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山風景區
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
焦山風景區是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鎮江三山”(另兩個是金山和北固山)名勝之一,以山水天成,古樸幽雅聞名於世。
焦山是萬里長江中唯一四面環水的島嶼,山高70.7米,周長2000餘米,因東漢焦光隱居山中而得名。碧波環抱,林木蓊鬱,綠草如茵,滿山蒼翠,宛然碧玉浮江。與對岸象山夾江對峙,正所謂“萬川東注,一島中立”,有江南“水上公園”之喻,被譽為“江中浮玉”。身臨其境,確有“砥柱中流”之感,好似登上普陀仙島,遊人慕名而至。
焦山風景區風光
歷史人物文化
俗話說:“山不在高,有仙則靈。”焦山的神仙就是東漢隱士焦光。東漢末年,焦光隱居在此,漢獻帝曾三次下詔書請他出山做官,但他不願和腐敗朝廷同流合污,拒不應召。他在山上採藥煉丹,治病救人,後人為了紀念他,改樵山為焦山。
焦山[江蘇省鎮江市焦山]
與一些名山大川相比,焦山並不顯得高大突出,但它有其獨特之處,那就是聞名遐邇的江南第一大碑林—焦山碑林,氣勢磅礴的摩崖石刻和碑刻藝術,使焦山成為蜚聲海內外的書法之山。焦山碑刻,篆、隸、真、草、行諸體皆備,風格迥異,或蒼古峭拔,縱逸奇深,或嚴整舒朗,渾然厚重,真可謂匯千年古刻之雋美,融百家書法之精神。有“碑中之王”、“大字之祖”之稱的曠世奇碑——“瘞鶴銘”,就出自焦山,北有《石門銘》,南有《瘞鶴銘》,焦山碑林與西安碑林一南一北,各領風騷,有人說西安碑林是雄渾的黃河文化的象徵,而焦山碑林則是清奇的長江文化的凝結。它所擁有的更多的是人文個性的張揚。
古剎梵音,古碑薈萃,古刻紛呈,古樹蔥蘢,給這座名山增添了無窮雅趣。在這裡真誠地歡迎八方朋友到焦山來修心養性,放飛心情。
焦山[江蘇省鎮江市焦山]
秦朝以後,道教思想得到了很大的發展,他們崇尚自然,追求自然,渴望歸隱山林,過與世無爭的世外桃源式的生活。而焦山與松寥山、夷山聳立於長江之中,形成一主兩次的格局,與"一池三山"式的人間仙境相暗合,於是便成道家首選之地。東漢末年,名士焦光遊歷大江南北,當他來到焦山之時,被這人間仙境所吸引,便在此結廬隱居,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採藥煉丹,濟世救貧,並留下許多民間傳說故事。當時的皇帝聞其賢,三下詔書請其出山做官,均被他以年老體弱、妻子多病或遠遊等方式婉拒了,後人為紀念他而將他隱居的山洞改成三詔洞,山名改為焦山。
焦山風景區
日前,從市旅遊局傳來喜訊,金山·焦山·北固山(簡稱“三山”)旅遊景區經省旅遊局推薦,被全國旅遊景區質量等級評定委員會評定為國家5A級旅遊景區,這是市委、市政府籌建成立“三山”旅遊景區管委會後的又一重大成果,實現我市5A級景區零的突破。“三山”旅遊景區作為鎮江主城區的重要板塊,創成國家5A級旅遊景區,是“城市即旅遊、旅遊即城市”理念的最好實踐,是全市旅遊人落實“對標找差、創先爭優”硬任務的第一要義,更是培育現代旅遊集聚區、示範區的必由之路。
