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16條詞條名為畢業歌的結果 展開
畢業歌
1934年田漢、聶耳創作曲目
田漢詞、聶耳曲,齊唱,是電影《桃李劫》插曲,同時也是一首進行曲風格的群眾歌曲。
此歌作於1934年。該片描寫1931年“九·一八”事變后,中國青年學生坎坷的生活道路。影片《桃李劫》攝於1934年,是中國共產黨組織新開拍的左翼電影陣地——電通影片公司製作的第一部影片。影片講了一對新畢業的青年學生參加工作以後理想不能實現,逐漸落得家破人亡的故事。
影片《桃李劫》是共產黨組織新開拍的左翼電影陣地——電通影片公司製作的第一部影片。影片講了一對新畢業的青年學生參加工作以後理想不能實現,逐漸落得家破人亡的故事。
《畢業歌》就是影片中一群青年畢業前歡聚一堂時唱的,《畢業歌》昂揚奮發的調子極好得渲染了影片開端的情緒,使人頗涉遐思。年輕的激情,愛國的深情,以及二十來歲的人所特有的那種目空一切、躊躇滿志的感覺。雖然不同時代環境變化很大,但年輕的心是相通的,同樣輕率,飄逸,火熱。後來隨著故事地變化,《畢業歌》的旋律幾乎消失了,直到最後,男主人公身陷囹圄,老校長來看他時,《畢業歌》模糊地飄起,使悲劇情緒迅即加強,觀者慟不可已。如果只是一個人的悲慘故事,其悲感是有限的,而《畢業歌》的飄蕩,使人感覺受傷害的是所有人的年輕之夢,這正是《畢業歌》在《桃李劫》這部影片中的感染力所在。
由於歌曲表達了一代青年“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愛國激情,因此深為廣大群眾,特別是青年學生所喜愛,在我國革命鬥爭中,產生了巨大的影響。《畢業歌》隨著影片公映,旋即成為熱血青年投身抗日救亡的進行曲。許多青年高唱《畢業歌》投筆從戎,奔赴抗日前線。
2015年8月26日,《畢業歌》入選“我最喜愛的十大抗戰歌曲”。
1931年九一八事變后,抗日救亡運動掀起和發展,群眾歌曲的創作數量空前,佳作疊出,中國近代群眾歌曲形成了自己的特色,走上了成熟的時代。由田漢組織並領導的中國左翼戲曲家聯盟音樂小組在上海成立。他們以空前的熱情開展救亡歌曲的創作活動。正值“九·一八”事變一周年前後,北京學生和群眾的愛國運動熱潮也吸引了他。聶耳滿懷熱情地參加了北京的進步文藝運動。11月6日,聶耳告別了北京,返回上海。1933年初他即由田漢和夏衍介紹,加入了中國共產黨,同年開始了他的革命歌曲創作。他在兩年中譜寫出了《畢業歌》、《大路歌》、《義勇軍進行曲》等一批優秀的作品,為中華民族的解放事業和中國音樂。黨領導的左翼音樂團以空前的熱情投入到以“抗日救亡運動”為中心的音樂創作中去。這些抗日救亡歌曲通過扣人心弦的影片傳播,深深地印入了千百萬群眾的心間,極大地鼓舞了為抗日救亡而戰的廣大中國愛國軍民,體現出中國共產黨團結中華民族抗日救亡的思想路線。
同學們,大家起來,
擔負起天下的興亡!
2張
畢業歌
聽吧,滿耳是大眾的嗟傷!
看吧,一年年國土的淪喪!
我們是要選擇“戰”還是“降”?
我們要做主人去拚死在疆場,
我們不願做奴隸而青雲直上!
我們今天是桃李芬芳,
明天是社會的棟樑;
我們今天弦歌在一堂,
明天要掀起民族自救的巨浪!
巨浪,巨浪,不斷地增長!
同學們!同學們!
快拿出力量,
擔負起天下的興亡!
《畢業歌》屬於進行曲風格的群眾歌曲,歌詞是自由體的新詩,採用核心音調貫穿發展的多段體結構,將全央分為四段。通過須乎語勢的旋律進行,使詞曲結合緊密無間,情緒發展環環相扣,達到了整體的統一與平衡。
第一段,音樂具有號召性,象警鐘聲聲。
第二段,音樂是宣誓性的,展現了有為青年的志向和抱負。
第三段,音樂以高昂的音調,開闊的節奏,突出了民族自救的氣勢。
第四段:音樂也是具有號召性。但較第一段,音樂更為急切,更為熱情的呼籲。使全曲在高昂、激越的氣氛中結束。
田漢詞、聶耳曲,齊唱,是電影《桃李劫》插曲,同時也是一首進行曲風格的群眾歌曲。
聶耳(1912~1935)原名聶守信,字子義(亦作紫藝),漢族,雲南玉溪人。中國音樂家。他從小家境貧寒,對勞苦大眾有深厚的感情,他在有限的生命中創作了數十首革命歌曲,他的一系列作品,正是共產黨領導的人民革命的產物(左圖為聶耳)
田漢(1898~1968)字壽昌,湖南長沙(中國中部)人。戲劇活動家、劇作家、電影劇本作家,小說家,詩人,歌詞作家,文藝批評家,社會活動家,文藝工作領導者。中國現代戲劇的奠基人。文化大革命中被迫害致死。(右圖為田漢)
聶耳比田漢小14歲,他們既是戰友,又是藝術上親密的合作者,還可說是忘年交。1933年至1935年兩年間,田漢作詞,聶耳作曲,一同創作了《開礦歌》、《大路歌》、《畢業歌》、《碼頭工人》、《苦力歌》、《打磚歌》、《打樁歌》、《告別南洋》、《春回來了》、《慰勞歌》、《梅娘曲》、《打長江》、《采菱歌》、《義勇軍進行曲》等十四首歌曲,幾乎佔了聶耳全部作品的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