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溝鎮

山東省泰安市新泰市轄鎮

泉溝鎮地處魯中腹地,西靠東嶽泰山,南接孔子故里,北接風景秀麗的國家森林公園山東濟南蓮花聖境,四季分明。東距新泰市區25公里,北距萊蕪市區35公里。區域面積64.36平方千米,轄33個行政村,截止2020年11月1日,常住人口為48511人。耕地面積3.6萬畝,是一個集山區、礦區、旅遊區、部隊營區於一體的鄉鎮。

簡介


境內有濟空場站、電子對抗團、雷達營等駐軍。這裡交通便利,環境優美,物產豐富,資源充足。蘊藏著豐富的煤炭、花崗岩、石灰石、礦泉水及稀土資源;工業基礎雄厚,農業產業化水平高,以盛產大花生、石榴、板栗、核桃等農副產品蜚聲中外。

行政區劃


泉溝鎮地處新泰市“兩線兩翼”發展規劃的北線、北翼,境內有風景秀麗的國家級4A級景區—蓮花山旅遊區,西靠五嶽獨尊泰山,南接孔子故里曲阜。轄34個行政村,區域面積92.5平方公里,總人口75995人(2017),境內有國有煤礦6處,有三處駐軍,是集山區、礦區、景區、部隊營區四位一體的鄉鎮。 

行政轄區

泉溝村徐塘子村西劉家
上汪村張家蘭子村麻峪村
魏家峪村宮山前村甫陽村
鄧家莊村趙家峪村曹家坪村
趙家峪村家坪村勸里村
周家泉村高崖頭村東劉家上汪村
上河村王家莊村河山子村
康樂庄村曹家莊村孫家莊村
黑石山子村小官莊村西窯溝村
小良庄村運舟湖村廟子牌村
靳家牌村楊家牌村劉家牌村
黃崖村襪子鋪村新官莊村

交通


泉溝鎮交通便利,四通八達,到京滬高速新泰出口、果都出口,距濟南機場1.5小時路程,距青島港4小時路程,與萊蕪鋼鐵集團有限公司、新汶礦業集團有限公司相鄰。全鎮道路總長300多公里,100%的村和村內道路通硬化道路,形成了通達方便的城鄉一體化交通網。 

自然資源


境內蘊藏著豐富的煤炭、花崗岩、石灰石、礦泉水及稀土資源,農業以盛產大花生、石榴、板栗、核桃等農副產品蜚聲中外。特別是在蓮花山西部發現的距今28――30億年的科馬提岩,它是亞洲唯一的具有鬣刺結構的太古宙超基性噴出岩,是地球上最古老的岩石,為蓮花山的地質地學價值,增加了耀眼的光環。 

生態

泉溝鎮生態環境優美,是全國小康明星鄉鎮、省級衛生鎮、省環境優美鎮、省旅遊強鄉鎮、泰安市綠色小康鎮。旅遊資源豐富。境內有風景秀麗的“國家級森林公園”、“世界地質公園”—蓮花山風景區。蓮花山九峰環抱,狀似蓮花,是中國北方最大的觀音道場,有“觀音勝境,北方普陀”之美譽。2008年,被評為國家4A級旅遊區。先後開發了漢武望仙台、靈涯谷生態園等旅遊景點,與景區一道形成環蓮花山旅遊帶。 

