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白合鎮的結果 展開

白合鎮

四川省內江市東興區下轄鎮

白合鎮,四川省內江市東興區轄鎮,位於東興區東部,距城區26公里,轄18個行政村,1個社區,203個社,總人口29021人(2017年),設黨支部24個,中共黨員913名。幅員面積64.2平方千米(2017年),耕地26589畝,森林覆蓋率25%。“內吳路”穿境而過,全鎮實現村村通公路。2012年國內生產總值45504萬元,人均GDP達到11552元,財政一般預算收入133.2萬元,非規模工業總產值14388萬元、增加值3612萬元,銷售收入14376萬元,工業技改投資750萬元。全鎮農業總產值31444萬元,農業增加值25104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增加850元。

白合鎮現有職工48名,其中在編公務員25名,機關工勤人員6名,事業人員17名。大學生村幹部15名,大學生公益性崗位5名。 

2019年12月4日,四川省人民政府關於同意內江市調整部分鄉鎮行政區劃的批複(川府民政[2019]11號):撤銷蘇家鄉,將其所屬行政區域劃歸白合鎮管轄,白合鎮人民政府駐正街16號。

歷史沿革


2019年12月4日,四川省人民政府批複同意,撤銷蘇家鄉,將其所屬行政區域劃歸白合鎮管轄。

社會


基礎設施

基礎設施齊全,有客車31輛,貨車210輛,農用三輪、四輪、六輪車65輛。鎮內有110千伏安變電部一個,電力充足。信息靈通,全鎮裝有程式控制電話1946門。場鎮建設蓬勃發展,一座座樓房拔地而起,2000年被列為省級試點小城鎮建設鄉鎮,場鎮6條主要街道都實行了水泥路面硬化。場鎮自來水廠有2個。
全鎮有企業127戶,個體工商戶610戶,農業銀行營業所1個,農村信用社1個,中心糧站1個,糧管所1個,中心衛生院1個,鎮衛生院2個,區直屬高完中學校1所,鎮初級中學1所,鎮壓中心小學2所,村小學12所,私立學校3所,中心郵政所1個,鎮郵政代辦所2個,電信分局1個,供電營業所1個,汽車運輸隊1個,加油站3個,集市農貿市場1個,海椒專業市場一個。
白合鎮
白合鎮

自然資源


全鎮幅員面積68平方公里。有耕地28633畝,森林覆蓋達25%,鎮內有水庫7座,山平塘207口,石河堰49節。

經濟


白合鎮於1999年建了“朝天椒生產基地”。年種植1萬畝,年產鮮椒1萬噸,年銷售收入1500萬元。農民人均收入435元,其品種主要以“朝天椒”和“七星椒”為主。其特點:個頭小,顏色鮮紅、辣而可口。並在白合場鎮建立了川南最大的鮮椒專業市場,其海椒主要銷往成都、宜賓、自貢、湖南、廣東、河南、新疆、海南、州等十多個省市,享有“四川海椒城”美譽之稱。
白合鎮有耕地面積28633畝,其中水田15984畝,有水庫7座(水域面積732畝),山平塘207口,石河堰49節,具有發展水產業得天獨厚的優勢。截止現在,全鎮休稻養魚面積625.5畝,養魚戶127戶,其中10畝以上的大戶22戶共318畝,面積20畝以上的業主9戶共181畝。大面積稻田養魚4350畝,養魚1158戶。利用山平塘、石河堰、水庫養魚263戶,面積732畝。目前全鎮共有養魚戶1548戶,年產成魚650噸。
白合鎮積極進行農業產業結構調整,推行休稻魚,每畝稻田以600—800斤稻穀為租金,歡迎外地客商來白合鎮投資租田養魚,政府負責做好有關方面的協調工作。同時也歡迎外地客商來白合鎮經銷魚產品。
全鎮以農業生產為主,是東興區的一個農業大鎮,鎮內主產水稻、小麥、紅苕、豆類、油菜、花生、海椒、水果、麻竹等。海椒是白合的龍頭產業,享有“四川海椒城”的美譽。養殖業主要是生豬、山羊、奶牛、蠶、兔和小家禽。水產業具有規模和特色,充分利用水庫、山平塘、石河堰、稻田和休稻養魚,年產成魚650噸。
白合鎮
白合鎮

行政區劃


全鎮18個村,1個居委會,203個社,總戶數11274戶,總人口36966人,其中場鎮人口8066人,有12個單位支部,18個村黨支部,共有黨員923名。
白合村交通村
福台村楊林村
曙光村板橋村
破馬村尤家廟村
塘坊沖村道生村
西燃村報恩寺村
石板田村華山村
永康村龍沖村
金觀村幸福村
禹王社區
白合鎮人民政府駐正街16號。

人口民族


總人口37482
19247
18235
家庭戶戶數9863
家庭戶總人口(總)37335
家庭戶男19152
家庭戶女18183
0-14歲(總)8323
0-14歲男4341
0-14歲女3982
15-64歲(總)26568
15-64歲男13647
15-64歲女12921
65歲及以上(總)2591
65歲及以上男1259
65歲及以上女1332
戶口本地住在本地36349
29021人(201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