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海軍學校
目前全國唯一一所海軍中學
青島海軍學校(1923-1940)的前身是於1923年4月成立的葫蘆島海警學校。這個學校不屬於北京政府海軍部,而是由奉系軍閥首腦東三省檢閱使張作霖創立的。后屬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東北和北平行營管轄。1933年8月學校搬至青島,改名為青島海軍學校。
1922年5月第一次直奉戰爭,奉軍奉命退出山海關時,被依附直系軍閥的“海籌”、“海容”等艦從秦皇島海面炮擊,張作霖的坐車幾被擊中。張退出關外后,即宣布脫離北京政府,成立東三省自治政府,成立保安總司令部,張為了報復這次的仇恨,便想成立一支海軍;但苦於沒有經費和海軍人才。
青島海軍學校
1920年秋,北京政府海軍部所轄吉黑江防艦隊司令部參謀長沈鴻烈到奉天與張作霖商量艦餉及節制等諸問題。沈鴻烈,湖北人,素有野心,在閩系海軍中鬱郁不得志。他與張作霖總參議楊宇霆系留日同學,乃向楊宇霆表示願意為東北創辦海軍。並策劃在一面奪取東北勢力範圍內的吉黑江防部隊為實力基礎;一面創辦海軍學校培訓人才,徐圖發展。事經張作霖同意后,就在保安總司令部內設一航警處,派沈鴻烈兼任處長。沈就任后,就羅致在北京的總參謀部、海軍部中的留日同學多人到北京為助手。一面與東北戊通輪船公司合辦東北船務局,沈為 董事長,控制松、黑兩江航運,以開闢經濟來源;一面乘吉黑江防部隊艦餉無著之時,將該艦隊的艇艦接收過來做實力基礎;同時在葫蘆島開辦航警學校及學兵隊,培育海軍軍官及士兵人才。取名艦警學校系避免人注意。實際上該校學生所習的科目,均按海軍軍官正規學校規定。
1930年,該校改屬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東北行營管轄,乃正式改名為葫蘆島海軍學校。1931年“九一八”事變后,該校遷至威海衛劉公島授課。1933年8月,該校由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北平行營管轄,再遷青島,改名為青島海軍學校。1937年,奉令直轄于軍事委員會。該校於1937年11月遷至南昌,不久又遷萬縣,至1940年冬結束。
校長1名,教育長1名,助理官1名,航海教官1名,輪船教官1名,槍炮教官1名,國文、英文、數學、化學、測量、船藝、魚雷、通信和陸戰等各設教官或助教;其餘設有軍需、醫務、書記等。教職員共有50餘人。
該校初期制度仿照日本海軍士官學校,其政治方向亦仿照日本,給予學生軍國主義教育,絕對不許學生過問政治。教材多譯自日本。其教職員均系沈鴻烈之留日同學。後期該校教職員逐漸改用煙台海校出身的學生,學制又仿照煙校。
航警學校的時候,該校經費全由東三省保安司令部開支,沒有預算,呈請張作霖批准后,便可支領,實報實銷。教職員、士兵薪餉都是按海軍規定發放,較之當時陸軍軍餉優厚得多。學生入學后待遇,除服裝及一部分卧具與課業上用品都由學校配給外,每月有薪金大洋十三洋元。到1930年該校改屬於軍委會東北行營管轄后,經費才有預算。
該校自1923年開辦自葫蘆島到1940年結束於萬縣止,18年先後畢業航海、輪機學生五屆共計432名。該校名稱先後數易,但航警學校畢業的兩屆學生仍成為青島海軍學校第一屆、第二屆學生。
第一屆是於1923年4月招考,學習航海,名額40名,另有浙江督軍盧永祥保送8名,共計48名。投考程度為舊制高中畢業,學習3年,實習1年,共4年,於1926年9月畢業,除中途淘汰外,計有丁其璋等42名。
第二屆是於1926年秋招考,學習輪機,名額38名。投考程度為舊制高中畢業及大學預科,該校學兵隊中有學歷者亦可預考。1929年冬畢業,除先後淘汰外,共計有王文魁等33名。
第三屆是於1930年1月從哈爾濱東北商船學校已學習二年半的駕駛甲班中挑選26名,入該海校為第三屆航海甲班學生,學習年限縮短為二年半,於1931年夏畢業,計有王正經等26名。東北商船學校於1932年4月解散,未畢業的駕駛乙班學生撥入海校作為第三屆航海乙班學生(亦名青島海軍學校將校班航海學生),於1934年夏畢業,計有石頑共22等名。
第四屆是1931年夏招考的,學習航海,名額70名。投考程度初中畢業,年齡14歲,學習期限改為6年,於1937年夏畢業,除先後淘汰外,計有於海峰等38名。
第五屆是由南京中央軍官學校受入伍訓練,1938年夏,編入青島海校。同時江陰電雷學校停辦,有該校三、四屆航海、輪機未畢業學生230名;不久黃埔海軍學校亦停辦,又有未畢業二十三、二十四屆航海、輪機學生一部分30名,均合併於青島海軍學校。青島海校原有第五屆新生及電雷、黃埔撥來的學生共有三百餘人,編為青島海軍學校第五屆航海甲、乙班,輪機甲、乙班。該校輪、航甲班於1939年9月畢業,航海甲班計有丁福謙等59名,輪機甲班計有王其桑等60名,輪機乙班計有王延彤等58名。
青島海軍學校歷任校長名單如下:
第一任 凌霄 日本留學生
第二任 劉田甫 日本留學生
第三任 吳兆蓮 日本留學生
第四任 黃緒虞 日本留學生
第五任 王時澤 日本留學生
第六任 劉襄 煙台海軍學校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