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DNA抗體

抗DNA抗體

1957年Ceppelini等首次報道了系統性紅斑狼瘡(SLE)患者的血清成分可與DNA發生反應,隨後建立了幾種定性和定量檢測抗DNA抗體的方法。隨著研究的不斷深入,發現定量檢測IgG型抗DNA抗體對SLE更具診療參考價值。在SLE患者的血清中存在三種類型的抗DNA抗體,其中的抗dsDNA抗體和抗ssDNA抗體最常見也最常用。

詳細介紹


可分為單鏈(變性)和雙鏈(天然)DNA抗體:
(1)抗單鏈DNA(ssDNA)抗體:在多種疾病中及正常人血清中存在,無特異性,臨床價值不大。
(2)抗雙鏈DNA(dsDNA抗體):對診斷SLE有較高的特異性,且與SLE的活動相平行,並可作為治療的估價。隨著疾病活動的控制,抗dsDNA抗體滴度可以下降或消失。抗dsDNA抗體與DNA結合成為免疫複合物腎小球基底膜沉積,或抗dsDNA抗體直接作用於腎小球抗原造成SLE患者的腎損害。抗dsDNA抗體陽性的患者較陰性患者發生腎炎的危險性高12倍。測定抗dsDNA抗體的方法很多,其中放射免疫法(Farr)敏感,用此法檢測其結合率>20%為 陽性,短膜蟲或馬疫錐蟲為底物的間接免疫熒光法(IF-CT或IF-TE)更特異,此法31:5可判陽性。低滴度的抗DNA抗體也可在多種疾病甚至正常人中出現。

檢測方法


目前實驗室檢測抗DNA抗體的方法主要有放免法、間接免疫熒光法、斑點免疫金滲濾法、免疫印記法和酶聯免疫(ELISA)法。各種方法由於抗原來源不同、抗原展現形式不同、實驗體系的反應條件不同,檢測結果不具可比性。不同方法學檢測抗DNA抗體的檢測原理、優缺點對比見下表。
綜上所述,ELISA方法適合高標本通量的檢測並且可以在初篩的同時實現精準定量,一次實驗即可得到大量標本的準確定量結果,因此推薦:採用ELISA法聯合定量檢測抗dsDNA抗體和抗ssDNA抗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