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5條詞條名為董源的結果 展開

董源

五代南唐畫家

董源(934-約962年),一作董元,字叔達,江西鍾陵(今江西進賢縣)人。五代南唐畫家,南派山水畫開山鼻祖,與李成、范寬史上並稱北宋三大家

南唐國主李璟以為北苑副使,故又稱“董北苑”。擅畫山水,兼工人物、禽獸。其山水初師荊浩,筆力沉雄,后以江南真山實景入畫,不為奇峭之筆。疏林遠樹,平遠幽深,皴法狀如麻皮,後人稱為“披麻皴”。山頭苔點細密,水色江天,雲霧顯晦,峰巒出沒,汀渚溪橋,率多真意。米芾謂其畫“平淡天真,唐無此品”。存世作品有《夏景山口待渡圖》《瀟湘圖》《夏山圖》《溪岸圖》《平林霽色圖卷》等。

人物生平


五代畫家

董源(約937—約962),一作董元,字叔達,五代繪畫大師,鍾陵(今江西進賢西北)人。
曾任南唐北苑副使,人稱董北苑。
南唐滅亡后,進入北宋。宋朝初年,去世。

主要成就


繪畫

溪岸圖
溪岸圖
事南唐主李煜時任北苑副使,故又稱“董北苑”,南唐亡后入宋,被看作是南派山水畫的開山大師。善山水,兼工禽獸。其山水多以江南真山入畫而不為奇峭之筆,記載說他山水多畫江南景色“平淡天真,唐無此品”。米芾曾盛讚其山水曰:“峰巒出沒,雲霧顯晦,不裝巧趣,皆得天真”。五代的《畫鑒》里記載:"董源山水有二種:一樣水墨,疏林遠樹,平遠幽深,山石作披麻皴;一樣著色,皴文甚少,用色濃古,人物多用紅青衣,人面亦有粉素者。二種皆佳作也。"北宋沈括在《夢溪筆談》中提到:"董源善畫,龍工秋嵐遠景,多寫江南真山,不為奇山峭之筆",又稱"其用筆甚草草,近視之幾不類物象,遠觀則景物粲然……"畫史上把董源、范寬、李成,稱為北宋初年的三大家。
亦善畫龍,與荊浩、關仝、巨然同號四大名家,其中巨然得其嫡傳。米芾父子、趙孟頫、沈周、張宏、文徵明、董其昌等均受其影響,形成畫壇一大流派。傳世作品有《瀟湘圖》,今藏故宮博物院;《夏景山口待渡圖》,藏遼寧省博物館;《夏山圖》,藏上海博物館。
董源畫作
董源畫作
董源不僅以畫山水見長,也能畫牛、虎、龍及人物。作為山水畫家,董源也是不專一體的。宋人稱許其大設色山水景物富麗,宛有李思訓風格。但其最有獨創性而且成就最高的是水墨山水。他運用披麻皴和點苔法來表現江南一帶的自然面貌,神妙地傳寫出峰巒晦明、洲渚掩映、林麓煙霏的江南景色。他用筆甚草草,近視幾不類物象,遠觀則景物粲然,在技巧上富有創造性。他的名作《夏景山口待渡圖》和《瀟湘圖》,將夏天江南的丘陵,江湖間草木暢茂、雲氣滃鬱的特定景色表現得淋漓盡致。其筆墨技法是與他所表現的特定景色充分適應的。
宋代沈括稱他“多寫江南真山,不為奇峭之筆”。所畫山形,多是長江中下游一帶的丘陵,大都為坡陀起伏,土山戴石,很少作陡峭嶄絕之狀。這與較早於他的荊浩所表現的氣勢雄偉的北方山形正好成為鮮明的對比。董源很重視對山水畫中點景人物的刻畫,每每都帶有風俗畫的情節性,有時實為全畫的題旨所系。雖形體細小,簡而實精,人物皆設青、紅、白等重色,與水墨皴點相襯托,別饒一種穠古之趣。其傳世作品還有《龍宿郊民圖》等。
董源所創造的水墨山水畫新格法,當時得到巨然和尚的追隨,後世遂以董巨並稱。在宋代,除了米芾、沈括十分欣賞董巨畫派之外,到了元代,取法董巨的風氣漸開。湯垕認為:“唐畫山水至宋始備,如(董)元又在諸公之上”,對董源有了新的認識。元末四家和明代吳門派,更奉董源為典範,明末“南北宗”論者雖然在理論上尊王維為“南宗畫祖”,但實際上卻是在祖述董源。元代黃公望說:“作山水者必以董為師法,如吟詩之學杜也”。清代王鑒說“畫之有董巨,如書之有鍾王,舍此則為外道”。董源在後世能夠產生如此深遠的影響,在中國山水畫史上是罕見的。
董源《龍宿郊民圖》
董源《龍宿郊民圖》
據畫史記載,董氏善山水人物、雲龍、牛虎,無所不能,尤以山水畫最為著名,開創南派山水。其山水多以江南真山入畫而不為奇峭之筆,記載說他山水多畫江南景色“平淡天真,唐無此品”。米芾曾盛讚其山水曰:“峰巒出沒,雲霧顯晦,不裝巧趣,皆得天真”。五代的《畫鑒》里記載:“董源山水有二種:一樣水墨,疏林遠樹,平遠幽深,山石作披麻皴;一樣著色,皴文甚少,用色濃古,人物多用紅青衣,人面亦有粉素者。二種皆佳作也。”北宋沈括在《夢溪筆談》中提到:“董源善畫,龍工秋嵐遠景,多寫江南真山,不為奇山峭之筆”,又稱“其用筆甚草草,近視之幾不類物象,遠觀則景物粲然……”。擅畫水墨及淡著色山水,喜用狀如麻皮的皴筆表現山巒,上多礬頭(山頂石塊)苔點,多畫叢樹繁密,丘陵起杖,雲霧顯晦和溪橋漁浦、汀渚掩映的江南景色,後人稱其所作平淡天真,為唐代所無。也有設色濃重之作,山石皴紋甚少,景物富麗,近於李思訓格調,而較放縱活潑。兼工龍、牛、虎和人物。

