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算機通信

計算機通信

計算機通信是一種以數據通信形式出現,在計算機與計算機之間或計算機與終端設備之間進行信息傳遞的方式。它是現代計算機技術與通信技術相融合的產物,在軍隊指揮自動化系統、武器控制系統、信息處理系統、決策分析系統、情報檢索系統以及辦公自動化系統等領域得到了廣泛應用。

原理


OSI參考模型將整個協議垂直地分為7個層次:
1、物理層 經物理媒體透明傳送比特流;
2、數據鏈路層在鏈路上無差錯地傳送幀;
3、網路層 分組傳送,路由選擇和流量控制;
4、傳輸層 端到端經網路透明地傳送報文;
5、會話層 會話管理與數據傳輸的同步;
6、表示層 數據格式的轉換;
7、應用層 與用戶應用進程的介面。
計算機通信
計算機通信
計算機通信的基本原理是將電信號轉換為邏輯信號,其轉換方式是將高低電平表示為二進位數中的1和0, 再通過不同的二進位序列來表示所有的信息。也就是將數據以二進位中的0和1的比特流的電的電壓做為表示,產生的脈衝通過媒介(通訊設備)來傳輸數據,達到通信的功能,這個是osl的物理層,也就是通信的工作原理。
通信類別:

按傳輸連接方式

計算機通信可分為直接式和間接式兩種。
一、直接式
直接式是指將兩部計算機直接相聯進行通信,可以是點對點,也可以是多點通播。
二、間接式
間接式是指通信雙方必須通過交換網路進行傳輸。

按通信復蓋地域的廣度

計算機通信通常分為局域式、城域式和廣域式三類。
一、局域式
計算機通信局域式是指在一局部的地域範圍內(例如一個機關、學校、軍營等)建立計算機通信。局域計算機通信復蓋地區的直徑在數公里以內。
二、城域式
計算機通信城域式是指在一個城市範圍內所建立的計算機通信。城域計算機通信復蓋地區的直徑在十公里到數十公里。
三、廣域式
計算機通信廣域式是指在一個廣泛的地域範圍內所建立的計算機通信。通信範圍可以超越城市和國家,以至於全球。廣域計算機通信復蓋地區的直徑一般在數十公里到數千公里乃至上萬公里。
在通常情況下,計算機通信都是由多台計算機通過通信線路連接成計算機通信網進行的,這樣可共享網路資源,充分發揮計算機系統的效能。可以通過計算機做很多事情,比如打電話、聊天等功夫、功能。相信以後計算機會發展得更好。

通信網路


概述

計算機通信網路是計算機技術和通信技術相結合而形成的一種新的通信方式,主要是滿足數據傳輸的需要。它將不同地理位置、具有獨立功能的多台計算機終端及附屬硬體設備(路由器、交換機)用通信鏈路連接起來,並配備相應的網路軟體,以實現通信過程中資源共享而形成的通信系統。它不僅可以滿足局部地區的一個企業、公司、學校和辦公機構的數據、文件傳輸需要,而且可以在一個國家甚至全世界範圍進行信息交換、儲存和處理,同時可以提供語音、數據和圖像的綜合性服務,是未來信息技術發展的必由之路。
計算機網路和數據通信發展迅速,各國都通過建成的公用數據通信網享用各資料庫資源和網路設備資源。為發展高新技術和國民經濟服務。計算機通信技術、資料庫技術相基於兩者基礎上的聯機檢索技術已廣泛應用於信息服務領域。從報刊、人工採集、會員單位組織的傳統信息服務方式正逐步被以資料庫形式組織的信息通信計算機網路供用戶聯機檢索所代替。信息量和隨機性增大,信息更新加快,信息價值明顯提高,信息處理和利用更加方便。因此,計算機網路通信系統是信息社會的顯著標志,在信息處理和傳遞中占重要位置。

分類

計算機網路按照其地理分佈範圍可以劃分為區域網、城域網和廣域網,它們在性能、結構和特點上有很大差別。

現狀

計算機http://www.028cdzk.com/已經進入以網路為中心的計算時期,信息網路化、信息系統的綜合集成自然離不開系統所處的網路計算環境。當前,網路不僅是信息傳輸的基礎設施,而且是信息處理和服務共享的基礎設施,網路可以為人們提供強大的計算平台,從這個意義上說,網路就是計算機。世界上最強大的計算機是網際網路。
網路要成為計算平台,需要在網路原基礎設施之上構造或裝備一個支持一體化網路計算的軟體平台。其作用是:管理網路上的各類軟硬體資源,並實現網路資源的共享與集成,為信息系統等網路應用提供高效可信的開發、部署和運行環境。正如在裸機上需要配備操作系統等基礎軟體才能有效開發應用軟體一樣,這種網路計算平台軟體能有效支持快速構建網路應用,因而可視為網路上的操作系統。

