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建彝族鄉

四川省雅安市滎經縣下轄鄉

民建彝族鄉是四川省雅安市滎經縣下轄鄉,距縣城13公里,幅員面積20.06平方千米。 

2019年12月11日,四川省人民政府關於同意雅安市調整部分鄉鎮行政區劃的批複(川府民政〔2019〕14號):將花灘鎮青杠村所屬行政區域劃歸民建彝族鄉管轄,民建彝族鄉人民政府駐建樂村二組90號。

基本概括


民建彝族鄉處於滎河中游,東與烈太鄉相連,東南與花灘鎮接壤,西北與烈士鄉、寶峰鄉毗鄰,地形呈扇面狀,北高南低。轄大坪、金魚、竹陽、建樂、順河五個行政村及塔子山和大坪兩個彝族聚居地,23個村民小組。小學2所,衛生院1個,鄉幹部17人(其中大學生村官1人,“三支一扶”1人,彝族幹部4人),鄉政府駐地建樂村二組。 
民建彝族鄉
民建彝族鄉

經濟


林業

全鄉2014年有林木7297畝。2014年種植楨楠樹苗17600株。種植面積2427畝(其中新開荒成片種植501畝,茶園間種1926畝)。批准砍伐林木900方。

工業

全鄉現有煤炭企業一家(暫停),採石場1個(已關閉),六個小型茶葉加工廠。

種植養殖業

2014年10月20至23日全鄉發放茶苗5150000株。種植面積1030畝,全鄉已種植茶葉面積9130畝。其中有5000畝投產。
140畝獼猴桃基地半投產,賣出獼猴桃十餘萬斤,種植四年來第一次實現盈利。完成中藥材200畝種植,仿野生天麻種植50畝,苦李子種植120畝。養雞上千隻2戶,對800頭豬進行衛生防疫。

社會


新村建設
完成農房風貌塑造72戶,配套茶葉產業完成300畝,新建四個垃圾池,清理排溝污水1500米,硬化茶葉基地公路4公里,硬化入戶路和院壩8000平米,硬化通組道路3條1000餘米,涼亭兩個。
教育科技
全鄉兩個校點:大坪村德邦希望小學、民建彝族鄉雙語寄宿制小學,在校學生323人,住校生82人,教職工29人(其中臨時工16人)。全鄉少年兒童入學率98%。新建綜合樓800平米,用資180萬元。進一步優化了教育硬體,整合了教育資源。新辦留守兒童之家一個。雅安市茶藝專家,對全鄉60人,進行40天的手工茶製作培訓。滎經縣農業專家在建樂村進行茶葉種植、修剪、採摘技術現場培訓35人。
文化衛生
民建彝族鄉社區書屋一個藏書,15000餘冊,五個村活動室農家書屋藏書20000餘冊,全鄉兩個校點學生課外閱覽室藏書10000餘冊,鄉政府所在地民族文化廣場一個。民建彝族鄉鄉中心衛生院一個,現有床位兩間。新建衛生樓一個340平米,用資78萬。中心衛生院醫生六個,其中臨時工二人,全鄉參加農村合作醫療人數3745人。村衛生室四個,鄉村醫生四人。做到了小病不出鄉。
社會事業
維穩:解決11個民生訴求,化解竹陽、建樂、大坪三個集中安置點的建房土地糾紛。
國土:2014年5月在1998年土地承包續遷合同的基礎上進行確權試點工作完成。
民政方面:2014年11月向全鄉334低保戶,發放暖冬棉被334床,毛毯50床,電熱毯10床,棉鞋40雙,棉大衣30件,棉褲30條,發放過冬扶貧資金85400元。五保戶4戶,每戶發現金2000元,
對一個孤兒發現金500元。四個“五保戶”按人頭髮放40斤大米,五斤清油,10斤挂面。
對全鄉90戶貧困戶按戶頭髮放現金300元,對全鄉200戶困難戶按戶頭髮放大米40斤,清油5斤,挂面10斤。
全鄉購買養老保險1060戶,失地農民購買養老保險153戶。農村合作醫療購買人數3745人。
全鄉享受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戶334戶。五保戶張元軍、王福祥、苟紹仁搬進新居。
計劃生育:民建彝族鄉2014年出生嬰兒27人,死亡21人,人口自然增長率千分之一點二。全鄉獨生子女戶127戶,享受國家獎勵互助52人,省級獎勵互助9人,特別獎勵互助2人。
2014年末全鄉統計80歲以上老人79人。
城鄉環境治理:全鄉六個衛生保潔員,新修五個高規格的垃圾池。聘請一個垃圾轉運員及時對垃圾池裡的垃圾進行清理轉運。 