資源優勢

泉溝鎮(圖1)
泉溝鎮(圖1)
據當代作家田茂泉介紹,境內有濟空場站、電子對抗團、雷達營等駐軍。這裡交通便利,環境優美,物產豐富,資源充足。蘊藏著豐富的煤炭、花崗岩、石灰石、礦泉水及稀土資源;工業基礎雄厚,農業產業化水平高,以盛產大花生、石榴、板栗、核桃等農副產品蜚聲中外。
泉溝鎮境內資源充足,物產豐富。蘊藏著豐富的煤炭、花崗石、石灰石、石英石、礦泉水及稀土資源;盛產食用菌、大花生、蘋果、大石榴、大蘿蔔、板栗、核桃等農副產品。道路、水電、通訊、生活服務等基礎設施一應俱全。為吸引更多客商,鎮黨委、政府制定了多項優惠政策,為其提供寬鬆的發展環境。轄區有省級蓮花山森林公園,是新泰市的旅遊勝地和經濟強鎮。先後被授予全國計劃生育工作先進鎮,被山東省授予“明星鎮”、“安全文明鎮”“雙擁模範鎮”,被泰安市授予“模範鎮政府”等榮譽稱號。
鎮黨委、政府立足實際,以科學發展觀統領經濟社會發展全局,團結帶領全鎮人民堅持建設經濟強鎮這一目標不動搖,抓住幹部作風、群眾觀念轉變兩個關鍵;做好結構調整、與駐地企業聯合發展,旅遊興鎮三篇文章;突出招商引資、項目建設、民營經濟、環境改善四大重點;努力在建設富足、安康、綠色、文明、和諧泉溝等五個方面取得新進展。先後被授予“全國小康建設明星鄉鎮”、“全國計劃生育協會工作先進鎮”、“山東省明星鄉鎮”、“山東省村民自治模範鎮”、“山東省環境優美鄉鎮”、“省級安全文明鎮”、“泰安市模範鎮政府”、“泰安市經濟工作先進鎮”、“泰安市雙擁模範鎮”、“泰安市文明信用鄉鎮”、“泰安市教育強鄉鎮”等榮譽稱號。連續3年綜合經濟實力進入泰安市10強。2005年實現工農業總產值36.5億元,地方財政收入2189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4300元。

經濟


城鎮建設

泉溝鎮抓住蓮花山開發的機遇,大力發展旅遊服務業,加快小城鎮建設步伐,城鎮基礎日臻完善,小城鎮的品位和檔次不斷提高。圍繞把泉溝建成現代化工業重鎮和旅遊名鎮這一定位,聘請省規劃設計院編製了近、中期村鎮建設規劃,規劃覆蓋整個鎮域範圍,全鎮設四個功能區,即南部鎮駐地工礦商貿區、西部高效農業區、東部農業開發區、北部蓮花山旅遊區。投資460萬元在鎮中心建起了佔地1.2萬平方米功能完備的新甫廣場,提升了小城鎮的品位和檔次。加大對“路水電醫學”等農村基礎設施的投入。堅持整體規劃、分期實施、高質量建設的原則。以邁萊河旅遊專用通道及鎮商業街“井”字型框架為依託,5年累計投資1200萬元建成了“四縱五橫一環”的鎮區道路;投資720萬元建設了兩條直達蓮花山景區的旅遊通道;編製了《泉溝鎮2003—2006年農村公路建設規劃設計書》,總投資1400萬元,實施了村村通工程,形成了“路路相通、村村相連、四通八達”的交通格局,全鎮實現了村村通柏油路。40%的村實現了村內主要道路拓寬硬化;實現了村村通自來水;完成了鎮中小學、衛生院和敬老院改造建設;在新官莊建設了雙擁園。投資360萬元實施了商業街美化、亮化工程,栽植雪松、蜀檜等1萬餘株,城鎮主要街道綠化普及率達95%。與駐地企業新礦集團泉煤公司合作,建成了3000畝高效農業科技園及省內最大沼氣發電廠,實施了靈涯谷8000畝生態園開發建設,沿邁萊河建設了10公里生態水帶。對全鎮37處石粉廠、44處採礦點全部予以取締關閉,轄區內無一污染企業。初步形成了北有蓮花山風景區、南有工礦區、中有綠色經濟走廊的新型工業重鎮、旅遊名鎮格局。

工業經濟

工業產業
工業產業
泉溝鎮工業門類齊全,實力雄厚,轄區內共有國有和地方煤礦6處,年產原煤200萬砘以上,現已基本形成煤炭、機械製造、建築建材、交通運輸、飲食服務等齊全配套的工商業發展體系。有翟鎮煤礦、蓮花山煤礦兩處鎮辦骨幹企業。2006年兩處鎮辦煤礦共產煤23.5萬噸,實現銷售收入7723萬元,利稅2588.7萬元。鎮建築公司年產值450萬元,利稅80萬元,分別比上年增長15%和10%。
鎮黨委、政府堅持把發展民營經濟作為經濟工作的“三大亮點”之一,民營經濟發展迅猛。截止6月份,全鎮民營經濟戶數發展到1247家,從業人員17892人,實現銷售收入27.9億元,增長23%,民營經濟納稅4743萬元,佔地方財政收入的比重達到25%,總量增幅均居全市前列。
全鎮立足民營企業量的擴大,大力培植地方經濟主體,在總量上下功夫,從政策、技術、人才、經營環境各方面給予優惠扶持,以煤炭深加工、塑料製品加工、新型建材、精細化工為主的業戶不斷發展狀大起來。同進積極引導民營企業推進體制、管理和科技創新,使部分企業快速實現了由家族式管理向現代公司制模式管理的轉變,全面提升了民營經濟的整體素質,目前,全鎮科技型民營企業達到9家,營業收入達到6.1億元,科技型企業主要有:山東泰山天宇耐火材料有限公司、山東泰鑫玻璃纖維有限公司、新泰蓮花山塑料製品有限公司、山東新境界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泰安泰鑫抽紗製品有限公司等。