未來發展

但是,與單機不同,網路世界是開放的、不斷演化的。而且信息系統應用需求的變化往往是不可避免的、系統本身亦需要不斷發展。因此,分佈性、自治性、異構性、可演化性已成為一體化信息系統和網路應用軟體的固有特徵。面對規模巨大、需求多變、環境異構、高度複雜的網路應用軟體,SUN公司總裁Bill Raduchel指出,20年後軟體的挑戰不是速度、成本和性能,而是複雜度的問題了。為適應複雜信息世界的不斷變化和發展,信息系統的綜合集成不能簡單套用工業化的做法。如果說機械系統的綜合集成是剛性的,那麼信息系統的綜合集成是柔性的。一方面,需要以提高系統互操作性為主要目標,及時制訂或修訂信息系統的各種技術體系和標準;另一方面,更需要研究一套支持隨需應變的敏捷軟體技術,研製一種能適應信息世界各種可能變化的平台軟體。支持隨需應變的敏捷軟體技術是當前軟體工程的研究熱點,主要有:
(1)微內核集成匯流排技術。支持軟體模塊的即插即用,適應軟體功能需求的變化。
(2)軟構件和對象代理技術。支持程序代碼的重用和分佈對象之間的互連、互通和互操作,適應代碼實現的變化與應用軟體運行環境的變化。這裡,軟構件,簡稱構件或組件,顧名思義,構之件也,一是構,強調其可構造性和可組裝性;二是件,強調其信息隱蔽性和可包裝性。構件作為計算機中一組可重用的二進位代碼,可視為對象的一種發展。基於Agent的自適應構件還能支持動態適應運行環境的變化。構件化是當今信息系統軟體開發的主流方法,也是軟體體系結構的重要特徵之一。
(3)消息代理和各種適配機制。支持不同應用代碼之間的通信與調用,適應應用軟體業務邏輯和業務流程的變化。
(4)軟構件的組裝、部署、動態重構與綁定等技術。支持信息系統的靜態和動態搭建,適應應用需求與操作環境的變化。
(5)面向Web服務的架構技術,支持信息系統鬆散耦合的跨域集成,適應更大範圍的網路計算環境的變化,中間件(Middleware)是一種包含上述主要技術的平台軟體,它以柔性的鬆散耦合方式應萬變,是靈活響應網路環境變化、應用需求變化和軟體功能變化的平台軟體,已經成為信息系統綜合集成的基礎平台。

通信工程


簡介

培養具有現代化郵電通信管理理論基礎,具有運用計算機進行通訊信息分析與處理能力以及較強的應用、維護管理網路的能力,為實現郵電通信信息化提供專門人才。

課程設置

一、公共課:
【專科段】哲學、鄧小平理論概論、法律基礎與思想道德修養、英語(一)、高等數學(一)
【本科段】毛澤東思想概論、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原理、英語(二)、高等數學(工本)、物理(工本)
二、專業課:【專科段】基礎會計學、管理學原理、管理信息系統、電路與電子技術、電信組織管理、計算機實用軟體、現代通信技術、計算機網路基礎、計算機原理與系統結構、通信英語。
【本科段】概率論與數理統計、複變函數與積分變換、操作系統、數據結構、資料庫原理、光纖通信原理、非線形電子電路、信號與系統、數字通信原理、通信技術基礎、數據通信原理、通信英語、計算機通信介面技術、程式控制交換與寬頻交換、計算機通信網、計算機網路與通訊。

書籍推薦

計算機通信與網路
計算機通信與網路
計算機通信與網路
作者:楊庚
ISBN:9787302200024。
印次:1-3。
裝幀:平裝。
印刷日期:2011-1-6。
圖書簡介:
本書系統地介紹了計算機通信與網路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論與技術。內容包括:計算機網路的基本概念、發展歷史、體系結構、數據通信技術基礎,以及物理層、數據鏈路層、網路層、傳輸層、應用層等層次的基本概念與功能,同時還包含了計算機網路新技術、網路管理和網路安全等相關的內容。各章后附有練習題,並附有習題解答和電子教案等教學輔助材料。
本書從實際應用出發,注重基本概念,突出重點,敘述清楚,深入淺出,論述詳盡,通過較多的例題來說明概念和理論,便於教和學,是國家精品課程“計算機通信與網路”的系列教材之一。本書內容復蓋了研究生入學考試課程“計算機學科專業基礎綜合考試”中的“計算機網路”課程的大綱範圍。
本書可作為高等學校計算機及相關專業計算機網路等相關課程的教材,也可作為其他專業師生和科技工作者的參考用書。
計算機通信與網路教程(第三版)
計算機通信與網路教程
計算機通信與網路教程
作者:林生
ISBN:9787302173564
定價:32元
印次:3-2
裝幀:平裝
印刷日期:2009-7-24
內容簡介 本書全面系統地論述了信號與系統分析的基本理論和方法。全書共11章,內容包括:信號與系統、線性時不變系統,周期信號的傅里葉級數表示,連續和離散時間傅里葉變換,信號與系統的時域和頻域特性,採樣,通信系統,拉普拉斯和z變換以及線性反饋系統。每章都有足夠數量的例題和大量精選的習題;並將習題分列為4種欄目,分屬3種不同的層次,便於使用。
本書是在第1版基礎之上經重新組織,重新改寫並作補充而成,除保留原書結構新穎,選材得當,論述嚴謹,條理清楚等特色外,在某些方面更有所加強,恰似錦上添花,堪稱反映信號與系統分析當代水平的一部佳作。
本書可作為通信與電子系統類,自動化類以及全部電類專業信號與系統課程的教材,也可以供任何從事信息獲取、轉換、傳輸及處理工作的其它專業研究生。教師和廣大科技工作者參考。

就業方向

電信和網路通信運營和服務公司、IT企業、機關和企事業單位以及電信增值業務經營和網路服務公司中的網路管理、網頁設計和WAP網站開發平面設計及軟體工程等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