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莓枯萎病

草莓枯萎病

草莓枯萎病多在苗期或開花至收穫期發病。初期僅心葉變黃綠或黃色,有的捲縮或呈波狀產生畸形葉,致病株葉片失去光澤,植株生長衰弱,在3片小葉中往往有1~2片畸形或變狹小硬化,且多發生在一側。老葉呈紫紅色萎蔫,後葉片枯黃,最後全株枯死。受害輕的病株癥狀有時會消失,而被害株的根冠部、葉柄、果梗維管束都變成褐色至黑褐色。根部變褐后縱剖鏡檢可見長的菌絲。輕病株結果減少,果實不能正常膨大,品質變劣和減產,匍匐莖明顯減少。枯萎與黃萎近似,但枯萎心葉黃化,捲縮或畸形,且主要發生在高溫期。

發生規律


該病通過病株和病土傳播。主要以菌絲體和厚垣孢子隨病殘體遺落土中或在未腐熟的帶菌肥料及種子上越冬。病菌在病株分苗時進行傳播蔓延,當草莓移栽時厚垣孢子發芽,病菌從根部自然裂口或傷口侵入,在根莖維管束內進行繁殖、生長發育,形成小型分生孢子,並在導管中移動、增殖,通過堵塞維管束和分泌毒素,破壞植株正常輸導機能而引起萎蔫。連作或土質黏重、地勢低洼、排水不良都會使病害加重。

防治方法


①對秧苗要進行檢疫,建立無病苗圃,從無病田分苗,栽植無病苗。
②栽植草莓田與禾本科作物進行3年以上輪作,最好能與水稻等水田作物輪作,效果更好。
③提倡施用酵素菌漚制的堆肥。
④選用抗病品種。發現病株及時拔除集中燒毀,病穴生石灰消毒。重茬田於定植前打眼熏蒸消毒,每100平方米施用氯化苦3升。施藥后以塑料薄膜覆蓋,7天後種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