軼事典故


廬山圖

董源的山水畫曾得到南唐中主李璟的垂青。據說李璟年輕時曾在廬山修建別墅,將山泉林園勝景融為一體。他為了能時時看到廬山景緻,特地派董源畫了一幅《廬山圖》。董源將五老奇峰、雲煙蒼松、泉流怪石和庭院別墅巧妙地繪入一圖。李璟觀后,稱讚不絕,愛不釋手,命人掛在卧室里,朝夕對畫觀賞,猶如長居廬山中。由此可見董源構思的巧妙和寫景藝術的高超。

賞雪圖

還有一次,忽然下了一場大雪,鋪天蓋地,京都呈現出一片銀白的世界。李璟見此雅興大發,召集群臣登樓擺宴、賞雪賦詩;並召來當時的畫壇高手董源、高太沖、周文矩、朱澄、徐崇嗣等人。他們各有所長,分工合作,由高太沖畫中主像,周文矩畫侍臣和及樂工侍從,朱澄畫樓閣宮殿,董源畫雪竹寒林,徐崇嗣畫池塘魚禽。不久一幅栩栩如生的《賞雪圖》完成了。董源畫的雪竹寒林是這幅畫中直接描繪雪冬之景的。他胸有成竹,臨陣不慌,放手對景勾畫,將積雪壓竹、叢林寒瑟的景象傳神地描繪出來。這次活動和《賞雪圖》被北宋的美術評論家郭若虛記述在他的《圖畫見聞志》里,遺憾的是該圖已經無法見到了。

