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甫山

國家森林公園

新甫山為古山名。主體位於山東省新泰泉溝鎮和山東省濟南萊蕪高庄街道交界處。《詩·魯頌·閟宮》的“新甫之柏”之新甫,即是此山。新泰市取新甫山與泰山首字而得名。

秦皇漢武東巡泰山封禪,在此駐蹕。漢武帝建離宮於其上,因改名宮山,清康熙元年,改名蓮花山。東西綿延15公里,南北兼跨濟南、新泰兩市,大小山脈十餘條,主峰海拔999米,是新泰市與濟南市最高的交界山。

景區面積17平方公里,山頂以水為界,南麓屬新泰,北麓為萊蕪。有公交車直達,交通十分便利。

1958年設立山東省新泰市國有蓮花山林場。總經營面積27079畝。1993年被省林業廳命名為“省級森林公園”。現為國家森林公園、世界地質公園。

建設背景


新甫得名源於西周,據考當時失國的甫國人東遷居此,故稱新甫。《詩經》有“徂徠之松、新甫之柏”的詠贊。此山雄偉秀美,極肖岱嶽,又稱“小泰山”。新甫因九峰環抱似蓮花,又名“蓮花山”。秦始皇東巡封禪駐蹕新甫,漢武帝東巡中尋仙於此,以求長生不死,築行宮,故又稱宮山,均遺跡尚存。釋、儒、道競相在新甫山說法佈道,是三教合一的宗教活動盛地。

主要景觀


廟宇

山下行宮主要有觀音殿、九蓮殿、子存殿、准提樓、天王殿、藥王廟、火神廟等建築。位於山頂兩高峰之下的雲谷寺為新甫主要寺觀,該寺創建年代不詳,現有建築觀音殿、彌勒殿、伽藍殿、文昌閣、關岳合祠等。
望仙台是漢武帝在新甫山的重要遺跡,在新甫山絕頂。《新泰縣誌·古迹》載:“台以西北宮山上,漢武帝東巡駐蹕新甫山見仙人跡,因築台以望之”。“仙台夕照”舊列為“新泰八景之一”。