是“海不揚波”亭的簡稱,即定慧寺山門。
從長江邊上與焦山對峙的象山腳下的渡口擺渡過江,不到五分鐘就可踏上綠色的小島—焦山。迎面的焦山大門,朱漆彩畫,一對石獅鎮守大門。門旁左右懸掛著清代光緒年間巴州廖倫所寫的一副楹聯“長江此天塹,中國有聖人”,顯得古樸典雅。進入山門,迎壁就是對聯的橫披“海不揚波”四個大字,為明代書法家胡纘宗所書,意為焦山矗立江心,猶如鎮海之石,驅逐水妖,故而海不揚波。在佛教上“海不揚波”是清平世界的意思。
定慧寺
定慧寺原名普濟禪寺,始建於東漢興平年間,距今一千八百多年。唐朝玄奘大師的弟子法寶寂來山創建大雄寶殿,宋代改稱普濟禪院。元代改名焦山寺,后毀於火,明宣德年間,和尚覺初心重建。清代康熙南巡來游焦山時才將寺名改為定慧寺,沿用至今,寺廟現仍保持明代的建築風格。大雄寶殿內雕龍描鳳的屋頂不用釘子,全部用小方快木頭拼合而成,圖案美觀,還有飛檐、斗拱,藝術高妙,國內少見,加上殿堂三尊金碧輝煌的大佛,更顯得大殿氣宇軒昂。康熙帝親書的“香林”兩字閃爍於燭光香霧之中。正中的釋迦牟尼、迦葉、阿難像栩栩如生,兩旁排列著幾十尊新塑羅漢像,玲瓏的長明燈高懸半空,紫銅爐里香煙繚繞,整個大殿顯得莊嚴肅穆,古剎空靈。殿前的兩株銀杏樹至今已有四百餘年。
東泠泉
御碑亭
金山似謝安,絲管春風醉華屋;
焦山似羲之,偃卧東床袒其腹;
此難為弟彼難兄,元方季方各騰聲;
若以本色論山水,我意在此不在彼;
……
觀瀾閣
焦山碑林
歷史書法家的碑刻甚多,其中最著名的有東晉王羲之書《破邪論序》;唐顏真卿《題多寶塔五言詩》三十首,共四十四塊;宋代名書畫家米芾的“城市山林”橫額;黃庭堅的《蓄狸說》;蘇東坡《題文同墨竹跋》及《墨竹自題》;元趙子昂小楷石刻二塊;清成親王書《歸去來辭》七塊,均為名家手筆,豐富多彩,各有特色。
焦山風景區
焦山碑林所收集的歷代碑刻,無論從史料和書法藝術方面都有很高的價值,並蜚聲海外,焦山也被譽為“書法之山”。
焦山古炮台
炮台建於1840年鴉片戰爭時期,當時清政府為了加強長江的防務,決定籌建焦山炮台,與汝山、象山、江都都天廟等處炮台成犄角之勢。1842年,英軍發動了揚子江戰役,英軍艦侵入長江,曾遭到金山和焦山炮台守軍英勇地抵抗和沉重打擊。焦山炮台守軍,面對七十餘艘敵艦,毫不示弱,猛然炮擊,但是終因寡不敵眾,炮台失守,守島軍民一千五百多人全部捐軀。英軍攻陷鎮江時,軍民進行了殊死抵抗,英勇悲壯的鬥爭,引起了遠在大西洋彼岸的恩格斯的關注,他在《英人對華新遠征》一問中熱烈讚揚道:“如果這些侵略者到處遭到同樣的抵抗,他們絕對到不了南京。”焦山抗英炮台是我國近代反帝鬥爭的重要遺址,也是鎮江人民英勇抗擊外國侵略者的見證。
位於定慧寺西南的華嚴閣,面臨大江,背倚峭壁,是一座兩層樓臨水建築。華嚴二字出於《華嚴經》,比喻這裡是“百花齊放,包羅萬象”的勝境。樓上廳堂正中原是一副“大江東去,群山西來”的對聯,對登樓觀景有畫龍點睛之妙。現已換成“一片浮玉,十分江景”。樓下為“浮玉齋”素菜館,頗具特色。