個人作品


傳世畫作

《瀟湘圖》卷,明末經由河南人袁樞(袁可立子)至滸墅關寓所隨身珍藏得以躲過兵,現藏故宮博物院。
《夏山圖》卷,明末經袁樞等收藏,現藏上海博物館。
《夏景山口待渡圖》卷,藏遼寧省博物館。
《溪岸圖》明末經睢陽袁樞收藏,今藏美國大都會博物館
《平林霽色圖卷》美國今藏波士頓博物館藏。
《龍宿郊民圖》及《洞天山堂》二軸,均圖錄於《故宮名畫三百種》。
《寒林重汀圖》,藏於日本兵庫縣黑川文學院。
《洞天山堂圖》(傳),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江堤晚景圖》(假),台北故宮博物院藏,張大千先生鑒定。
《畫長林蕭逸圖》(仿),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夏山欲雨圖》(仿),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五代至北宋初年是中國山水畫的成熟階段,形成了不同風格,後人概括為“北派”與“南派”兩支。董源的《瀟湘圖》被畫史視為“南派”山水的開山之作。董源現存世作品有《夏景山口待渡》《瀟湘》《夏山》《龍宿郊民》《溪岸圖》等圖。《瀟湘圖》卷,五代,縱50厘米,橫141厘米,現藏北京故宮博物院。明代自董其昌后,睢陽袁樞(袁可立子)成為收藏董源、巨然作品的集大成者,董、巨藏品之富勝過董其昌,惜由於明亡袁樞抑鬱絕食而死,藏品流散。王時敏《煙客題跋·題自畫關使君袁環中》:“環翁使君,既工盤礴,又富收藏。李營丘為士大夫之宗,米南宮乃精鑒之祖,故使荊、關、董、巨真名跡歸其家。”
《瀟湘圖》
《瀟湘圖》畫的是江南景色。畫中山巒連綿,雲霧暗晦,山水樹石都籠罩於空靈朦朧之中,顯得平淡而幽深,蒼茫而深厚。岸邊船上有幾組人物,遠處坡下有張網的漁人和船隻。此畫以花青運以水墨,清淡濕潤,山石用筆點染,而山坡底部用披麻皴,顯得渾厚滋潤,江南山水的草木繁盛,鬱鬱蔥蔥俱得以表現。董源的山水畫對後世的文人畫影響巨大,宋代郭若虛在《圖畫見聞志》中稱,董源畫法“水墨類王維,著色如李思訓”,對其評價很高。
瀟湘圖
瀟湘圖
《夏山圖》
五代宋初對董源的山水畫成就並不重視,北宋米芾對他的畫作了極高的評價,明代的董其昌對董源則是推崇備至,將董源作為山水畫發展史上的正宗對待,又把董源同王維、李成、米芾、元四家前後貫穿,組成文人畫系。《夏山圖》構圖從高遠取景,整幅重嵐疊岡,淵渚煙汀,樹木華滋、牛群放牧,一派江南山鄉氣象。畫中樹木、山石,全用墨點簇皴而成,樹木濃重厚實,有蔥鬱繁茂之感,山石用雨點皴法,干筆、濕筆、破筆、濃淡相參,極盡變幻莫測之奇。此畫曾經明末袁樞收藏。
夏山圖
夏山圖
《溪岸圖》
董源《溪岸圖》筆墨與傳世五代作品《高士圖》和《江行初雪圖卷》相似。單國霖告訴記者,“當時,啟功先生、傅熹年先生均將此作認定為北宋初期五代末期。大都會博物館後來為這張畫做了一個紅外線檢測,發現這張圖畫經過3次裝裱,3次補的絹都不一樣。而且,其上還有南宋賈似道、明末袁樞等人的印章。《溪岸圖》曾經在上世紀40年代被徐悲鴻收得。張大千得知《溪岸圖》現身,便託人轉告徐,願意用自己任何收藏與之交換《溪岸圖》。不過,在張大千得到這幅令他愛不釋手的古畫之後的若干年,他又將之帶出國去賣給了書畫經營商、大收藏家王季遷。直至上世紀80年代,王季遷才將此畫出手賣給了華人企業家唐氏。最後,由唐氏出面捐給大都會博物館。
《夏山圖》
五代宋初對董源的山水畫成就並不重視,北宋米芾對他的畫作了極高的評價,明代的董其昌對董源則是推崇備至,將董源作為山水畫發展史上的正宗對待,又把董源同王維、李成、米芾、元四家前後貫穿,組成文人畫系。《夏山圖》構圖從高遠取景,整幅重嵐疊岡,淵渚煙汀,樹木華滋,牛群放牧,一派江南山鄉氣象。畫中樹木、山石,全用墨點簇皴而成,樹木濃重厚實,有蔥鬱繁茂之感,山石用雨點皴法,干筆、濕筆、破筆、濃淡相參,極盡變幻莫測之奇。此畫曾經明末袁樞收藏。
《夏景山口待渡圖》
《夏景山口待渡圖》描寫江南夏天景色。起首處水面浩渺,扁舟隱現,並且沙坡剔細草,塌下溪流縈繞,布景空靈。中幅結構縝密,先是山峰層丘疊壑,焦墨大披麻皴,其中有些顯得高厚雄壯。之後由山巒
夏景山口待渡圖
夏景山口待渡圖
過渡到平地,由高勢過渡到低勢,其間山麓溪回徑折,為山家出入沙路。過渡十分自然。平地間村墟煙落,茅屋隱約可見,夏木陰陰,疏朗挺直,且又竹叢雜間,鷗渚漁汀,犬牙相錯。緣溪小柳鬈鬈,畫法尤異。渡艇東西往來,搖曳於滄波窈靄間,於是點出主題。待渡人物,有著紅衣者。該圖山勢重疊,緩平綿長,植被豐茂,水汽若蒸,岡巒清潤,林木秀密,構思精細,設色雅淡。技法上以披麻皴為主,多用苔點,色彩淡雅,為典型的江南山水。
《寒林重汀圖》
此圖描繪江南水鄉風景,表現高山與水鄉澤國之景緻。隔前描繪寒林、汀渚、江水,下方以重墨擦染沙岸,細筆勾繪蘆荻。在寒林旁隱約見茅舍幾間,及依稀有六名扛行李的挑夫,在中部坡陀上寒林叢中露出村舍板橋,遠方溪水對岸也零星散布著江南特有的茅屋景色。再遠處溪岸重重,延伸至畫外。此圖皴筆粗,苔點則兼用渴筆、焦黑、亂鋒為素的空處相掩映,黑白對比變化多端。陰面以碎筆打點,或聚或散。垂柳分列面相之,運筆迅疾,力量飽滿。除長披麻外,復於岸之顧盼,村舍延,遠景近景連成一片,予人以一望無盡之感,是典型的董氏水墨江南景。乃難得的絕世佳作。有人因此稱其畫為“天下第一”的董畫。但古書畫鑒定大師張蔥玉說:是幅好畫!日本飛番閣,恐非董源,至遲亦北宋早期之物,畫手與趙干《江行初雪圖》相近。
寒林重汀圖
寒林重汀圖
《龍宿郊民圖》
《龍宿郊民圖》描繪了居住於江邊山麓的民眾慶賀節日的情景。圖中右側的兩座大山佔據了畫面的大半,山頂且有礬頭。山下水面空闊,溪流蜿蜒,樹木茂密成林。山下的人家在樹頭掛起了燈籠,溪邊又有兩條舟船,上豎彩旗,數十人自岸及舟聯臂排列,似正在表演慶賀的歌舞。山下道路上點綴著一兩行人,似在趕路,又似在遊覽。該圖中以兩重大山為主體,向畫面的縱深走去。左邊則是浩渺長江,也向畫面的縱深流去,使畫面很有深遠感。該圖在色彩的運用上也別具特色,作者將墨與青綠巧妙地合為一體,墨色和青綠色相得益彰卻不相礙。作者用墨筆勾勒渲染后,在坡面峰巒等處略敷青綠,頗有鬱鬱蔥蔥,草木繁茂之意。
龍宿郊民圖
龍宿郊民圖
這幅畫原來叫《龍綉交鳴圖》《籠袖驕民圖》,也不知道是什麼意思。後來董其昌得到了它,董其昌是大力提倡南派山水的,所以特別喜歡董源的畫。他先後得到四幅董源的畫,就把自己的堂名叫做“四源堂”。他鑒定此畫是董源所作,並改名為《龍宿郊民圖》。愛新覺羅·啟功認為“龍宿郊民”應當理解為“太平時代首都居住生活的幸福之民”。董源是五代時南唐的畫家,那麼,他所繪之景,應該是南唐京城建業(今江蘇南京)郊外長江邊的景色。董源作北苑副使時,長期生活在金陵地區,常年飽看江山景象,不斷體察山水物象,發之於筆端,最終留下了《龍宿郊民圖》。

