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畫皴法之一,亦稱“麻皮皴”,由五代董源創始,如元·湯垕《畫鑒》所述:董源“山水有二種:一種水墨礬頭,疏林野樹,平遠幽深,山石作麻皮皴。”其狀如麻披散而錯落交搭,故曰“披麻皴”。董源在《瀟湘圖》中運用披麻皴來表現南方秀潤多姿的山水風景。
披麻皴以柔韌的中鋒線的組合來表現山石的結構和紋理。此法善於表現江南土山平緩細密的紋理,董源多運短披麻皴,巨然喜用長披麻皴,董、巨所創江南山水畫派系即以披麻皴為顯著特點之一。
披麻又分長披麻、短披麻兩種。
此法善於表現江南土山平緩細密的紋理,中鋒用筆,圓而無圭角,彎曲如同畫蘭草,一氣到底,線條遒勁,不可排列須有參差鬆緊,點法如“一”字或“混點”。宜表現江南土石丘陵等。創自五代董源、
巨然、
趙孟頫、黃公望等不少畫家均以披麻為主。明·
陳繼儒《 論皴法》作“麻皮皴”,工藝繪畫亦多用。
短披麻皴的表現方法
短披麻的用線較短,亦為中鋒用筆而連續出之,勢態和長披麻類似。其特點是結 構豐潤,歷代山水畫家多用長短披麻共同表現南方的山水特點,為描繪山之坡腳為最多。此畫法最講求用筆的起落、用墨的濃淡相宜和用線的錯落有致,只有長期聯繫和對自然界的仔細觀察揣摩,才可以靈活運用。元代黃公望、明代的
沈周等多用此法。
短披麻皴與小斧劈皴的山水畫
披麻皺是山水畫上的肌理也是一種文化痕迹—畫家曾在那裡上演自己真實的人 生,演繹動人的情感。然而怎樣才能在千年以後,透過這一歷史遺存把握畫家的生命情感與藝術脈搏,最終洞悉這皺法的秘密。也許只有藉助歷史的光線才能看清那帛絹上似麻的線條中寫著的是繪畫意識的動人旋律—體道、圖真、抒情。一、筆墨意識與寫“道”的披麻效山水畫中,披掛在山體上如同麻線一般的線條,構成了山石的肌理,這是披麻皺的外部形態。而究其本質則是由長短、濃淡、乾濕、疏密、虛實等線條排列組成的一種“筆墨”形式。如果說董源是以此來表現山石質感與地域特徵的,不如說是用來彰顯宇宙的本象—陰陽之道。披麻被是通過自身內部語言符號之間的相互聯繫作為表述特徵,皺線間錯綜複雜的關係構成了披麻被線條的自身秩序,這一秩序不是為了單純表現結構上的明暗,而是承載著鬆緊、剛柔、粗細、乾濕、濃淡的抽象內涵,表現陰陽交靖的生命意象,這實質是進入了一種形而上的追求與表現。董源就是通過這些規律化的線條排列去進行“道”的體悟,並藉以表現主體審美心理。根植於心的傳統哲學思想是董源追求這一表現的主要根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