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鼻頭遺址

鳳鼻頭遺址

鳳鼻頭遺址是鳳鼻頭文化的遺存,分佈在台灣島西海岸的中南部,自大肚山起向南到台灣島南端及澎湖列島。其典型代表是高雄縣林園鄉鳳鼻頭遺址,包含各文化層的遺物。上層為刻紋黑陶文化層,中層為印紋紅陶文化層,下層為大坌坑文化層。該遺址是距今4000多年的新石器晚期遺址。出土較多石斧、石鋤頭與石鐮等生產工具。一般認為它是由大坌坑文化發展而來。遺址發現於1941年,1964年開始正式發掘,為台灣地區重要的史前遺址之一。

文物簡介


鳳鼻頭遺址分佈在台灣島西海岸的中南部,自大肚山起向南到台灣島南端及澎湖列島。因其典型代表在高雄縣林園鄉鳳鼻頭遺址而得名。鳳鼻頭遺址包含各文化層的遺物。上層為刻紋黑陶文化層,中層為印紋紅陶文化層,下層為大坌坑文化層。該遺址是距今4000多年的新石器晚期遺址。出土器物包含較多石斧、石鋤頭與石鐮等生產工具。一般認為是由大坌坑文化發展而來。
高雄縣林園鄉鳳鼻頭遺址於1941年由金子壽衛男發現,1964-1965年台大及耶魯大學考古隊的正式大規模試掘,對台灣西南部史前文化研究貢獻。

地理位置


台灣高雄林園區王公廟段苦苓腳小段307-6等,共79筆地號,約9.7公頃。

人文歷史


1、鳳鼻頭(中坑門)遺址位於本市林園區中門裡中坑門聚落北側,鳳山丘陵南端前緣緩坡處,為一處海升后沖積平原所形成的台地,至今約有3500~2000年的歷史,在日治末期由日人考古學者坪井清足於挖掘壕溝時被發現,民國54年張光直先生曾有計劃發掘得知本遺址有大坌坑文化、繩紋紅陶文化、夾砂紅、灰陶文化等不同文化,遺址面積亦廣,為台灣地區重要的史前遺址之一。
鳳鼻頭遺址
鳳鼻頭遺址
2、民國79年中研院史語所黃士強與劉益昌兩位教授針對遺址範圍與文化做研究,其所出土的遺物為台灣南部地區較早發現的,並含蓋有新石器時代早期至晚期之大坌坑文化、牛稠子文化鳳鼻頭型及鳳鼻頭文化等三個文化層,呈現台灣西南部史前文化之發展。

遺址信息


鳳鼻頭遺址位於高雄縣的西南,與高雄市小港區相鄰的林園鄉,由上升的海岸和沖積平原所形成,內包括有大坌坑文化、繩紋紅陶文化、夾砂紅文化、灰陶文化等不同文化,為台灣地區重要的史前遺址之一。
大坌坑文化層,出現典型的大坌式繩紋陶,質細含砂,器形以罐、缽為主,外表除施以繩紋外,口緣部分並有划紋,石器有砂岩制網墜,黑色和綠灰色板岩制石鏃,推測其年代約在4700年至5200年前。人類學家稱北到台灣、南至紐西蘭、東到復活島、西至馬達加斯加群島大洋洲的原住民為南島民族,這些民族有相似的語言,也共同使用一種印有花紋的陶器,從各島嶼出土的陶器年代(1000多年至5000多年前),可以推測出他們遷移的路線。台灣大坌坑文化的年代最早,所以可能是南島語系民族最早的祖先。
牛裯子文化鳳鼻頭類型,出土文物以繩紋紅陶為主,並有部分夾砂紅、灰陶和泥質紅陶,器型有陶蓋、紡錘、圈足、石器,主要為橄欖石玄武岩制,器形為石斧、石鋤、石鏃、石刀、靴型石斧、石錛等,推測其年代距今約3500年前。從遺物中工具類型看,可以說是一個農、漁、獵並重的生活形態。遺址中未發現貝的遺留,說明對海岸資源的採集不太受到重視。從遺址文化層厚度看,顯現是一個長時間佔據的居址,有較高的人口密度。
鳳鼻頭文化,以出現貝家和紅褐素麵夾砂陶為主要特色,並有彩陶、黑陶和磨光黑陶,器型有罐形器、杯形器、碗形器等,還有陶紡輪。石器有石斧、石鋤、石錛、石刀、石鏃、網墜、珏和石環等,此外並有骨尖器。其年代大約在3500年至2000年前。聚落形態與前期大致一樣,但從大量增加的陶器,可判定人口密度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