人物評價


歷代評價

郭若虛:“水墨類王維,著色如李思訓。”
沈括《夢溪筆談》:“江南中主時,有北苑使董源善畫,尤工秋嵐遠景,多寫江南真山,不為奇峭之筆。其後建業僧巨然祖述源法,皆臻妙理。大體源及巨然畫筆,皆宜遠觀。其用筆甚草草,近視之幾不類物象,遠觀則景物粲然,幽情遠思,如睹異境。如源畫《落照圖》,近視無功,遠觀村落杳然深遠,悉是晚景;遠峰之頂宛有返照之色,此妙處也!”
米芾《畫史》:“董源平淡天真多,唐無此品,在畢宏上。近世神品,格高無與比也。峰巒出沒,雲霧顯晦,不裝巧趣,皆得天真;嵐色郁蒼,枝幹勁挺,咸有生意;溪橋漁浦,洲渚掩映,一片江南也。”
《宣和畫譜》:“寫山水江湖,風雨溪谷,峰巒晦明,林霏煙雲,與夫千岩萬壑,重汀絕岸,使覽者得之,真若寓目其處也,而足以助騷客詞人之吟思,則有不可形容者”。
湯垕《畫鑒》:“唐畫山水至宋始備,如(董)元又在諸公之上。”““董源得山之神氣,李成得山之體貌,范寬得山之骨法。”
黃公望:“作山水者必以董為師法,如吟詩之學杜也。”
吳鎮:“董源畫《寒林重汀圖》,筆法蒼勁,世所罕見,因觀其真跡,摹其萬一。”
董其昌:“昔人乃有以畫為假山水,而以山水為真畫者,何顛倒見也。董源畫世如星風,此卷(指瀟湘圖)尤奇古荒率。”“筆法如出二手……可稱畫中龍。”
張丑:“北苑新圖師造化,深融豪邁數瀟湘。堂堂後進還居上,壓倒荊關稱墨皇。”
王鑒:“畫之有董巨,如書之有鍾王,舍此則為外道。”
陳振濂:《龍宿郊民圖》是董源山水畫中少見的高山大嶂的格局,與《瀟湘圖》的林木溫潤山岩秀逸相比,它顯然沾有北派荊浩、關仝的布景構圖之妙。但區別也還是存在一荊、關的畫在技法上以雄強落肆稱,而董源雖畫大山,卻在筆上仍不失南方畫風的那種溫潤、細胍、周到、完備的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