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3條詞條名為泄瀉的結果 展開

泄瀉

泄瀉

泄瀉是指因感受外邪,或被飲食所傷,或情志失調,或脾胃虛弱,或脾腎陽虛等原因引起的以排便次數增多,糞便稀溏,甚至泄如水樣為主證的病證。一般根據病因病機運用淡滲,升提,清涼,疏利,甘緩,酸收,燥脾,溫腎,固澀的方法治療。

簡介


● 英文名稱:Diarrhea
● 又稱:下利;泄瀉病
● 學科來源:中醫藥學—臨床分科—內科

古籍摘選


● 凡泄瀉之病,多由水谷不分,故以利水為上策。(《景岳全書·泄瀉》)

名詞解釋


● 以大便次數增多,大便溏薄或完谷不化,甚至瀉出如水樣為主要表現的疾病。。

術語在線


● 引自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術語在線

百科解讀


● 泄瀉是指以排便次數增多、便質稀溏,甚至瀉出如水樣為主要臨床表現的病證。

疾病特點

● 本病大多表現為大便稀溏,甚或如水樣,大便次數明顯增多,每日三次以上。
● 常伴有腹脹、腹痛、腸鳴、納獃等消化系統表現。
● 若起病急,病程短,伴有惡寒、發熱等癥狀,大多考慮為急性泄瀉。起病緩,病程長,時發時止,大多考慮為慢性泄瀉。

病因病機

● 本病的病因病機主要為感受外邪,飲食所傷,情志不調,稟賦不足及年老體弱、大病久病之後臟腑虛弱,導致脾胃虛弱、脾失健運、水濕運化不利,造成腸道清濁不分,傳化失司而成。

現代醫學範疇

● 現代醫學中的一些器質性疾病,如急性腸炎、炎症性腸病、吸收不良綜合征、腸道腫瘤、腸結核等,以泄瀉為主要表現均可參照本病進行辨證施治。
● 現代醫學中的一些功能性疾病,如腸易激綜合征、功能性腹瀉等,以泄瀉為主要表現的疾病,均可參照本病進行辨證施治。

病證鑒別

● 痢疾:二者均有大便稀溏,大便次數增加等表現,也均可出現腹痛,完谷不化等兼症。但痢疾兼有便下赤白膿血、里急后重等癥狀;而泄瀉發作時大便中無膿血,不伴里急后重。二者可依此進行鑒別。

治則治法

● 明代的李中梓在《醫宗必讀·泄瀉》提出了“治瀉九法”,即淡滲、升提、清涼、疏利、甘緩、酸收、燥脾、溫腎、固澀,此九法為本病的治療大法。
● 暴瀉治以運脾化濕,以驅邪為主;久瀉以補虛固澀為要。

參考文獻


● [1] 世界衛生組織(西太平洋地區).北京大學第一醫院中西醫結合研究所,譯.WHO西太平洋地區傳統醫學名詞術語國際標準。北京:北京大學醫學出版社,2009.
● [2] 張伯禮,吳勉華。中醫內科學。新世紀第四版。北京:北京中醫藥出版社,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