農業發展

泉溝鎮(圖3)
泉溝鎮(圖3)
泉溝鎮傳統農業根基牢固,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力度大,效益好,現代農業初具雛形。2006年末全鎮實有耕地面積2340公頃,有效灌溉面積1868公頃,糧食總產量11640噸,棉花總產量60噸,油料總產量2491噸。農業機械總動力2.4萬千瓦。加大農業結構調整力度,已形成以奶牛和柴雞為主的畜禽業、以蘋果和石榴為主的林果業、以黃瓜和花生為主的制種業、池藕四大重點產業。
畜牧養殖業突飛猛進,成為壯大整體實力的支柱產業和農民增收的主要來源,以甫泉養殖公司為龍頭,輻射帶動全鎮畜牧業快速發展,新建規模飼養小區12個。甫泉奶牛養殖場被授予“全國奶牛養殖示範小區”,2006年全鎮奶牛存養量達3870頭,成為泰安市重要的奶牛養殖基地。豬存欄3.06萬頭、家禽存欄29.4萬隻,肉類總產量6710噸。
林果業是全鎮重要產業之一,全鎮實有林業用地面積3.3萬畝,其中國家生態公益林、用材林2萬畝,經濟林1.3萬畝。農田林網控制面積1.7萬畝。全鎮林木覆蓋率達37.9%。主要林果品種有蘋果、石榴、栗板等,2006年林果總產量4512噸。
科技興農,加快制種業發展。加強與天津黃瓜研究所、省農科院的合作關係,擴大黃瓜、花生制種面積,2006年黃瓜制種面積達到600畝,花生制種面積達到1.2萬畝。
突出池藕生產。以獎代補引導鼓勵村民種植池藕。2006年全鎮已調整土地面積800畝,建標準藕池1200個,在邁萊河西初步建成集社會、經濟、觀賞效益於一體的“十里荷塘”。
板栗
板栗
泉溝鎮傳統農業根基牢固,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力度大,效益好,現代農業初具雛形。立足於“名、優、特”的調整思路,已形成以黃瓜和花生為主的制種業、以奶牛和柴雞為主的畜禽業、以蘋果和石榴為主的林果業三大重點產業,畜牧養殖業突飛猛進,成為壯大整體實力的支柱產業和農民增收的主要來源,甫泉奶牛養殖場被授予“全國奶牛養殖示範小區”,全鎮奶牛存養量達3870頭,成為泰安市重要的奶牛養殖基地。境內果庄窪生產的大花生以色澤紅潤、顆粒飽滿、出油率高列新泰之冠,聞名省內外。
農業綜合開發有著良好的傳統。堅持常年抓,不斷線,按照區域化布局、規模化開發、基地化建設、標準化生產、產業化經營、外向化發展的總體思路。爭取上級開發資金1380萬元,鎮政府配套資金476萬元,先後實施了河山子小流域綜合治理、堯溝西嶺土地整理、果庄窪0.8萬畝農業綜合開發、高崖頭片萬畝中低產田改造、張蘭子南嶺土地整理等一批國家、省、市立項的農業綜合開發工程。連續5年被泰安市、新泰市評為農田水利基本建設先進單位。果庄片農業綜合開發工程、高崖頭片萬畝中低產田改造項目建成了新泰市及泰安市的樣板工程。流域內、項目區生態環境顯著提高,群眾的生產、生活條件得到了極大的改善,項目區群眾受益匪淺,效益初步顯現。
農業特色產品有:大花生,境內果庄窪生產的大花生以色澤紅潤、顆粒飽滿、出油率高列新泰之冠,聞名省內外。大石榴,1987年從棗莊嶧城引種,到2006年末已形成了3000畝的生產規模,其中大青皮石榴每個在1公斤以上,籽粒飽滿,口感極好;大紅袍色澤艷麗,酸甜適宜。