歷史沿革


清朝時鄉境屬欽仁鄉所轄的山後壩。
民國初至民國24年(1935年)為山後上、下壩,屬北區。
民國25年(1936年)屬滎河聯保。
民國29年(1940年)屬原滎河鄉的第五、六保。
1950年沿舊制,9月成立保農民協會。
1951年4月鄉村建政,以原滎河第三、四、五、六保建立民建鄉,下轄大坪、金魚、烈士、竹陽、王家、個子石、建樂、馬落岩8個行政村。同年6月,將烈士村划屬滎河鄉。鄉政府設在今建樂村的黃毛寺,第一任鄉長李福劉,中共黨支部書記熊光成,武裝隊長李文林,文書李福龍,鄉政府成員由四人組成。
1952年建立烈士鄉時,將民建鄉個子石、王家村划屬烈士鄉。鄉政府由黃毛寺遷到竹陽村的竹子壩白馬廟裡。1956年,民建、烈士鄉合併為烈士鄉,同時,將太平村(原馬落岩村)划入雙江鄉
1958年公社化時,成立烈士人民公社,於現民建境內設大坪、金魚、竹陽、順河、建樂五個生產管理區。1961年改管理區為生產大隊。集工農兵學商五位一體,人民公社代替鄉政府所有職權、領導,初稱謂社長,后成立人民公社管理委員會領導稱謂主任。
1962年春,將上述5個生產大隊從烈士公社劃出,組建民建鄉人民公社。
1968年稱民建公社革命委員會,集黨、政、財、文大權於革委會,領導稱謂主任、副主任。
1981年為民建公社管理委員會。
1984年2月改公社為鄉,大隊為村。
2006年元月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民建彝族鄉人民政府。 

行政區劃


民建彝族鄉位於四川盆地與青藏高原的過渡地帶,屬盆周山區。地勢北高南低,鄉境內南面臨滎河,北面是大坪山護衛。大坪山水流而下,有河溝切割,形成地伏高低的地貌。全鄉最高處觀望坪約(海拔1500米),最低處在順河村峽裡頭入口處(鐵索橋那裡)海拔800米。相對平一點的竹陽村、順河村、建樂村平壩與相對高一點的山地大坪村、金魚村、各占面積基本各一半。轄竹陽村、順河村、建樂村、金魚村、大坪村5個行政村,下設23個村民小組和大坪山彝族聚居區、塔子山彝族聚居區。 

文化


鄉鎮特產

全鄉的自然資源有竹筍、天麻、黃連、黃柏;經濟作物有茶葉、獼猴桃、桃李;礦產資源有煤炭、銅礦、硫鐵礦等。河流水流量穩定,利於灌溉農田和畜牧業、養殖業的發展。
境內土特產品主要有臘肉、罐罐肉、天麻、筍子、三沓菌。
民建彝族鄉是滎經縣“三個萬畝基地”的茶葉重點鄉鎮,現著力打造高山無公害有機茶園示範基地,產銷滎經民建高山雲霧茶。 

