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屯鎮
河北省衡水市棗強縣轄鎮
馬屯鎮隸屬於河北省棗強縣,位於縣境東北部,距縣城9.7千米,馬屯鎮是革命老區,地處棗強縣北側,與桃城區的鄧庄鄉、武邑縣的清涼店鎮相接。鎮政府駐馬屯村。面積114平方千米。常住人口22900人(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
截至2020年6月,馬屯鎮下轄61個行政村。
2018年,馬屯鎮有工業企業8個,其中規模以上1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49個。
1953年2月,置馬屯鄉。
1958年4月,改為馬屯公社。
1984年2月,改為馬屯鎮。
1996年1月,吉科、流常2鄉併入。
馬屯鎮境內主要河道有清涼江、中乾渠等4條。境內最大的河流為中乾渠,從單倉口至沈村流經境內10個村,長11.5千米,流域面積16平方千米,年均流量20立方米/秒。
馬屯鎮境內有地下水資源,可利用量1348萬立方米。
2011年末,馬屯鎮轄馬屯、馬太湖、回家、沈家、南流常、西良黨、前青花、韓太湖、后青花、東紫龍、西紫龍、前紫龍、東文口、西文口、南陳庄、北陳庄、南文口、前三花園、后四花園、北流常、陳太湖、東良黨、馬町庄、澗里、郭家莊、安邢、西張邢、東張邢、何邢、高邢、李邢、史家屯、客市、桂太湖、東太湖、西太湖、付前庄、梅章、張倉口、付倉口、劉倉口、東張庄、北倉口、單倉口、東臣贊、西臣贊、王八龍、西紫結、孟八龍、曹八龍、李八龍、吉科、軍屯、東紫結、大有、桑庄、北臣贊、常河、三岔、崔庄、仝庄61個行政村。
截至2020年6月,馬屯鎮下轄61個行政村。鎮人民政府駐馬屯復興街19號。
張倉口村 | 澗里村 | 西太湖村 | 北流常村 | 前青花村 | 西紫龍村 | 三岔村 | 大有村 |
單倉口村 | 李邢村 | 韓太湖村 | 史家屯村 | 西良黨村 | 東紫龍村 | 北臣贊村 | 王八龍村 |
北倉口村 | 付倉口村 | 西張邢村 | 沈家村 | 后四花園村 | 后陳庄村 | 崔庄村 | 曹八龍村 |
劉倉口村 | 安邢村 | 付前庄村 | 回家村 | 西文口村 | 前陳庄村 | 仝庄村 | 軍屯村 |
東張邢村 | 東太湖村 | 馬太湖村 | 前三花園村 | 南流常村 | 桑家莊村 | 常河村 | 孟八龍村 |
馬屯村 | 高邢村 | 桂太湖村 | 南文口村 | 后青花村 | 東紫結村 | 西臣贊村 | / |
馬庄村 | 何邢村 | 郭家莊村 | 客市村 | 前紫龍村 | 吉科村 | 東臣贊村 | / |
東張庄村 | 梅章村 | 陳太湖村 | 東良黨村 | 東文口村 | 李八龍村 | 西紫結村 | / |
2011年末,馬屯鎮轄區總人口39820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13300人,城鎮化率33.4%,另有流動人口2200人。總人口中,男性19971人,佔50.1%;女性19809人,佔49.9%。總人口中,以漢族為主;有壯、滿、彝3個少數民族。2011年,人口出生率11.2‰,人口死亡率6.12‰,人口自然增長率5.08‰。
截至2018年,馬屯鎮戶籍人口39638人。
2021年6月18日,棗強縣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公報,馬屯鎮常住人口22900人。
2011年,馬屯鎮財政總收入0.08億元,比上年增長20%。其中地方財政收入0.007億元,比上年增長6%,從各主要稅種看,完成營業稅0.05億元,增值稅0.031億元,企業所得稅0.019億元,個人所得稅0.0045億元。人均財政收入比上年增長15%。農民人均純收入4532元。
馬屯鎮有農業耕地面積10.8萬畝,人均2.71畝,林地面積2.3萬畝。2011年,農業總產值達到2.3億元,比上年增長27%,農業增加值0.9億元,佔國內生產總值的41%。糧食作物以小麥、玉米為主。2011年,生產糧食3.8萬噸,人均954千克,其中小麥18689噸,玉米12974噸。主要經濟作物有棉花、油料作物、蔬菜等。2011年,棉花種植面積1.34萬畝,產量1150噸,可向社會提供1000噸商品棉;花生、大豆等油料作物種植面積0.765萬畝,產量I486噸,蔬菜種植面積0.73萬畝,產量9701噸,主要品種有菠菜、圓白菜、黃瓜、西紅柿、茄子等。
馬屯鎮畜牧業以飼養生豬、羊、家禽為主。2011年,生豬飼養量2萬頭,年末存欄0.9萬頭;羊飼養量1.4萬隻,年末存欄0.7萬隻;牛飼養量0.1萬頭,年末存欄0.04萬頭;家禽飼養量15萬羽,上市家禽2.9萬羽。2011年,生產肉類1104噸,其中豬肉866噸,牛肉136噸,羊肉101噸;禽蛋340噸,鮮奶400噸;畜牧業總產值0.9億元。
截至2011年末,馬屯鎮累計造林2.3萬畝,其中防護林4000畝,經濟林5000畝,農民住宅四旁樹木5萬株,林木覆蓋率27%。2011年,水果種植面積0.39萬畝,產量2300噸,主要品種有蘋果、梨等。2011年,大型農業機械0.1萬台(輛)。
2011年,馬屯鎮工業總產值達到2.8億元,比上年增長24%,工業增加值1.26億元,佔國內生產總值的57%。
2011年,馬屯鎮有規模以上工業企業10家,職工362人,實現工業增加值0.7億元,比上年增長22%。
2018年,馬屯鎮有工業企業8個,其中規模以上1個。
2011年末,馬屯鎮有商業網點400個,職工912人。2011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0.8億元,比上年增長5.2%;城鄉集市貿易成交額0.3億元,比上年增長6.3%。
