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旄

詞語

節旄,漢語詞語,意思是符節上裝飾的氂牛尾。

詞語出處


漢書·蘇武傳》:“﹝蘇武﹞杖漢節牧羊,卧起操持,節旄盡落。”
唐·鄭愔塞外》詩之二:“子卿猶奉使,恆向節旄看。”
宋·司馬光《賜殿前都指揮使安武軍節度使郝質不允詔》:“卿以沉勇冠軍,忠厚許國,內典嚴衛,外秉節旄,夙夜之勞,簡於朕志。”
明·無名氏《鳴鳳記·鄢趙爭寵》:“奉勑王朝,會向江南仗節旄,文武聽吾調,生殺憑吾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