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宗適

中國革命先烈

張宗適(1906~1928)陝西渭南(今渭南市臨渭區)人。少年時赴湖北武昌,入董必武、張國恩和陳潭秋等創辦的私立武漢中學讀書,受董必武和惲代英等共產黨人的影響。1923年加入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

人物生平


1924年中學畢業從武昌回到家鄉,在王尚德創辦的赤水職業學校任教,成為青年團在陝西建立的第一個基本組織--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赤水特別支部的負責人之一。
他向學生宣傳革命理論,協助建立和指導青年團華縣支部、高塘支部,並組織開展了促成國民會議運動、聲援“五卅”運動等一系列群眾鬥爭。還和雷光顯等人建立鄉村教育研究社、平民夜校,培養了一批農運骨幹。
1925年4月,接替王尚德任共青團赤水特別支部書記,組織、建立陝西省第一個農民協會--渭南東張村農協。他在《西安評論》撰文,指出東張村農協的意義就在於“它是農民覺悟的先鋒”。同年12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26年,領導團赤水特支積極組織農民武裝,襲擾鎮嵩軍駐赤水的部隊,配合西安人民的反圍城鬥爭。
1927年初任共青團渭南地方執行委員會委員,分管組織,公開身份為渭南縣東關小學教員兼教務主任。同年夏,馮玉祥追隨蔣介石“清黨”反共,陝西革命形勢迅速逆轉。張沒有被反革命派的凶焰嚇倒,擔任共青團渭南縣委書記、中共渭南縣委青運委員、共青團陝西省委候補委員,更加積極地為革命日夜奔波。
1928年2月28日,渭南私立樂育小學校董劉銘初、校長田寶豐帶領地痞流氓搗毀中共渭南中區區委所在地宣化觀高級小學,並將該校師生強行趕出校門。張與中共縣委書記蕭明連夜主持召開渭南黨團縣委聯席會議,決定用武力反擊敵人的挑釁。2月29日,黨團員帶領渭南中學、東關小學、宣化觀小學的二三百名學生和附近農協會員四五百人,手持棍棒鋤頭,衝進樂育小學,打死國民黨渭南縣清黨委員會委員薛明璋及劉銘初,砍傷田寶豐。這是渭南民眾反抗國民黨反革命派的一次演練,是渭華起義的導火線。
宣化事件后,渭南縣政府查封了渭南中學和東關小學,到處搜捕中共黨員和革命群眾,張和蕭明等轉移到渭南東原一帶。1928年4月6日,張參加了新成立的渭華起義領導機關--中共陝東區特派委員會召開的擴大會議。按照會議決定,他往來於赤水、渭南之間,為起義做了大量宣傳準備工作。因積勞成疾,肺病加重,於1928年8月逝世。
1927年春,張宗適回到渭南縣城,擔任共青團渭南地委委員,負責宣傳工作。公開身份是縣東關小學教員兼教務主任。大革命失敗后,他擔任了共青團陝西省委委員、渭南團縣委書記、中共渭南縣委青運委員之職。在革命低潮時,堅持開展鬥爭,組織領導渭南宣化事件,揭開了渭華起義的序幕。事件后,國民黨縣政府派出軍警和地方武裝,查封了渭南中學和東關小學等黨的活動據點,併到處搜捕共產黨人和革命群眾。為了保存實力,堅持與敵鬥爭,張宗適和縣委書記肖明率領黨、團縣委其他同志,攜帶文件,遷移到渭南東原,繼續指導全縣人民的革命鬥爭。不久,張宗適作為渭南團縣委負責人出席了陝東特委擴大會議,會議傳達了省委關於舉行渭華起義的決議,制定並通過了起義的綱領和行動計劃。會後,他與黨團縣委領導人一起研究具體行動方案,廣泛發動群眾,積極進行起義前的準備工作。

逝世事件


幾年來,張宗適奔波於赤水、渭南、東原各地,組織召開許多會議,同群眾談話,通宵伏案,起草文件、傳單、標語……他咳嗽、咯血、積勞成疾,身體漸漸垮下來。在起義前的陝東特委會上,大家勸慰他要注意身體!他只是淡然一笑。繼續四處奔走,幫助指導建立農民赤衛隊,籌集起義經費,他終於累倒了。這時,渭華起義準備工作正在加緊。張宗適躺在炕上,聽取赤水區委同志的彙報,做出各種指示……
渭華起義失敗后,他隱蔽在舅父家一個陰冷潮濕的紅薯窖里,缺醫少食,1928年6月的一天逝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