文化


泉溝鎮境內的蓮花山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2500多年前的中國最早的詩歌總集――《詩經》中有“新甫之柏”詩句,反映了魯國征伐蓮花山一帶的史實。秦始皇封禪泰山,東巡途中曾在此暫住;漢武帝巡幸蓮花山,求仙訪道,建離宮、築侯城,留下了眾多遺跡和傳說。乾隆皇帝南巡途中登臨蓮花山,寫下了著名的《新甫山》一詩,感懷漢武求仙往事。文人墨客也慕名前來,駐足流連,留下了大量的精美詩文。明代王應修的“新甫傳聞久,登臨始見奇”,清代趙希抃的“問俗久傳秦禪地,逢人爭道漢離宮”、葉方恆的“岳東古新甫,其形作蓮花。俗因以之名,齊魯矜相誇”等詩句,都盛讚了蓮花山的悠久歷史和秀美景色。 

特色產品

農業特色產品有:大花生,境內果庄窪生產的大花生以色澤紅潤、顆粒飽滿、出油率高列新泰之冠,聞名省內外。大石榴,1987年從棗莊嶧城引種,到2006年末已形成了3000畝的生產規模,其中大青皮石榴每個在1公斤以上,籽粒飽滿,口感極好;大紅袍色澤艷麗,酸甜適宜。

社會


中小學校

新泰市泉溝鎮中心小學
新泰市泉溝鎮八一小學
新泰市泉溝鎮孫家莊聯小
新泰市泉溝鎮張家蘭子聯小
新泰市泉溝鎮果庄聯小
新泰市泉溝鎮第一初級中學
新泰市泉溝鎮第二中心小學
新泰市泉溝鎮魏家峪聯小

綜合建設

以固定資產投資、地方財政收入、就業再就業三項主要指標為內容的綜合經濟實力,連續3年進入泰安市10強。2006年,全鎮實現工農業總產值44.5億元,地方財政收入達到3849萬元,地方稅收3026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4650元。社會事業全面發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投入100餘萬元建立了建築面積1173平方米的高標準鎮政務服務中心、農村財務管理服務中心和矛盾糾紛排查調處中心,三個中心實行“一門受理、並聯互動、限時辦結”的一站式服務,簡化了辦事程序,提高了辦事效率,方便了群眾。全鎮人口與計劃生育工作保持了持續、穩定、健康發展的良好勢頭,連續5年被新泰市表彰為一等獎。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6.8‰以內,計劃生育率達到100%。安全生產得到加強,健全信息網路和治安群防網路,實施治安防範“網底工程”,成立了12人的反應靈敏、出動迅速的防暴中隊和20人的專職森林防火中隊。全鎮發案率逐年下降,社會治安形勢繼續好轉,群眾對治安的滿意率達96%。建立社會救助體系,5年發放救助、救災款物合計55萬元,救助困難群眾2300多戶,6100餘人次。2006年上繳機關養老保險金163.8萬元,企業養老保險金96.7萬元,農村養老保險金16萬元。建成了農村黨員幹部現代遠程教育網路。人民的衣、食、住、行發生了很大變化,生活水平不斷提高。農民人均生活消費支出2860元,人均佔有住房面積38.6平方米,每百戶農村居民擁有96台電視機,48台電冰箱,81部固定電話,64輛摩托車。

旅遊業

境內有“小泰山”之稱的國家森林公園—蓮花山,主峰999米,是全省第四高峰。山勢陡峻,層巒疊翠。據當代作家田茂泉介紹景區林木繁茂,空氣清新,環境宜人。蓮花山景觀秀麗,風光旖旎,古迹眾多,“新甫擁翠”列新泰八景之首,漢武帝駐蹕新甫尋仙,使蓮花山成為人文景觀與自然風光的傑作,是休閑娛樂的旅遊名勝。主要景觀有天成觀音、觀音院、風動石、雲谷飛瀑、一線天等。2007年以來,鎮里投資840萬元,對邁萊河進行了綜合治理,建設了橫跨邁萊河的三座大橋,開通綠化美化了兩條直達景區的旅遊通道,圍繞“觀音勝境,北方普陀”的主題定位,投資1.2億元,打造齊魯第一佛山,蓮花山旅遊區建設初具規模。蓮花山人文景觀豐富。歷史底蘊源遠,文化積澱深厚。秦始皇東巡,封泰山、禪梁父,曾駐蹕新甫;“漢武帝封禪於此,見仙人跡,築離宮於上,築望仙台”在此大興土木,留下眾多古迹和許多神奇的傳說。2005年以來,圍繞“觀音勝境,北方普陀”的主題定位,行宮、山門、漢武帝碑雙亭、水景迴廊、觀音院等景點建設相繼完成,蓮花山旅遊區建設初具規模,2006年接待遊客60萬人次。 