地理環境


地形地貌
地處滎河中游,竹陽、順河村屬於山區河谷地帶,大坪、金魚、建樂村屬於山區丘陵地帶,地勢略為東北高,西南低的傾向。地面高程(滎河為基面)高差400米。民建彝族鄉位於四川盆地與青藏高原的過渡地帶,屬盆周山區。地勢北高南低,鄉境內南面臨滎河,北面有大坪山護衛,南面滎河水環繞。大坪山溪水傾瀉而下,地勢被溝渠截斷,形成地勢起伏高低的地貌。全鄉最高處觀望坪海撥1500米地貌類型主要是褶皺,斷層作用形成的構造地貌。在構造地貌中,夾雜著風化地貌,古冰川地貌,岩溶地貌等。山脈,東西走向的山,有大坪山,東起觀望坪(舊時稱花尖山)西至一把傘中山崗,是民建鄉與寶峰鄉、天全銅廠鄉的分界山。東面是塔子山,山上奇峰突兀,十分壯觀,鄉政府所在地竹子壩,是衝擊河壩,從大坪山上,併流下三條溝,龍潭溝、風頂溝、流水溝,都注入滎河。
氣候
海拔800~1200米。境內光照充足,四季分明,氣候溫和,雨量充足,夏有炎夏,冬有雪飄,春有溫暖,秋有涼風。乾濕兼有,年平均氣溫15℃。年均雨日251天,一年中七月最熱,平均溫度24℃,年最高氣溫28℃,最冷一月,最低氣溫4℃。年溫差19℃,年日照900小時。四季分別是春季107天,夏季77天,秋季81天,冬季100天。降雨量年分佈196天,年降雨量1232.9毫米,年蒸發量949.1相當於全年降水量的77%,相對濕度81%。春秋雨季有淫雨,間隔年份會出現颳風和下冰雹等災害天氣。鄉境內由於降雨量多,雨日多,天氣雲量多,導致太陽輻射能減弱,因而蒸發量小。多年平均蒸發量少於降雨量。PH值在4-5度,十分適合茶葉、慈竹的栽種。雨季主要集中在每年的五月至九月。蒸發量少於降水量,降水量少的冬春兩季蒸發量大於降水量。
水文
境內河流為滎河,從西至東流經境內,貫穿竹陽村和順河村,水流量穩定。流經民建彝族鄉境內6千米,流域面積八平方千米,佔33%,早年利用河水在河上建有水輪泵兩個,用於發電照明,打米磨面。基本沒有利用,花灘水庫蓄水淹到竹陽村,形成高峽出平湖的壯麗景觀。從而增加了本區域內的水氣蒸發量。本鄉境內還有三溝,流經建樂村,順河村的流水溝,流經金魚村竹陽村的風頂溝,流經大坪村,竹陽村的龍潭溝。這三溝的長度都在5千米左右,三溝之水是民建鄉人民的命脈,供全鄉境內農田灌溉,人畜飲水之需。冬春溫柔恬靜,夏秋狂暴怒吼。

自然資源


礦產及其他

全鄉礦藏資源豐富。探明的地下主要礦藏有煤炭、玄武岩、銅礦、硫鐵礦等。煤炭以半油煤為主。全鄉煤炭儲量300萬噸,發熱量在5500大卡以上,是釀酒和鍛鐵的上好燃料。
玄武岩儲量豐富,年產量可達10萬立方米,此岩還可作為建橋、鋪路之用,石質堅固開採便宜。建樂順河兩村還有可觀的銅礦和硫鐵礦,銅礦勘探已明,等待開發之中。
自然資源有林木、竹子、黃柏等經濟林木;有筍子、天麻、黃連等野生資源和名貴中藥材;有獼猴桃、李子等水果。河水流量穩定,水力資源豐富,是發展農業、畜牧業、礦業、電力的良好資源。
民建彝族鄉的茶葉隨西南邊茶一起,始於西漢,盛於唐朝,名於清代,列於“貢茶”此地茶葉質地優良,果親王入藏時途經滎經飲用“觀音仙茶”君臣稱佳,列為貢茶。古人描繪的:“醴泉佛其右,甘露霖其麓。日月釀其情,煙霧護其冬。溪風長作雨,雲氣不離山。”民建彝族鄉正具有這樣的環境,造就了鮮葉原料,自身質地優良,氨基酸含量高,可謂高山出好茶。全鄉境內種植茶葉數千畝,年產茶葉上萬斤,著名的塔子山茶廠就在鄉境內。