要挖4-5個巢。一旦選擇了一個,就每3分鐘產1枚卵,每窩可產下17-34枚卵,有時甚至更多。卵為白色,球形,殼脆。產卵后,雌性將填充其巢。這要花一個多小時才能把所有的龜卵掩蓋起來。
卵在地下孵化,孵化持續212天(約8個月),受孵化溫度影響。降雨後1-3天(通常在晚上),卵中會孵出幼體,可能需要3-10天才能到達巢表面。小龜甲殼呈黃色至棕褐色,帶有圓形鋸齒狀,出殼時甲殼長度只有4-6厘米,橢圓形,重量不到25克。但這些幼龜可以在最初的幾年內迅速長到15-25厘米。
蘇卡達陸龜像其他烏龜一樣,可以活到很長的年齡。已知的最古老的物種是56歲,但是蘇卡達陸龜的壽命更長,有些物種可以達到80-100年。

保護現狀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1996年ver3.1——易危(VU)。
列入《華盛頓公約》CITES附錄Ⅱ級保護動物。
蘇卡達陸龜的許多族群正在迅速消失,特別是在馬里、查德、尼日和衣索比亞。在塞內加爾,北部和東北部的物種數量仍然有限,但是這裡也有許多過度放牧和荒漠化,使蘇卡達陸龜消失了。
棲息地喪失是數量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主要原因還包括城市化、荒漠化和家畜過度放牧。居住在薩赫勒地區的幾個種族,特別是游牧部落,以該物種為食物。據報道在日本被用作長壽藥水。在歐洲和北美,它們也被捕獲並作為寵物飼養。捕獲的主要是年輕的蘇卡達陸龜,因為它們需要15年的時間才能成熟,人們擔心野外種群可能無法自我更新,這意味著當地種群將滅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