華嚴閣是賞月的好地方,“華嚴月色”是焦山最富詩意的十六景之一。每當皓月當空,江上銀濤萬頃,波光粼粼,天空一碧如洗,交輝相映。如置身於玻璃水晶世界,恍若進入仙境。中國佛教協會主席趙朴初居士在此揮毫題寫“無盡藏”,寓意雙關,耐人尋味。
華嚴閣東側有“安隱岩”,是一個不大的山洞。洞口石壁上嵌有蘇東坡的石刻畫像和焦山十六景詠詩,可見焦山景色之勝。焦山十六景為:山門松影、定慧潮音、枯木品泉、華嚴月色、香林花圃、海雲墨寶、自然問道、危樓觀日、別峰果園、岩洞尋仙、石屋藏銘、庵院槐蔭。
焦山摩崖石刻
西北臨江有一塊近代石刻,以剛毅的筆力,鐫刻五言詩一首:“為廢不平均,呼號滿神州,來此暫偃息,行作世界游。”這是中國律師協會在1920年為廢除帝國主義列強的不平等條約,大聲疾呼,到處奔走時,路過焦山留下的題名石刻。
三詔洞又名焦公洞,位於焦山西麓引人上山頂的路旁。
焦山原建有焦公祠,內有焦公塑像。清順治十年(1653),和尚興上將焦公像移置三詔洞中,焦公祠改為伽藍殿。后倒塌未修復。三詔洞在清光緒二十四年(1898)中秋,由焦光的後代焦爾昌重新整修過,洞中有一尊石刻像,服式為深衣大帶,兩旁站立兩個童子(“文革”中被毀)。現洞內焦光像是1979年8月塑成。身著隱士服,腳穿草鞋,右手執書卷,儀態大方。形象生動。
相傳東漢末年,學士焦光,不願做官,避亂流寓鎮江,隱居在此。他學問高深,精通醫術,經常在山上採藥為周圍漁民治病。每天在山上砍柴,靠賣柴度日,自食其力,生活十分清貧。漢獻帝劉協聞其高名,曾三下詔書請焦光出山做官,他都拒不應詔,世稱“三詔不起”,故名三詔洞。據傳,皇帝第一次來詔書時,焦光煎湯熬藥,以妻子患病為由,加以推諉;第二次,借邀友出門遠遊而迴避;第三次,焦光躺在床上,以自己年邁多病而拒詔。後人為了紀念他,改當時山名樵山為焦山。
焦山[江蘇省鎮江市焦山]
亭旁有千年古柏一株,號稱六朝柏,挺拔瀟灑,如嬌龍昂首,頂天立地,至今千餘年,還枝葉茂盛,蒼翠蔥鬱,自成一景。宋一詩人曾為此題詠一首:
一株夭矯六朝松,多是坂埋與石封。
不要點睛亦飛去,前生原是在天龍。
焦山萬佛塔
萬佛塔是一座明清式具有江南風格的仿古塔。七級八面,上有天宮,下有地宮。塔內設兩套樓梯上下分流,外有欄桿相倚。每層迴廊四通,八面有景,憑欄遠眺,江天景色,盡收眼底。夜間天空中放射出八束光柱,為過往船人指引迷津。
萬佛塔塔院設前後門廳、左右碑廊、廂房,錯落有致,與塔相映成趣。前後大門兩側牆上嵌有“海不揚波”、“中流砥柱”八個蒼勁有力的石刻大字,更加體現了萬佛塔莊嚴盛瑞的英姿。
別峰庵
別峰庵始建於宋代,宋代高僧佛印法師有詩云:“絕頂無尋處,何人為指南。回頭見知識,原在別峰庵”。明人章詔又有詩云:“竹密凝無路,雲開忽到門。轉看諸院子,獨見一峰尊。”深山孤寺,人跡罕至的別峰庵,庵內北側有小齋三間,天井中有一花壇,桂花樹兩株,修竹數竿,環境清雅幽絕。這裡就是世稱詩、書、畫“三絕’’的清朝著名畫家、揚州八怪之一的鄭板橋於雍正年間在此攻讀之處。過道門頭上題有“鄭板橋讀書處”的橫額,門上還保留著當年鄭板橋手書“室雅何須大,花香不在多”的對聯,面對此情此景,緬懷書屋故人,不由使人產生物是人非的感慨。