漢武碑亭

掩映於蒼松翠柏之中有座雙亭,為漢武碑亭,是為了保護與漢武帝相關的兩通碑刻而修建的。兩碑原在蓮花山腳下的漢武帝廟舊址,出於保護,2005年3月遷移至此。左碑俗稱響鈴碑,是蓮花山上現存石碑中時間最早的一通,已有2000多年,高2.5米,寬0.8米,厚0.3米,據說敲擊它能發出一種類似古代宮廷樂器磬的聲音,實為當年報警之物。(相傳宮山後崖有五百神蜂,大似麻雀,蜇人必死,如果有敵來犯,敲擊此碑,神蜂就飛出助戰,戰則必勝。可是有一次,漢武帝出巡之時,專門叮囑隨行的一名寵妃:“無事不能敲擊響鈴碑。”寵妃自恃得寵,無法無天,偏要敲擊,戲謔神蜂,以此取樂,神蜂屢次受騙,最後終不復出,響鈴碑從此就失靈了。)但後世遊玩者多以敲擊驗證,在碑上留下了這些大小不等的圓凹,它也因為被敲的面目全非而成了天下獨一無二的石碑。北邊的石碑為龍頭碑,是蓮花山上現存規格最高的一通。早年間,由於人為的原因,石碑已遭損壞,只剩下了上半部分。碑額篆書“漢武皇帝之碑”六字尚可辨認,殘留碑文還有“大元至正”年代落款,此碑距今已有近700餘年歷史。碑座神獸贔屓(bì xì)的頭部也被破壞掉了,現在也有了一層新的寓意——獸(壽)無頭,在此祝福各位:福壽無疆,萬事如意!亭子外面還有一段殘碑,碑文不全但字跡清晰,據考證此碑立於元皇慶二年(1313),比龍頭碑要早50年左右。新泰羊流籍名臣徐琛(官至二品,奉直大夫、歸德府亳(bó)州知州),倡議興修漢武帝廟,為民祈福,因年高辭世未能完工,後由其四子徐彬(湖北麻城縣尉)繼承父志,於皇慶二年克難舉成,特請羊流名士趙惟敬撰寫《重修漢武帝廟碑記》。
關於漢武帝碑,除這三通外,還有一通在宮山頂上,碑額現存“重修漢武皇帝□碑”7個篆字,據志書考證為宋代元豐年間(1078-1085)的石碑,距今一千多年。
新甫山詳解
新甫山又名蓮花山,東西錦延15公里,南北兼跨新泰、萊蕪兩市,大小山脈十餘條,主峰海拔994米。景區面積17平方公里,山頂以水為界,南麓屬新泰,北麓為萊蕪。有公交車直達,交通十分便利。蓮花山因漢武帝訪仙到此,在山頂建“迎仙宮”,故又稱宮山。有三十六山頭,七十二深谷之稱。主要山頭有新甫山、萬丈崖、雞鳴山、天竺峰、香爐山、蓮花尖。因群山拱圍蓮花,尖狀如蓮花,所以又叫蓮花山。
蓮花山山峰突兀,穿雲摩天,氣勢磅礴,巍然壯觀,山中危岩嶙峋,溝壑縱橫,奇石幽洞,高瀑險潭比比皆是,可謂移步換景。山中松青柏翠,花木繁茂,風景絢麗,歷史文化遺跡豐富,著名的“宮山夕照”和即將落成的百米巨型觀音像,山頂湖泊——南海,將成為萊蕪乃至山東的特有景觀。“萊蕪山水大觀園、齊魯第一觀世音”蓮花山是名副其實的具生態和費文化旅遊亮點。蓮花山現已修建6米寬公路10華里,築登山台階3000米。有蓮梗峪、魔幻峪、天瀑峪、白雲嶺構成三大景區,共120餘個景點。它以其優美的環境吸引了歷代的文人墨客,並逐步發展成為佛家聖地,現有較完整的歷代碑刻150多面,歷代石刻200多處,現存古建築遺址有雲谷寺、行宮、太平庵、高泉寺、王禪寺、八封殿、甘露堂等。雲谷寺是規模最大的古建群體,主體建築大殿、三佛殿氣勢雄偉,十分壯觀。蓮花山省級森林公園主要林種為風景林和防護林,現有古樹名木120餘株,主要旅遊景點60多處。分為六大旅遊景區:行宮景區、太平庵景區、雲谷寺景區、北天門景區、響鈴碑景區、魔子坊景區。有三條主要遊覽線路:中路主要景點有漢武行宮、補天石、看天石、雲門、古柏一株、十八盤、南天門、快活二里、雲谷飛瀑、聖水瓶、兩山排闥、五大夫松、雲谷寺、紅雲洞、白雲洞、興雲洞、對松山、北天門、東高峰、西高峰;西路主要景點有初入佳境、老漢推車、風動石、通天河、太公石、姊妹松、奇觀、太平庵、青龍潭、五雲澗、一線天、水簾洞、子母泉;東路是盤山公路,直達主峰西高峰,時而盤旋於懸崖峭壁之上,時而穿行於茂密的森林之中,自然景色變幻無窮,讓人心曠神怡。
蓮梗峪,因山峪彎曲似梗而托起山頂之蓮花而得名。谷中飛瀑流泉,野花成片,鳥兒成群,別有天地。洗心池意為洗心絕塵,開始步入佛門凈地之意,為進山第一景。蓮花門,上刻蓮花圖案,下刻漢字“門”,別有意味;群獅出山,龜探頭,徑書岩,護法門神等怪石惟妙生動。淌銀嶺,光亮如白銀下涌,氣勢壯偉。玉女潭,傳說漢武帝女兒小玉慕此潭幽靜而在此沐浴,潭中石壁上有天然少女裸體浴像。玉女飛瀑高約二十米。飛花碎玉雄奇中透出柔美。繼續前行,路有兩門:一曰“愛情門”,二曰“財福門”,游者任選其一,只走一門,昭示一種人生哲理,意為“魚與熊掌不能兼得”,耐人尋味。天門,威赫聳立,氣勢壯美,門內青翠欲滴,如夢如幻,給人以無限遐想,激發人們進門一睹為快之慾望。天門瀑高掛山腰,飛流直下,碎玉疊珠,景色十分誘人。瀑下有巨石,曰“瀑流砥柱”,經千年衝擊,光滑潔白,使人蒙生啟迪。沿階而上是龍王廟,有三潭三瀑,真乃三瀑成串,三潭連珠,人勞累頓消,而興緻盎然。而紅石灣和紅石瀑則有一段動人的故事。
傳說漢武帝駐蹕蓮花山“行宮”,其女兒小玉迷戀山色到處遊玩,這一天在“千年榆”上甩鞦韆,因山風大,小女的一隻繡花紅鞋刮落到此,後來這裡石頭變成紅色,所以叫紅石灣。據說在吉祥的日子,若站在紅石瀑下,有德之人能從瀑布幻影中看到小玉美麗的倩影。古碑峪,有一摩崖古碑,因日久年遠,字跡模糊難辨,誠待有識之士進山破譯。據說這裡是懸空寺遺址。懸空寺的故事尤為神往。傳說古寺中有一老道,伴有二童,有一天老道找道友下棋回寺,見一白凈小孩與二童玩耍,后老道問二童小孩是誰,道童均答不知,老道囑二童:小孩再來時偷偷在他身上栓根紅線,明日老道順線找去發現是一千年人蔘,已能幻化人形。老道挖出回寺燉上,去約道友共來品嘗,結果二道童因鍋內人參奇香難忍,一嘗而不可收,當聞聽師傅回來,害怕受責,將剩餘人參連湯潑掉,整座寺廟立即騰空飛升而去。此為懸空寺的來歷。只有打米的古石臼在遺址的石樑上,默默等待至今……
登天梯,過蓮花飛瀑,即達蓮花南海。稱雄山東第一高山湖泊,斗山頂巨型觀音雕像,而稱之為“南海”,南海面積16400平方米,總蓄水量18萬立方,山頂藍天、白雲、綠樹、觀音、寺廟倒映湖中,構成蓮花山特有的湖光山色,匯水上划船、垂釣、游泳等娛樂於一體;觀“宮山夕照”、“雷達雄姿”於一處,集蓮花村休閑、度假於一村,此,何等悠哉樂哉!登蓮花頂萊蕪新泰盡收眼底,走凌雲路,參觀魯中高山雷達,看蓮花山前飛機升降。屆時你將體味到“無限風光”的真切含意。
白雲嶺景區:白雲嶺,因山嶺白岩成片如白雲而得名。這裡地勢平緩而深厚,但石景不少,有名的石奶奶,據傳說附近村民有人拜石為乾娘,能為人消災祛病,可能此時石能集天地之精華,聚日月之靈氣所致。海豹問天,惟妙惟肖,極具韻味。古猿望天,山頂有巨石隆起,酷似古猿猴,似在望天,若有所思,極為逼真。天瀑峪景區:其著名的是“凍凍台”瀑布,瀑布長約300多米,夏天山洪暴發,似銀河倒掛,瀑流從天而降,又象一巨龍出山,擺頭擺尾,吞雲吐霧,咆哮翻滾,以劈山撼岳之勢衝出蓮花山,著實駭人心魄。冬天瀑流化作晶瑩奪目的冰凌,銀光寒影,放眼望去似鑲嵌蓮花山中的天鏡,十分奇異而壯美。蓮花山古幽神奇,蓮花山美妙旖旎。

