蓓天翼龍(屬名:Peteinosaurus),又名翅龍,是種史前爬行動物,屬於翼龍目。它們生存於晚三疊紀的中諾利階,約2億1000萬年前。屬名意為“爬行的爬蟲類”,而種名zambellii則是紀念貝加莫自然歷史博物館的館長Rocco Zambelli。
![蓓天翼龍](https://i1.twwiki.net/cover/w200/m0/c/m0cc6ace167aebb2807441281336cb722.jpg)
蓓天翼龍
![蓓天翼龍圖集](https://i1.twwiki.net/cover/w200/m2/e/m2e4c1cedee6ead8a87c45756ed67a90b.jpg)
蓓天翼龍圖集
蓓天翼龍是由德國
古生物學家Rupert Wild在1978年所敘述。蓓天翼龍是
三疊紀晚期的小型
雜食性動物,屬於會飛的爬蟲類,生活在河谷、沼澤中,可能食昆蟲維生。
![蓓天翼龍](https://i1.twwiki.net/cover/w200/m0/0/m003279b248cfdac90c44fdc1bdd40c2d.jpg)
蓓天翼龍
已在義大利Cene附近發現三個化石:正模標本(編號MCSNB 2886)破碎且非天然狀態;第二個標本是天然狀態的副模標本(編號MCSNB 3359),然而缺乏任何蓓天翼龍的可鑒定特徵,因此可能是個不同的種。蓓天翼龍的副模式標本擁有長尾巴,長度為20厘米,並藉由沿者脊椎的骨化肌腱,使得尾巴更為堅挺;這特徵在
三疊紀翼龍類中相當普及。如同大部分翼龍類,蓓天翼龍的骨頭輕型但堅固,所以它們的體重非常輕。蓓天翼龍有三種型態的圓錐狀牙齒。蓓天翼龍被認為是食蟲性動物。蓓天翼龍的第五趾長,缺乏
趾爪。其關節允許第五趾彎曲到與其他趾骨不同水平面,其功能仍未明。
![蓓天翼龍](https://i1.twwiki.net/cover/w200/md/8/md830dfd88097e71949a4e91ac9f13264.jpg)
蓓天翼龍
蓓天翼龍的副模式標本擁有長尾巴,長度為20厘米,並藉由沿者脊椎的硬化肌腱,使得尾巴更為堅挺;這特徵在三疊紀翼龍類中相當普及。蓓天翼龍有三種型態的圓錐狀牙齒。
![蓓天翼龍](https://i1.twwiki.net/cover/w200/md/f/mdf82d40e10acf1f8fc0437ec7de5e4ab.jpg)
蓓天翼龍
蓓天翼龍出現在
英國1999年的電視節目《
與恐龍共舞》(Walk ing with Dinosaurs)的第一集,但出現的時間並不長。蓓天翼龍也出現在2003年的電視節目《
海底霸王》(Sea Monsters)。
三疊紀晚期的小型雜食性動物,屬於會飛的爬蟲類,生活在河谷、沼澤中,食昆蟲維生,特別偏愛吃
蜻蜓。它是最早能真正振翅的
翼龍,翼幅可達60厘米,重可達100克。
![蓓天翼龍](https://i1.twwiki.net/cover/w200/m8/1/m81f34f3244eff9e88ef4f4140e32b215.jpg)
蓓天翼龍
蓓天翼龍是一種三疊紀晚期的雜食性動物,屬於爬蟲類,生活在河谷、沼澤中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