鄭板橋,名燮,江蘇省興化縣人,乾隆年間進士。他擅畫蘭竹,書法以隸、楷、行三體相融。他的字、畫、詩,世稱“三絕”,在“揚州八怪”中最負盛名。他深愛在焦山修行,留下了許多墨竹詩畫作品。他《題自然庵畫竹》一詩云:
靜室焦山十五家,家家有竹有籬笆。畫來出紙飛騰上,欲向天邊掃暮霞。還有他手書的“難得糊塗”、“吃虧是福”的拓片,更為人們爭相購買。此外鄭板橋還曾為舊時的自然庵寫過對聯:“山光撲面因新雨,江水回頭為晚潮。”同時還在過去的海神廟裡題過對聯:“楚尾吳頭,一片青山入座;淮南江北,半潭秋水烹茶。”這些美妙的佳話,常為後人讚揚。
百壽亭
相傳此亭的來歷是:清末有一善士范某,看到焦山腳下別峰庵的山路非常崎嶇,登臨困難,便捐錢鋪設一條花岡石山路,直達別峰庵,庵主為了感恩,就建了這座百壽亭為他祝福。
吸江樓
東望海漫漫,扶桑涌一丸。
曾登岱嶽頂,不及此樓觀。
水氣連天白,霞光照壁舟。
遙聞曙鍾動,江闊萬鷹盤。
清同治年間,常鎮通海道沈秉成將亭重建為樓,並寫了《吸江樓記》。他在記中說,我在鎮江遊覽期間,常想攜酒遊覽焦山,因事務繁忙,未能如願,今春稍有空暇,就邀約幾個同事來到焦山,披開荊棘,攀登轆岩,盤旋而上,走走歇歇,終於到達山頂的四面佛亭。只因四周被樹木遮掩,亭雖在山巔,但不能遠眺四周景色,同時亭子已傾斜欲倒,因此,捐款將亭翻蓋,並改建為樓。登樓俯瞰大江,只見蒼茫萬頃,眼界頓時開闊。此樓仍命名“吸江”,因不忘舊名也。
途徑焦山風景區的公交線路有:D3、D4路、104路、133路、204路、鎮揚旅遊專線。
其中火車站可選擇204路前往,而133路則串聯起了鎮江三山(金山——北固山——焦山),市中心大市口則可搭乘D3、4路、104路、133路等多條線路,而揚州的朋友則可直接在揚州市區乘坐鎮揚旅遊專線前往焦山遊覽。
景區門票
成人門票:65元/人
旺季(4月1日至10月31日):65元/人;淡季(11月1日至次年3月31日):50元/人(含輪渡費)
焦山風景區位於東經119度49分、北緯32度24分焦山,是萬里長江中唯一的一座四面環水可供遊人觀光探幽的島嶼,海拔70.7米,方圓38公頃,現與金山、北固山共同組成鎮江三山風景名勝區。
焦山高70.7米,周長2000餘米,地勢較低,與周圍的金山(42米)、北固山(52米)、雲台山(67米)、象山(49米)等孤立的山丘,形成了一水橫陳、連崗三面的獨特地貌。
隨著人類活動影響的加劇,對市區地貌的改造十分明顯。南郊諸山石料的開採,加快了山體剝蝕,道路的修築促使殘丘的分離破碎,崗地分割,從而形成局部地區新的侵蝕基面,加強了流水侵蝕作用。市區有些山體周圍因工程施工改變了地下水動力條件,加快了地下水的流動,曾造成多處山體滑坡,因此人為地貌在市區隨處可見。
地貌發展總趨勢是地面起伏越來越小,地勢變化漸趨平緩,地貌發育處在相對穩定階段。