科教文衛

實施了科普村村通工程,全鎮34個村全部建成了科普一條街,成為農村經濟發展的助推器,群眾受益率達95%以上。建立科技示範基地5處,5年舉辦各類培訓班240餘場次,向農民傳授科學技術30餘項,引進果品、蔬菜等各類新品種40餘個,全鎮良種良法覆蓋面達95%以上。80%的農民掌握1—2門實用技術。全鎮現有中學1處、小學7處、幼兒園9處,全部為泰安、新泰市級規範化學校。共有在校生3701人(其中小學1837人,中學1864人),學前三年幼兒1233人,全鎮現有中、小學專任教師、幼兒教師分別是115、137人和43人;學歷合格率均為100%,小學、初中適齡兒童少年入學率均為100%,學前三年幼兒入園率90%,小學和初中全科合格率達90%和97%。調整優化學校布局,加大學校危房改造力度。先後投資100餘萬元,在果庄聯小建設了建築面積1600平方米能容納24個教學班的兩棟教學樓。鎮初級中學被中國語文教育學會指定為實驗基地,承擔了5項市級以上實驗課題。先後被評為山東省德育工作先進單位,泰安市教育強鄉鎮、教師隊伍建設、教學工作、電化教學工作先進單位。新泰市“兩基”工作、規範化學校建設、中小學教學工作先進單位。全鎮建成圖書閱覽室、文化活動中心、健身中心等群眾性文體活動陣地26個,40%的村通了有線電視,每年舉辦軍民、地企、村企聯歡、體育比賽等文體娛樂活動30餘場次。深入開展“美在家庭”、“和諧家庭”建設以及“十星級文明戶”、“文明信用戶”評選活動,全鎮共評出“十星級文明戶”1284戶、“文明信用戶”2021戶。有省級文明單位3個,市、縣級文明單位、文明村15個。泉溝鎮有衛生院一處,與市人民醫院結成醫療聯合體,現有在職職工35人,其中副主任醫師1人,中級職稱12人。開設病床30張,擁有日本產B超機和200MA—X光機、F—820血球計數儀、尿液分析儀、半自動生化分析儀等先進醫療設備30餘台(件),固定資產500餘萬元。推行了新型農村合格醫療制度和鄉村衛生組織一體化管理,全鎮新農合參合率達100%,走在全市前列。

旅遊


景點

山東省蓮花山森林公園位於魯中山地泰沂山脈的中段,新泰市區的北部邊陲。公園北部與萊蕪市接壤,其地域範圍全部座落於新泰市泉溝鎮轄區內。蓮花山森林公園自然資源豐富,人文景觀內涵深邃。在自然景觀資源中,新甫擁翠、魯柏含潤、新甫寶光、白雲降露等早已被歷史文人名士嘖嘖稱道,讚歎不己;在人文景觀中,盤道連霄,古寺晚鐘、漢宮故跡、高泉寺坊等,使遊客追尋到蓮花山帝王文化、宗教文化的歷史淵源,體察到蓮花山的文明連續和發展軌跡。公園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有機結合在一起,是開展森林旅遊、休憩療養的勝地。

獲得榮譽


2020年5月,入選2019年度山東省級耕地保護激勵鄉(鎮、街道)名單。 
2021年1月28日,入選中共山東省委組織部公示的“攻堅克難獎”先進集體擬表彰名單。

人口民族


人口

截止2020年11月1日,常住人口為48511人。
總人口45277
23520
21757
家庭戶戶數13324
家庭戶總人口(總)43521
家庭戶男22074
家庭戶女21447
0-14歲(總)9478
0-14歲男5006
0-14歲女4472
15-64歲(總)33114
15-64歲男17210
15-64歲女15904
65歲及以上(總)2685
65歲及以上男1304
65歲及以上女1381
戶口本地住在本地43434
2017年,75995人(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