2018年,馬屯鎮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49個。
2011年末,馬屯鎮有信用社等2家銀行開設了分行,各類存款餘額4.19億元,比上年增長27%;各項貸款餘額1.03億元,比上年增長35.7%。
2011年末,馬屯鎮有文化站1個;公共圖書室61個,藏書3.5萬冊;文化行業從業人員40人。
馬屯鎮境內有京九鐵路貫穿南北,境內長7.5千米。有縣鄉(鎮)級公路棗清線、魏廣線、肖馬線等6條,總長95千米。
2011年末,馬屯鎮鎮區道路總長度14千米;橋樑2座,總長度0.006千米;鎮區開通公交車線路4條。
2011年末,馬屯鎮有幼兒園6所,在園幼兒300人,專任教師25人;小學6所,在校生2700人,專任教師80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初中1所,在校生610人,專任教師83人,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小升初升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達100%。
2011年,馬屯鎮教育經費達400萬元,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270萬元。

馬屯鎮
2011年末,馬屯鎮有體育場地61處。80%的村安裝了健身器材,經常參加體育活動的人員占常住人口的60%。
2011年末,馬屯鎮電視綜合覆蓋率100%。
2011年末,馬屯鎮有各類醫療衛生機構38個,其中衛生院2所;病床40張,每千人擁有醫療床位1張。專業衛生人員94人。2011年,醫療機構(門診部以上)完成診療1萬人次,住院手術32台次,出院病人830人次。
2011年,馬屯鎮法定報告傳染病發病率為1/10萬,農村安全飲用水普及率100%,農村衛生廁所普及率20%,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人數3.9萬人,參合率98%。
2011年,馬屯鎮有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戶數764戶,人數1406人,支出162萬元,比上年增長37%,月人均96元,比上年增長36%;農村五保集中供養30人,支出5.4萬元,比上年增長2%;農村五保分散供養220人,支出33萬元,比上年增長2%;農村醫療救助55人次,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1722人次,共支出8.61萬元,比上年增長7%;農村臨時救濟264人次,支出15萬元,比上年增長30%。
2011年,馬屯鎮自然災害受災人口240人,農作物受災面積700畝,直接經濟損失7.5萬元,救災支出7.3萬元,比上年增長2%。國家撫恤、補助各類優撫對象61人,撫恤事業費支出17萬元,比上年增長2%。
2011年末,馬屯鎮有郵政網點2個,投遞路線單程總長度35千米,投遞點61個,鄉村通郵率100%;征訂報紙0.06萬份、期刊0.03萬冊,業務收入8萬元。有電信企業2家,服務網點2個;固定電話用戶0.5萬戶,比上年增加2000戶;行動電話用戶1.9萬戶,比上年增加400戶,行動電話普及率為46%,比上年提高0.2個百分點。全年電信業務收入370萬元。
馬屯鎮是個農業大鎮,近年鎮里在縣委、縣政府農業工作思路的指導下結合本鎮實際致力於在最穩定的生產資料?耕地上作文章,調整農村經濟結構,促進農民增收,全鎮出現了奶牛、肉牛養殖、冬棗種植、農業制種、棚菜等項目蓬勃發展的新局面。在農業發展百花齊放的同時,鎮里建立了幾個示範典型,培育“種子隊”樹榜樣,以點帶面拉動鎮域經濟發展。奶牛業是新興養殖業,鎮里在劉倉口建起了養殖小區,小區中心的茂源養殖場,規模大,設備優;為壯大該產業,該養殖小區還新上了一套奶製品生產線,創立了“綠源”乳製品商標,使產業鏈條有效延伸。紅棗業是縣裡確立的“龍型”經濟之一,鎮結合實際選了棗類最優品種??冬棗,從2001年秋建設了6個冬棗大村,並制訂了每年遞增5萬棵並連種3年的計劃,現已有7個村成功定植冬棗植株達到20萬株。仝庄村千畝棉花制種項目,也順利建設成功。鎮里成立了農業服務中心,聘請了棗樹技術員,棚菜技術員,與省農科院簽訂了建設科技服務網協議,幫助農民實現農業技術跨越服務中心既為老百姓服了務,又提高了政府威信,還有一定的經濟效益。鎮里拿出了限資金,發揮財政資金槓桿作用,搞物資、貼息、技術服務,還有協調返租倒包土地等舉措,農、林、牧、副等齊頭並進。2004年度馬屯鎮被評為“農業結構調整典型示範鄉鎮”受到衡水市委、市政府表彰,並被評為縣紅棗業發展先進鄉鎮,奶牛業發展先進鄉鎮。
鎮里骨幹集體企業天元散熱器集團名牌產品平原牌散熱器榮獲過省優、部優。為進一步發展鄉鎮企業,促進“以工強鎮”發展步伐,帶動小城鎮建設穩定推進,鎮里重點抓了工業小區建設,培育新的骨幹行業,增上新項目,使液化氣配件、玻璃鋼業得到長足進步,百花競放,各呈新貌。深入了鄉企改制、經委建設。按照“三個有利於”標準制訂了一系列發展私營經濟的優惠政策,營造氛圍寬鬆環境,從思想措施,領導上向個體私營傾斜,激活民間資金,擴充私企總量,使個體私營經濟成為促進鎮經濟發展極具活力的增長點,個體私制攤點達到518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