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造適合學生的教育

創造適合學生的教育

《創造適合學生的教育》是2011年8月天津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馮恩洪

本書主要講述了創造適合學生的教育方法。

內容簡介


2010年2月8日,美國聯邦政府教育部長提出:“二十一世紀人類最好的教育,是讓每個學生享受適合自己的教育。”2010年7月29日,我國正式頒布的《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首次明確把“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納入其中,要求“尊重教育規律和學生身心發展規律,為每個學生提供適合的教育”。
那麼,如何創造“適合學生的教育”?從嚴格的意義上說,創造適合學生的教育是一場革命,是一場告別書本中心、走進學生髮展為本的革命。從這種意義來說,昨天的教育是挑選適合教育的學生,是教師“心中有書本、眼中無學生”的教育;而今天的教育則應是創造適合學生的教育,即教師“眼中有學生、心中無書本”的教育。作為教師的我們,支撐的是人口大國的崛起。要實現教育支持人力資源強國的目標,就需要我們告別挑選適合教育的學生,轉而走進創造適合學生的教育。做老師,就要做中國最好的老師,讓生命因三尺講台而精彩!
什麼是適合學生的教育?如何才能創造適合學生的教育?教師在教育教學過程中怎樣才能實現這種創造?要創造適合學生的教育,就離不開課堂變革和課程建設,更離不開相關理論的學習與具體的實踐指導:馮恩洪先生是中國著名的教育家,他一生致力於基礎教育改革的探索,找尋著創造適合學生教育的策略與方法。本產品是馮先生三十多年教育改革實踐的經驗總結,也是他一生教育思想的精華彙編。

專家簡介


馮恩洪,全國著名教育專家,中國關心下一代教育研究院副院長,中國關工委全國教育專家指導中心副主任,全國中小學德育研究會副理事長;華東師範大學、上海師範大學、上海大學客座教授。馮恩洪先生1946年出生,畢業於上海華東師範大學,曾先後擔任上海培光中學副校長、上海建平中學校長兼上海建平(集團)學校總校長,業界普遍認為在教育界,有“北魏南馮”的說法(北有魏書生,南有馮恩洪)。
他不僅具有遠見卓識,還是“藝高人膽大”的教育實踐家。他致力於中國基礎教育改革,注重研究經濟發展的不同階段對教育的不同要求,主張人的社會化和人的個性化和諧發展,主張優質教育資源社會效益最大化,在實踐中探索了建平模式。他推行“走班制”,首創並踐行“合格+特長”的辦學理念。
曾先後六次獲教育部、上海市教科院頒發的教育科研成果獎一、二等獎,著有《探索明天的教育》、《創造適合學生的教育》專著。先後被評為全國模範班主任、上海市特級教師、上海市優秀教師標兵、上海市勞動模範、全國教育系統勞動模範、全國勞動模範。中央電視台曾將他的教育改革事迹以23集電視連續劇形式搬上熒屏。

光碟目錄


(10碟DVD)
第1講 探尋教育的真諦-重新認識教育目的(上)
第2講 探尋教育的真諦-重新認識教育目的(下)
第3講 撬起教育質量-課堂變革和課程建設(上)
第4講 撬起教育質量-課堂變革和課程建設(下)
第5講 育人的第三課堂-建設積極教育環境
第6講 為幸福人生奠基-實施實效德育-
第7講 特長和選擇-個性特長的和諧發展
第8講 享受講台-實現教師專業發展(上)
第9講 享受講台-實現教師專業發展(下)
第10講 優化學校文化-文化是發展的保障

圖書目錄


主題1 探尋教育的真諦-重新認識教育的目的
一、教育要注意受教育者的差異
二、教育要尊重學生的情感
三、教育要釋放學生的潛能
主題2 撬起教育質量-課堂變革和課程建設
一、課堂是將自然人打造成社會人的主要手段
二、課程建設釋放學生的潛能
主題3 育人的第三課堂-建設積極的教育環境
一、建設隱性的第三課堂
二、建設積極的第三課堂
三、正確認識小環境和大環境
四、多元起點建設第三課堂
主題4 為幸福人生奠基-實施實效德育
一、德育需要改進也需要加強
二、合適的才是最好的
主題5 特長和選擇-個性特長的和諧發展
一、合格+特長
二、規範+選擇
主題6 享受講台-實現教師專業發展
一、熱愛講台,享受講台
二、熱愛講台是一種職業標準
三、珍惜講台,才能夠熱愛講台
主題7 自我提高-實現教師專業發展
一、養成讀書習慣,享受讀書樂趣
二、積累經驗,學會反思
三、學會合作,實現雙贏
四、做複合型的老師
主題8 優化學校文化-文化是發展的保障
一、一流的單位出標準
二、實現全員全程過程最優化
三、文化的價值在於執行
主題9 來自媒體的聲音
跨世紀教育工程-建平中學整體改革巡禮
探索者的新里程-記上海市“模範班主任”馮恩洪
合格加特長 規範加選擇
中國,呼喚明天的教育-上海建平中學教育改革紀實
一個深刻把握理想與現實的開拓者-訪上海市建平中學校長馮恩洪
文化鑄精魂 激情滿校園-上海市建平中學課程改革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