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口粉干

中國國家地理標誌產品

徠茶口粉干,福建省閩清縣特產,中國國家地理標誌產品。

據《閩清縣誌》(1993年版)記載,迄今已有800多年歷史。茶口粉干特點:外觀潔白勻長、內質細潤柔韌,且久煮不糊不斷條、翻炒不粘不碎,食之爽口,隔餐不餿等。

2012年7月31日,原國家質檢總局批准對“茶口粉干”實施地理標誌產品保護。

產品特點


茶口粉干
茶口粉干
茶口粉乾的製作,其加工流程講究,工藝獨特。前後有13道工序,重點在選、磨、煉、煮環節。傳統手工粉干質地柔韌,具有水煮不糊湯,干炒不易斷等特點。
茶口粉干製作選料精、做工細,歷經選米、淘洗、浸泡、磨漿、壓干、煉生丸、煮丸、煉熟丸、制粉、煮粉等18道工序。

產地環境


閩清
閩清
閩清簡稱“梅”,位於福建省東部、閩江中下游,距省會福州50公里,總面積1466平方公里,總人口32萬,轄11鎮5鄉291個村居。閩清縣境位於閩東南沿海火山岩帶中部,岩質為中酸性碎屑熔岩,屬火山碎屑岩和火山碎屑沉積岩系,水利資源充沛,人均水資源3975立方米,超出閩清省人均水資源水平24.2%。閩清縣塔庄鎮茶口村之所以得名“茶口”,是因為村裡的井水清甜可口,像溶進了香茶。形成茶口粉乾的獨特優勢。

歷史淵源


茶口粉干
茶口粉干
據《閩清縣誌》(1993年版)記載,茶口粉干加工生產大約始於南宋嘉定年間(1208—1224年),迄今已有800多年歷史。相傳明代鄭和下西洋,曾攜帶茶口粉干供隨船將士食用並饋贈沿途外國友人。隨著產業發展,粉干業逐漸成為茶口村乃至整個塔庄鎮的支柱產業。

生產情況


茶口粉干工廠
茶口粉干工廠
2004年以前,茶口粉干因為生產零散、產量較少,粉干的產值相對較低。個別加工戶還存在惡性競爭、競相壓價等現象,村裡20多個加工戶相繼倒閉。
2005年6月,茶口村黨總支試行“支部+協會”工作模式,成立了“茶口粉干協會”。協會成立后,就把當時村裡的150多個專業戶全部吸收為會員。推行訂單農業、公司+基地+農戶、支部+協會+農戶等產供銷模式,保持閩清縣最大的粉干生產基地的地位。2010年全鎮粉干專用糧種植面積達到3000多畝(雙季),年產糧2000多噸,保證了粉干加工的原料供應。
2004年,茶口村黨總支成功引進投資500萬元,成立集粉干研製開發、生產銷售為一體的企業。以“公司+農戶”的模式,由該公司為農戶提供原料、技術和相關標準,公司負責收購和銷售。該公司帶動周圍1300多名村民從事粉干加工業,促使農戶每年增收3萬元以上。
粉干生產企業和協會還與科研單位進行合作,通過生產方式轉型,不僅壯大了“茶口粉干”生產規模,還提高了品牌的知名度。到2011年當地有茶口粉干廠和食品公司2家機械化粉干生產企業,250多個粉干加工專業戶。2010年,全村粉干生產量達1.5萬多噸,創產值達1.3億元,擁有“茶口”、“石羊公”、“茶峰”3個粉干註冊商標。到2011年,茶口粉干已成功建立福州、南平、三明、廈門、美國、印尼、馬來西亞、新加坡等地區或國家的銷售網點。

產品榮譽


2017年,閩清茶口粉干製作技藝被列入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2012年,茶口粉干被列入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產品。

地理標誌


綜述

根據《原產地域產品保護規定》,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通過了對茶口粉干原產地域產品保護申請的審查,批准自2012年7月31日起對茶口粉干實施原產地域保護(公告2012年第112號)。

地域保護範圍

茶口粉乾產地域範圍以福建省閩清縣人民政府《關於界定茶口粉乾地理標誌產品保護產地範圍的請示》,梅政綜〔2011〕144號提出的地域範圍為準,為福建省閩清縣所轄行政區域。

質量技術要求

一、原輔材料
1、大米:
(1)品種:產自產地範圍內的秈稻徠品種。
(2)種植時間:4月中旬開始播種,秧齡20至23天,6月中旬抽穗,7月上旬收穫。
(3)生長期:稻穀生長期為110至130天。
(4)處理:收穫后陳化3個月至12個月,澱粉含量為72%至78%。
2、生產用水:保護區內的山泉水,水質符合國家飲用水標準。
二、生產加工工藝
加工工藝流程:大米→浸泡→磨漿→壓干→煉生丸→煮丸→煉熟丸→制粉→煮粉→漂洗批粉→晾曬乾燥→成品。
三、加工要點
1、浸泡:採用常溫浸泡。春夏季節浸泡時間4至8小時,秋冬季浸泡時間8至12小時,浸泡到大米手捻碎且無硬心。
2、壓干:將磨漿后料液裝入過濾袋中壓干,壓干時間3至4小時。壓漿后干漿料與過濾袋分離乾淨、不粘手。
3、煉生丸:將干漿料放入攪龍煉製機,煉製時間≥30分鐘。煉製成團狀或枕形的粉丸,每丸重約1000克。
4、煮丸:採用鐵鍋水煮,時間為30分鐘至40分鐘,煮至半熟后撈起。
5、煉熟丸:煉製時間≥30分鐘,煉製至粉料生熟混合均勻,質地緊密,富有彈性。
6、制粉:採用擠壓成型,擠壓后粉絲直徑為1.2毫米至1.5毫米。
7、煮粉:鍋水處於沸騰狀態,煮粉時間為3分鐘至5分鐘。
8、漂洗批粉:用常溫水翻動搓洗粉絲,使粉絲鬆散、不粘連。在竹匾上批成粉條片。
9、晾曬乾燥:採用自然晾曬乾燥,乾燥時間≥5小時,乾燥后粉絲含水量≤14%。晾曬乾燥過程應進行5至6次松粉。
四、質量特色
1、感官特色:
(1)色澤:粉干潤而半透明,表面有光澤。
(2)組織形態:粉條粗細均勻,有彈性。
(3)口感:煮后米香味濃郁,口感爽滑,不粘牙,有韌性。
2、理化指標:
項目(單位)指標
斷條率(%)≤10%
水分含量(%)≤14%
3、安全及其他質量技術要求:產品安全及其他質量技術要求必須符合國家相關規定。

專用標誌使用

茶口粉乾產地範圍內的生產者,可向福建省閩清縣質量技術監督局提出使用“地理標誌產品專用標誌”的申請,經福建省質量技術監督局審核,報國家質檢總局核准后予以公告。茶口粉乾的法定檢測機構由福建省質量技術監督局負責指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