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來氟米特的結果 展開

來氟米特

兒科用藥

簡介


● 通用名:來氟米特
● 別名:來氟洛米、愛諾華、樂瓦
● 英文名稱:Ieflunomide

來氟米特是什麼葯


● 來氟米特是一種人工合成的異噁唑衍生物類免疫抑製劑,主要用於治療成人類風濕性關節炎。

來氟米特在兒科有哪些用途


● 本品主要用於治療成人類風濕性關節炎。
● 也用於治療系統性紅斑狼瘡、腎小球疾病及器官移植。

來氟米特兒科常用製劑和規格


● 藥物的製劑和規格不同,它們的給藥方法、途徑和吸收速度、穩定性也不一樣,各有特點。不同廠家的製劑因製作工藝不同,其藥物效果和不良反應可能也不一樣。具體如何選擇請諮詢醫生。來氟米特兒科常用製劑和規格如下。
● 片劑: 5mg,10mg,20mg。

用藥前須知


什麼情況下禁止使用來氟米特

● 對來氟米特及其代謝產物過敏者禁用。
● 嚴重肝臟損害患者禁用

哪些情況下謹慎或者避免使用來氟米特

● 小兒需謹慎使用。
● 嚴重肝臟損害和明確的乙肝或丙肝血清學指標的患者需謹慎使用。
● 免疫缺陷、未控制的感染、活動性胃腸疾病、腎功能不全、骨髓發育不良患者需謹慎使用。
● 來氟米特與一些藥物可以相互作用、相互影響。如果你正在使用其他藥物,使用來氟米特前請務必告知醫生,並諮詢醫生是否能用藥,如何用藥。
● 藥物是有不良反應的。但也不要因害怕不良反應而拒絕用藥。你可以仔細閱讀藥物說明書或者諮詢醫生,了解來氟米特的藥物不良反應,做好一定的心理準備。

來氟米特在兒科如何用藥


● 兒童處在身體發育階段,肝臟、腎臟、心臟和大腦等重要器官尚未發育完全,因此用藥不同於成人,需要嚴格遵醫囑用藥。
● 口服:成人負荷量50~100mg/d,服用3日後改為維持量10~20mg/d。國內外均有應用來氟米特治療幼年類風濕性關節炎的報道,但治療劑量尚不確切,可試用開始1mg/(kg·d),3日後0.2~0.4mg/(kg·d)維持。

用藥期間注意事項


● 本品在小兒應用尚屬試用階段,應徵求家長同意,並密切注意不良反應的發生。
● 臨床試驗發現,來氟米特可引起一過性ALT升高和白細胞下降,服藥初始階段應定期檢查肝功能和血常規。
● 治療期間接種免疫活疫苗的效果和安全性缺乏臨床資料,服藥期間應避免使用免疫活疫苗。
● 若出現劑量過大或中毒癥狀,可給予考來烯胺或活性炭以降低藥物體內濃度。
● 本品活性代謝產物t₁/₂較長,服藥后應注意觀察。

發生了藥物不良反應怎麼辦

● 藥物是有不良反應的。如果不良反應較大,需要就醫。醫生會根據不良反應的輕重以決定是否繼續用藥,還是換用其他藥物。如果不良反應癥狀不嚴重,適當對症處理,可以堅持用藥。

什麼情況下需要立即就醫

● 胃炎。
● 胃腸炎。

來氟米特如何保存

● 來氟米特藥品應該在室內避光、乾燥處密閉保存。
● 不要將該藥物分享給與你有相同癥狀的人使用。
● 藥物要遠離小孩。

來氟米特可能有哪些不良反應


● 厭食。
● 腹瀉、腹痛。
● 嘔吐、體重減輕。
● 胃炎、胃腸炎。
● 瘙癢、可逆性肝臟酶(ALT和AST)升高、脫髮、皮疹等。
● 乏力、高血壓、厭食、腹瀉、消化不良、胃腸炎、肝臟酶升高。
● 口腔潰瘍、關節功能障礙、腱鞘炎、頭暈、頭痛、皮疹、泌尿系統感染等。
● 其他不良反應請仔細閱讀藥品說明書。

哪些藥物會與來氟米特相互作用


● 有些藥物可能與來氟米特相互作用,包括處方葯、非處方葯、疫苗、維生素、草藥等。這些藥物與來氟米特一起使用前請諮詢醫生。
● 考來烯胺和活性炭可降低M1的血葯濃度。
● 本品和其他肝毒性藥物合用可能增加不良反應,同時也應考慮到雖然中斷本品治療,但沒有採取藥物消除措施就接著服用這些藥物,同樣有可能增加不良反應。
● M1可使血漿遊離雙氯芬酸和布洛芬的濃度升高13%~50%,臨床意義尚不清楚。但在臨床試驗中曾觀察了許多和NSAIDs同時應用的病例,沒有發現有特殊影響。
● M1可使血漿遊離甲苯磺丁脲濃度升高13%~50%,臨床意義尚不清楚。
● 本品和多劑量利福平聯合使用.Ml峰濃度較單獨使用本品高約40% ,由於隨著利福平的使用,M1濃度可能繼續升髙,因此,當兩葯合用時。應慎重。

如何合理使用來氟米特


● 藥物必須合理使用,避免濫用。處方葯應該由醫生開置,非處方葯應該仔細閱讀藥物說明書。
● 來氟米特是處方葯,必須由醫生根據你的病情開處方使用。自行用藥可能會增加你的相應濫用藥物風險:浪費藥物資源,貽誤病情,嚴重藥物不良反應。
● 來氟米特需要遵照醫生處方足量、足療程應用。病情完全控制前你的癥狀可能會有所減輕,但不要輕易減量、停葯,以免病情反覆或者再次加重。

參考文獻


● [1] 國家藥典委員會。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臨床用藥須知:化學葯和生物製品.2015年版。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17.
● [2] 胡亞美,張金哲,江載芳。兒科藥物治療學。第2版。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11.
● [3] 余傳隆,黃正明,修成娟等。中國臨床藥物大辭典:化學葯。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18.
● [4] https://www.drug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