文化活動


出版書籍

書名:《話說蓮花山
作者:半島(原名馬東盈
圖書類型:現代圖書
圖書目錄
自然環境概述
名來沿革小考
歷史變遷雜識
景觀與史跡
新甫擁翠:樹木作美成畫屏
仙台夕照:推本溯源話奇石
魯柏含潤:閟宮篇里留勝名
漢宮故跡:武皇遺風何處是
五松抱槐:奇松靈槐見異姿
白雲降露:尋幽追險探奇洞
古寺晚鐘:多少樓台煙雨中
盤道連霄:名不虛傳小泰山
旭日東升:青山幾度朝陽紅
望岱勝跡:百里看山分岱色
新甫寶光:人間奇秀入幻圖
汶水拖藍:兩汶河畔攬勝跡
蓮花山:待開發的風景名勝區——旅遊資源開發之我見

旅遊信息


遊覽路線

目前,新甫山有三條登山路線,分別是:東路古盤道遊覽線,保留了大量自古至今的登山遺址,有南天門、快活二里、十八盤等登山節點;中路通天河尋谷探幽遊覽線,有觀音院、觀音閣、雲谷寺等佛教建築,有佛掌立子、古柏抱子、魯柏漢松等植物景觀,另外漂流、索道等參與性項目健全,可謂一步一景,旅途過程十分充實;西路天成觀音朝聖遊覽線,主要景點為天成觀音,它是目前世界上唯一純天然形成的觀音打坐石像,坐西北面東南,俯瞰蓮花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