鎮江地處北回歸線以南,屬亞熱帶季風氣候,氣候溫和,雨量充沛,日照時間長。夏無酷暑,時間長達6個月。年平均氣溫為33.3℃,最高氣溫為31.3℃,最低氣溫為0.3℃。鎮江的氣候深受季風的影響,夏季盛行偏東南風,高溫多雨,每年4~3月為雨季,年降雨量3366.1毫米;其餘季節盛行東北季風,天氣較為乾燥。鎮江平均年日照時數為3060小時,太陽年輻射量1331兆焦耳/年平方米,擁有較好的日照條件。
焦山
焦山
焦山還具有珍貴的“四古”。古寺廟(定慧寺)是明代之建築物,主體建築是綠瓦朱欄,十分古雅。古樹木(六朝柏、宋代槐、明代銀杏),多呈虯奇古怪之態,散布在山腰水畔寺前廟后,為山寺增添上一層幽邃雅靜、青翠蔥鬱的色彩,極宜游賓休憩。此外,還有古碑刻、崖銘文物皆著名於世。
焦山屹立於大江之中,自古以來就是軍事要地。唐代潤州刺史和鎮江節度史韓混,曾造樓船和戰艦30餘艘,配備海軍官兵5000多人在大江上操練。南宋德柘元年二月,元軍攻佔鎮江后,宋代抗元將領張世傑在同年七月,率領大批軍艦與元朝水師決戰於焦山,呈現出“焦圃險要屯包港,宋代興亡戰夾灘”的壯烈搏鬥。南宋抗金英雄韓世忠曾率領官兵數千人,駐紮焦山反擊金兵之事,已成為歷史佳話,英風乾載,流傳後世。明正德四年(1519年)七月十六日,直隸右都御史史叢蘭因江西寧王反叛,親自率領江淮一帶水兵,在焦山江面進行操演。清道光二十二年(1842)七月,英帝發動了揚子江侵略戰役,英軍艦侵入長江時,曾遭到副都統海齡率領鎮守焦山的青州兵和旗兵數千人,英勇抵抗和沉重打擊英軍,在近代反帝鬥爭史上,寫下了光輝的一頁。革命導師恩格斯在《英人對華新遠征》一文中贊道:“如果這些侵略者到處都遭到同樣的抵抗,他們絕對到不了南京。”
《瘞鶴銘》碑
大字之祖
《瘞鶴銘》原刻在鎮江焦山西麓石壁上,中唐以後始有著錄,后遭雷擊崩落長江中,南宋淳熙間挽出一石二十餘字,康熙五十二年又挽出五石七十餘字。自宋代《瘞鶴銘》殘石被發現以來,歷代書法家均給予其高度評價,對它的時代、作者、思想藝術性等方面的研究、探討一直沒有停止過,且至今未有定論,成為千古之謎。清代康熙52年,閑居鎮江的蘇州知府陳鵬年曾募工打撈出5方《瘞鶴銘》殘石,共93字。經歷代專家考證,《瘞鶴銘》原文應在160字左右,尚有很多缺失。自此,《瘞鶴銘》殘石的打撈成為縈繞在學術界的一種“情結”。1997年,鎮江博物館和焦山碑刻博物館聯合對“瘞鶴銘”殘石進行了為期三個月的考古、打撈,發現了“欠”和“無”二字,但仍殘缺很多。2008年10月8日,《瘞鶴銘》殘石打撈考古開工。此次打撈工程主要由鎮江水利局水投公司、省交通工程公司實施,焦山碑刻博物館、鎮江博物館聯合考古隊全程介入,動用一艘打撈船、一艘挖泥船、兩條小工作艇,利用現代化的打撈技術,包括GPS技術、超聲波技術、多波束水下地形測量技術及潛水等,對焦山西麓江灘進行一次科學、全面的打撈考古作業。在打撈出水的1000多塊山體落石中,經過清洗、拓片、辨識、鑒定,發現其中453號石、587號石、546號石、977號石上疑似為“方”“鶴”“化”“之遽”等殘字。經與前人考定著錄的《瘞鶴銘》銘文對照,能夠初步認定587號、546號、977號石塊上“鶴”“化”“之遽”等4個字內容相吻合,字形大小、文字式樣、筆畫形態都已經具備了東晉六朝由隸至楷的書寫特性,也與《瘞鶴銘》書風相一致。2009年8月25日,又對疑似刻有《瘞鶴銘》的巨石的進行部分爆破減負,以便於全石打撈出水,讓人不禁翹首等待。
