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景山口待渡圖

夏景山口待渡圖

《夏景山口待渡圖》是五代南唐時期畫家董源創作的絹本淡設色畫作,現收藏於遼寧省博物館

《夏景山口待渡圖》圖中山勢重疊,緩平綿長,植被豐茂,水汽若蒸,似江南夏日景色。起首處水面浩渺,扁舟隱現,中景山勢重疊,林木疏朗挺直,竹叢雜處其間,茅屋隱約可見;卷末渡船未到,官客等待,點出主題。全圖構思精細,設色雅淡,岡巒清潤,林木秀密。技法上以披麻皴為主,多用苔點,色彩淡雅,為典型的江南山水。

畫作內容


夏景山口待渡圖卷
夏景山口待渡圖卷
《夏景山口待渡圖》描寫江南夏天景色。起首沙坡剔細草,塌下溪流縈繞,布景空靈。中幅結構縝密,山峰層丘疊壑,焦墨大披麻皴,高厚雄壯。山麓溪回徑折,為山家出入沙路;迤左則村墟煙落,夏木陰陰;鷗渚漁汀,犬牙相錯;緣溪小柳鬈鬈,畫法尤異;渡艇東西往來,搖曳於滄波窈靄間;待渡人物,有著紅衣者。

創作背景


客觀地描繪山水在春、夏、秋、冬四季的特徵和主觀感受,在六朝山水畫獨立時就已經為畫家所注意,所以才有“望秋雲,神飛揚,臨春風,思浩蕩”之說的提出,將春、秋等四季山水作為暢神、怡性的工具來對待。李思訓、李昭道也有《春山圖》的繪製。但如何能自如地描繪出四時山水的不同特色,並能自如地抒發情感,在技法和觀念上則顯然要經歷相當長的探索才能摸索出成功的道路,從“群峰之勢若鈿飾犀櫛,或水不容泛,或人大于山,率皆附以樹石,映帶其地,列植之狀,則若伸臂布指”到“外師造化,中得心源”,不斷進行經驗總結,終於在五代時期結出累累碩果,迎來了歷史上山水畫創作的第一個高峰。董源、巨然等人以江南山水為藍本,荊浩、關全、李成等人以關陝地區、山東地區山水為藍本,創造出我中國山水畫的第一個經典時代, 《夏景山口待渡圖》毫無疑問就是這一時代的文化產物。

藝術鑒賞


構圖

《夏景山口待渡圖》描繪江南夏季的山水景色,只見峰巒層層遠去,河面碧波蕩漾,遠處草木蒙茸,水氣若蒸,岸邊蘆葦叢生,近處岸坡錯落,綠樹成蔭。在河流旁,一漁翁肩扛魚網和魚簍沿岸徐行。江面一渡船行至江心,而垂柳纖纖的渡口,二客官在等候待渡,對面渡口之涼亭也隱隱若現。整個畫面寧靜中見動勢,既和諧又統一。
繪畫技巧極為精妙,畫山以披麻皴為主,兼點子皴法,山巒拖淡色渲染。林木竹叢不作曲桿,不畫夾葉,前濃后淡,質感強烈。
《夏景山口待渡圖》近景部分作坡岸逶迤,叢林疊映,幾叢茂密的竹林、耐林連續向遠景展開,層次分明,拉大了畫面空間。近景樹木的處理是董源最為關注的地方,雜木與竹林互為穿插、映襯,闊叫樹與針葉樹交互成林,鬱鬱蔥蔥,由之描繪了一片繁盛的夏日景象。
畫家對林間坡岸景物的處理,更見精彩。如果凝神細看,仔細觀察,林間碎影斑駁,幾讓人感受到睛午陽光瀉落的情形恍惚間在限前出現。坡崗、小徑明亮細凈,與背陰處的幽深凄邃形成鮮明對比。

藝術特色

圖中沙灘、山坡、近山、遠山的畫法有別,近樹、遠樹、灌木、柳樹、蘆葦、竹叢的畫法也各不相同,但它們的組合有節奏、有變化,又十分的和諧,真可以稱作一首視覺的“交響曲”。值得重視的是,這些畫法筆墨,都與江南風光的特點很合拍,既是江南山水孕育了它們,同樣它們創造了山水的江南風格。特定的造化自然是賴以創造特定筆墨技巧的客體根源,特定的筆墨技巧又是創造地域風格的基本手段。但筆墨技巧、風格乃至整個藝術的圖式又是承傳下來的,董源山水畫產生於對李思訓、王維山水畫圖式、技巧的修正改造,但這種修正改造又是在江南真山真水的啟示下完成的。

名家點評


宋代書畫家米芾:唐無此品。
元代書畫家柯九思:真神品也。

後世影響


《夏景山口待渡圖》用筆草草,物象與筆法的可離可合,在董源的手中第一次真正獲得了解放。中國山水畫筆墨、意境的兩向分離,可能就在這裡尋找到初始的源頭。這也許是董源最為獨特的創造,並帶動後來“米氏雲山”的出現。

歷史傳承


《夏景山口待渡圖》曾入南宋內府、元內府,后相繼為明代項元汴、清代耿昭忠、索額圖和清內府收藏,民初被末代皇帝溥儀挾逃出宮,今藏遼寧省博物館。

重要展覽


2017年4月18日,《夏景山口待渡圖》在遼寧省博物館進行的“咫尺江山——中國古代山水畫手卷展”中展出。

作者簡介


董源(934-約 962 ),五代南唐畫家,南派山水畫開山鼻祖。一作董元,字叔達,江西鍾陵(今江西進賢縣)人,董源、李成、范寬史上並稱北宋三大家,南唐主李璟時任北苑副使,故又稱“董北苑”。擅畫山水,兼工人物、禽獸。其山水初師荊浩,筆力沉雄,后以江南真山實景入畫,不為奇峭之筆。疏林遠樹,平遠幽深,皴法狀如麻皮,後人稱為“披麻皴”。山頭苔點細密,水色江天,雲霧顯晦,峰巒出沒,汀渚溪橋,率多真意。存世作品有《夏景山口待渡圖》《瀟湘圖》《夏山圖》《溪岸圖》《平林霽色圖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