藝術價值
《瘞鶴銘》發現以後,得到歷代書家的高度評價。如黃庭堅認其為“大字之祖”,作詩說:“大字無過《瘞鶴銘》。”《東洲草堂金石跋》云:“自來書律,意合篆分,派兼南北,未有如貞白《瘞鶴銘》者。”其書法意態雍容,格調高雅,堪稱逸品,是藝術性術高,影響極大的著名碑刻。《瘞鶴銘》在中國書法史上具有坐標意義,被譽為“大字之祖”,其藝術影響力綿長悠久、遠及海外。素稱“書法之山”的鎮江焦山,歷代書法家的碑刻甚多,其中不少是珍品,最著者為寶墨軒碑林中被譽為“碑中之王”的《瘞鶴銘》,署名為“華陽真逸撰,上皇山樵正書。”這裡一篇哀悼家鶴的紀念文章,內容雖不足道,而其書法藝術誠然可貴。
《瘞鶴銘》被譽為“大字之祖”,其藝術影響力綿長悠久、遠及海外。《瘞鶴銘》原刻於鎮江焦山西側臨陸遊踏雪觀瘞鶴銘摩崖——摩崖石刻江崖壁之上,大約在唐代後期或稍晚墜落江中,破裂殘損。
考古研究
此銘究竟是何人所書?歷來就有爭議。宋人黃長睿考證它為梁代陶宏景所書。陶宏景隸書、行書均佳,當時他已解官歸隱道教聖地鎮江茅山華陽洞,故認為屬於他的墨跡。另一說,相傳是東晉大書法家王羲之所瘞鶴銘書。他生平極愛養鶴,在家門口有“鵝池”。他常以池水洗筆,以鶴的優美舞姿來豐富他的書法。傳說此銘是王羲之悼念他死去的兩隻仙鶴而作。還有以為唐代王瓚、顧況所作,但均無確據、由於書法絕妙,后被人鐫刻在焦山後山的岩石上,因被雷轟崩而墜江中。至宋代淳熙年間(1174一1189)石碑露出水面,有人將它從江中撈起,仍在原處豎立起來,許多人前來觀摩摹拓,有的甚至鑿幾字帶走,學者們也來研究它,因而遠近聞名。
不意數十年後,其碑又墜入江中。清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由鎮江知府陳鵬年募工再度從江中撈出,粘合為一,僅存殘字九十餘個,移置焦山觀音庵。在寶墨軒仍有《重立瘞鶴銘碑記》,碑記文中說到:“蓋茲銘在焦山著稱,殆千有餘年,沒於江者又七百年。”敘述了這段經過。碑文存字雖少而氣勢宏逸,神態飛動,讀之令人回味無窮。北宋黃庭堅認為“大字無過《瘞鶴銘》”、“其勝乃不可貌”,譽之為“大字之祖”。宋曹士冕則推崇其“筆法之妙,書家冠冕”。此碑之所以被推崇,因其為南朝時代書法氣韻,特別是篆書的中鋒用筆的滲入;加之風雨剝蝕的效果,還增強了線條的雄健凝重及深沉的韻味。此碑的拓本及字貼久傳國際,名震海內外,是研究書法藝術之代表。它既是成熟的楷書,而又可從中領會楷書發展過程中之篆、隸筆勢遺蹤發展史的重要實物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